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的发展使我们逐渐认识到,在子宫内的各种经历对胎儿的智力发育和情感发育都很重要。在降生前的最后三个月,胎儿甚至能够“偷听”大人谈话,分辨男性和女性的声音,并且“懂得”母亲的情绪。事实上,胎儿的大多数活动,包括心率的增加,都与特定的声响、腹部触摸、光线变化和其他一些感觉有关。对胎儿最有吸引力的是妈妈的声音。胎儿会在醒着的大部分时间里倾听这种特殊的“音乐”。母亲每天都把脚抬高并倾听同一首舒缓的乐曲时,将对胎儿成长发育有更大益处。在32周时,胎儿就能够记住自己天天都听的那支乐曲,并在出生后认出这支曲子。  相似文献   

2.
胎儿的阅读     
在日本,常常会看到母亲给尚未出世的孩子读绘本或听音乐。实际上,有一个关于绘本阅读的专业网站“mi-te”,对适宜各个年龄段孩子阅读的绘本进行了细分,包括胎儿、0岁、1岁、2岁、3岁、4岁。其中“胎儿期”部分就介绍了一些适合孕妇看的绘本以及关于胎儿发育、与胎儿如何沟通等信息。胎儿在6周时耳朵开始发育,3个月的时候开始听到声音,6个月时听觉已经发达,能听到外面的声音,也能记住母亲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科学的发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子宫内的各种经历对胎儿的智力发展和情感发育都很重要。在降生前的最后3个月,胎儿甚至能够偷听大人讲话,分辨男性和女性的声音,并且“监视”母亲的情绪。最近,美国《父母杂志》载文揭示了胎儿在娘肚子里的许多鲜为人知的秘闻。  相似文献   

4.
文摘     
研究表明,儿童的早期环境对于其成年后的音乐才能和潜力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结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彼得·奥斯特瓦尔德最近提出的,他认为胎儿早在母体子宫内时,大脑的音乐才能即已发育,就能感觉妈妈的间断声音和节奏、心脏跳动、呼吸乃至走路的节拍。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即可能分辨母亲和其他人的声音。美国南卡罗亚大学心理学家安东尼·德卡斯珀在研究过程中将试验用的人工奶头与磁带录音相连,分别“灌入”婴儿母亲的声音和别人的声音,结果婴儿迅  相似文献   

5.
妈咪资讯     
《母婴世界》2014,(1):96-96
噪间亦扰胎儿清梦 噪音让人心情烦躁,身体不适,而对脆弱的胎宝宝而言,噪音是阻碍发育的“罪魁祸首”。胎宝宝接收的噪音是通过母亲腹壁传播的,腹壁有反射作用,会将外面的声音降低大约20分贝,外面的大吼大叫传到胎宝宝耳朵时,如同在说悄悄话。但如果孕妈咪长期处于强噪声中,妈妈腹壁的保护作用就很有限了。  相似文献   

6.
人的内耳在胎儿约五个月时就已发育完成,所以,胎儿期就已经能“听到”声音。那么多大的孩子才能听懂声音的含意呢?听力的发展有利语言和心理发展,怎样培养婴儿听力呢?  相似文献   

7.
江南 《今日中学生》2005,(13):13-16
人们之间的信息,主要是靠语言来表达的。可是你知道吗?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但其表达形式却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介绍几类动物的语言表达形式。声音语言大多数动物都会鸣叫发声。如果仔细地注意一下,你会发现它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这些声音在动物之间起着信息交流的作用,于是就成了它们的“语言”。科学家发现,鱼类在呼吸、进食、运动、繁殖时,都有不同的声音。如大黄鱼在产卵前发出沙沙或吱吱声,产卵时发出呜呜或哼哼声,产卵后发出咯咯声。蟋蟀的声音清脆动听,并像乐曲一样,能够体现它们的“感情”。在雌雄相处时,那轻幽的…  相似文献   

