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实施创造教育,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理想的创造教育绝不只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力,而应该使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道德都得到提升;使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主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关于学生创造力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等部门联合发起的三次全国性创造能力培养系列社会调查和对策研究,其结果也显示学生创造力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尤其是创造教育的背景下,必须切实转变观念,树立科学创造观.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关于学生创造力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等部门联合发起的三次全国性创造能力培养系列社会调查和对策研究,其结果也显示学生创造力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尤其是创造教育的背景下,必须切实转变观念,树立科学创造观。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对人精神中生命意识的漠视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愈来愈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教育原本应该给人以“如沐春风”的温暖感受,使受教育因“教”而有“知”,因“育”而成“人”。然而令人痛心的是:长久以来,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教育过程只当作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而忽视了受教育的主体意识。教育努力把自己装扮成“先知”,力图让学生对他们产生“神”的崇拜。不是坐而论道,平等交流,而是师道尊严,一言九鼎。于是教育异化为被动地接受,  相似文献   

5.
树立教育服务产业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教育是不是产业问题,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乃至社会的各阶层人士均对此争论不休。时至今日,虽争论已经不多了,但仍然有不同的看法。这是正常的现象,有争议是好事,有利于对问题的深入探讨。我是教育产业的积极提倡者,我坚定不移地认为教育是产业,是服务性产业,办好教育、发展教育,必须树立教育服务产业观。1郾教育是服务产业有些人不赞成教育具有产业性的观点,认为教育是公益性的产品。我认为这种以教育的公益性来否定教育的产业性的观念是片面的。教育的公益性是指教育必须符合社会的公共利益,有为社会服务的公共职能。教育的公益性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6.
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如果教育教学质量上不去,其他成绩再好,都说服力不强。因此,我们必须时刻绷紧教育教学质量这根弦,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创造教育就是以发展人的创造力、培养人的创造性为目标的教育。创造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是:什么样的知识最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这涉及到知识观的问题。一、知识是人类认识的自然发展过程,最重要的是发现真理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就是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和总结出来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前人获得这些成果的过程是艰辛而漫长的,后人只要直接吸纳这些包含了人类智慧的认识成果就可以了。这就是传统教育理论中最具核心意义的基本理念之一。在这样的知识观的指导下,学生获得的是人类探索真理的最终结果,我们无从使学生看到前人是如何…  相似文献   

8.
正确树立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丰  尚琳琳 《继续教育》2006,20(4):46-47
一、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归根到底要以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实力及就业后的成绩来衡量。从这个意义上看,高职教育就是以社会需要为方向的就业教育。一个学校的毕业生就业不畅,学生及其家长因其投入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就会对学校失去信心,这就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一所高职院校能否受到社会和学生的青睐,直接检验标准是这所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否找到工作,找到什么样的工作。高职院校的办学者包括投资者、执行者要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切实重视办学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树立新的人才观;要明确高职院…  相似文献   

9.
创造系统观及其对创造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造观经历了一个不断系统化的演进过程。创造系统观包括创造力的系统构成观和创造力的系统运行观。它认为,创造力是多种因素力的“合力”,创造是多种因素,包括创造者的知识结构、认知特征、人格倾向与环境或情境因素等共同影响的活动。该观点对开展多元化、系统化的创造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时下,在"教师人人都要参加课题研究"的"风潮"中存在着两种较为严重的错误倾向——一是功利主义。有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校长急于"政绩",热衷炒作,喜欢"摆花瓶",津津乐道于有多少课题、课题的等第级别,只要能邀请到高级领导、知名专家亲临光顾"开题"就行,至于课题的内容、课题是否可行那都是次要的,"可暂不考虑"。这种"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的课题研究,全然成了一些领导追逐  相似文献   

11.
高鹏 《江苏教育》2009,(3):43-43
时下,在“教师人人都要参加课题研究”的“风潮”中存在着两种较为严重的错误倾向—— 一是功利主义。有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校长急于“政绩”,热衷炒作,喜欢“摆花瓶”,津津乐道于有多少课题、课题的等第级别,只要能邀请到高级领导、知名专家亲临光顾“开题”就行,至于课题的内容、课题是否可行那都是次要的,“可暂不考虑”。这种“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的课题研究,全然成了一些领导追逐名利的方式。从另外一个角度看,  相似文献   

12.
树立科学的教育均衡发展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树立科学的教育均衡发展观,对于保证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要深刻认识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均衡发展观,准确把握教育均衡发展的层次性,正确理解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性;要正视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的长期矛盾,认识导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制度缺陷,警惕教育发展中的"低水平"和"高水平"均衡陷阱,了解我国社会教育流动的新特点;要把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问题,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教育均衡发展观,重点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和完善教育均衡发展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14.
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思想观念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发展,要紧紧围绕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以正确的思想观念为指导,推进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的改革和深化。  相似文献   

15.
16.
传统知识观历来把知识仅仅理解为人类现有的静态认识成果。由于这种成果性知识并不具备充分的创造价值,结果便造成了知识学习与创造力发展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破除传统的静态成果知识观,树立一种全新的动态过程知识观,即把知识理解为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从而使知识本身具备充分的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7.
郭德红在9月18日的《科学时报》撰文认为,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实践中,应建立起大学教育是一种整体与均衡的完整教育的理念,树立整体知识观,并以此为指导改革大学教育中存在的过度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弊端,使大学教育不仅重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更要培养学生宽广的人生视野和独立成熟的人格,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和谐、健康地发展,毕业后能成功和满意地生活。所谓整体知识观,即认为全部知识是相互关联的,并且可以整合成为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当今社会,在专业知识日趋丰富的同时,也常常导致知识的分离。在大学教育中主要表现为:学生学到的知识处于一种分散、零碎的状态,影响了学生对  相似文献   

18.
实施教育改革,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作为班主任教师,要搞好班主任工作的首要问题是树立新的学生观,即民主的学生观和发展的学生观。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的实施,并不是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呼百应,它是一项涉及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庞大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使之形成合力才能收到成效。其关键是要努力改革与素质教育相悖的教育思想、观念和认识,树立与时代要求一致的教育观念。1新型的人才观...  相似文献   

20.
所谓个性化成才教育是指相信教育能够发扬人性,改善人性.改变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学生的智力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找到一条发挥其个性特长和创造力的成长和成才之