8.
当胎儿在母亲体内发育到三个月时,听觉器官便成了与外界精神交流的通道.所交流的声音不仅有令人心驰神往的自然之声,还有容易让胎儿所接受的人工合成之声--音乐.音乐不仅有利于初生的听觉器官的发育,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通过音乐让胎儿的心情变得平和恬静.由此可见,在胎儿时期,音乐便成为生存营养之外的首要条件,为将来的人格塑造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嗅觉交流。婴儿的嗅觉相当敏感,刚出生几天的婴儿,便能闻出气味的好坏。如把浸有母乳的布片靠近正哭的婴儿鼻端,婴儿会停止啼哭,并做出寻乳的反应。婴儿由母亲陪睡,可使婴儿处于安静状态,有利于大脑的发育,对于婴儿的身心发育和智力开发都有好处。听觉交流。婴儿出生一周后,即能分辨出人的声音。细心的母亲会发现,在对婴儿说话时,他会“手舞足蹈”,表现出惬意的样子。如母亲经常对婴儿进行语言交流,可使大脑正处于快速发育中的婴儿早说话。缺乏语言交流的婴儿不仅发音迟缓,而且表情不丰富。视觉交流。婴儿出生1个月左右,其视网膜已经形成,但…  相似文献   

10.
一、新型师生关系之一:倾听作为教师,你曾侧过耳朵,倾听过学生的“声音”吗?也许你在课堂上,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出色的“讲解者”,但你可能是一个失败的“倾听者”。在你那些温顺的“听众”(学生)中,蕴含着他们无数的“声音”,而且这“声音”等待着你的“倾听”。学生不仅有权利说出自己的“声音”,也有期待被“倾听”的渴望。然而我们过去的教育却造就了一批“失聪”的教师,他们对学生的“声音”充耳不闻,从而失去了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良好时机;而学生也只能是一批“失语”的听众而已。教育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倾听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陈卓华   《今日教育》2006,(12):48-48
喜欢音乐是人类共同的天性。有研究资料表明,处于胎儿期20—38周的正常胎儿能对声音刺激作出清晰的反应,甚至对母亲的嗓音产生一种特殊的偏爱。新生儿听见母亲的声音时,会因他们感受到的安全感而表现出愉快和安宁;甚至刚出生2—3周的婴儿就对声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能追随声音方向作180度的转头运动,停止哭闹。  相似文献   

12.
“倾听”是一种能力,要幼儿真正学会“倾听”声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培养边听音乐边歌唱的习惯,在对比中提升幼儿的倾听能力,借助多种辅助手段引导幼儿倾听。教师要充分把握机会.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使幼儿都有一双“音乐的耳朵”。  相似文献   

13.
胎教ABC     
胎教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课题,古代中国传统医学中就记载有养胎、护胎的知识,认为胎儿在母亲体内能接受孕妇言行的“感化”。现在,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胎儿在子宫内是有感觉、有意识、能活动的一个“小人儿”,能对外界的触摸、声音、光照等刺激发生反应。胎教是一种微妙的教育方法,能达到促进胎儿身心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胎教应该讲科学——对新式胎教的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中国和西方都有胎教之说。倡导胎教主要是要求怀孕的母亲处在某种生活环境、受某种教育、保持某种情绪、吸收某些营养来间接地影响胎儿,以确保胎儿正常生长发育。这种传统的胎教可以称为“母教式胎教”、“间接胎教”。现代科学证明,妇女在孕期中的情绪、营养、疾病以及生活中的各种有害因素,确实能影响胎儿的发育,传统胎教因此有其合理性,应予重视。与此不同,近 20年来,西方的一些研究者在通过胎儿镜等现代手段对胎儿进行观察发现,胎儿对外界的声、光刺激已有一定感受能力,就有少数人极力主张对胎儿进行智力开发,直接教授胎…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加登纳在《智能的结构》书中说道:“在个体可能具有的所有天赋中,音乐天赋是最早出现的。”婴儿对于声音和音乐有一种天生的敏感与反映,其实在胎儿期就有了。妊娠的第三个月,胎儿在腹中就能感受母亲的心律声,有科学家用微型集声器,在孕妇子宫里录下各种声音。在婴儿出生后,哭闹时放给他听,婴儿就显得安静了。儿童歌唱能力的发展与说话能力的发展是平行的,当婴儿语言进入到“咿呀”学语期时,其歌唱能力也出现“咿呀”学唱期。在婴儿期,为其提供反复声音的音乐刺激不仅有助于身体的发展,也有助于大…  相似文献   

16.
该放权时且放权齐向华“同学们,你们好!‘小百灵’广播站现在开始播音……”一段欢快的乐曲过后,校园里传来了播音员亲切悦耳的声音。队员们纷纷走出教室,侧耳倾听。小小广播站为什么会受到队员们如此的青睐呢?究其因,是我把自主权还给了队员们的缘故。记得刚建站时...  相似文献   

17.
心的歌唱     
高尔基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我还不能像他们那样如此深刻地评价母亲,但我知道,在母亲的呵护下,我用稚嫩的脚迈出人生的第一步,用含混不清的声音发出第一声呼喊:妈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如何以就业为导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倾听多方声音熏激荡智慧火花”,这是本刊于新的一年增设“倾听”栏目的初衷。栏目的设想来源于去年底我刊和上海市教科院分部共同举办的一个关于职业教育的小型座谈会。与会代表围绕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与就业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深入的讨论。代表们的发言不拘形式,兴之所至,酣畅淋漓,触及到了很多深层次的问题,这使我们感到十分有必要将他们的发言以“原音重现”的形式呈现出来,以展示嘉宾们智慧火花的激荡与交融,使读者也能在“倾听”的过程中产生心灵的共鸣。“倾听”是一种学习,我们将和广大读者一起在“倾听”中采众家之长,成一家之言;“倾听”是一种方式,今后我们将会不定期地就某一主题去聆听多方声音;“倾听”更是一种姿态,我们将走出编辑的狭小圈子,去了解不同领域的人对教育的看法,也欢迎您将所关心的话题告诉我们,我们愿意和您在“倾听”中共同成长。本期就让我们来倾听这次职业教育座谈会上四位嘉宾的“声音”。  相似文献   

19.
渴望宁静     
我在原来的中学工作的时候,房间就在公路旁,每天都有数不清的车辆来来往往,喇叭声、马达声充斥于耳;更令人难受的是,斜对面有一家木材加工厂,从早到晚都能听到异常刺耳的锯木材的声音。于是我常想:假如我能够拥有这样的一间小屋那该多好,它面朝大海,让我能够倚着窗看云卷云舒、看海鸟戏浪、看白帆点点;它或是轻巧地搁置在山腰上,让我能够安详地倾听松涛阵阵、听山泉欢唱、听天籁齐鸣,没有喧嚣的噪音,没有污浊的空气,只有大自然在演奏空灵的乐曲和随风而来的清纯的气息……当我把这一想法说给一位朋友听时,她满脸愕然:“想不到活泼开朗、乐观…  相似文献   

20.
怀孕的妇女在患有感染性疾病时也需使用抗生素,但某些药物能对腹中的胎儿产生毒性,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使之既能适用于患病的母亲,又不至于对发育中的胎儿产生损害,就成为大家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 药物对胎儿的毒性,随着妊娠期和胎儿成熟期的变化而不同,妊娠早期(怀孕1—70天)人类的胚胎最脆弱,容易受到致畸的损害.妊娠中期(怀孕70—154天)胎儿器官已经分化出现并继续发育,药物的毒性作用,会引起胎儿发育异常,妊娠晚期(怀孕155天至分娩)药物对胎儿损害的特征是,能够引起毒性物质的代谢变化,使血液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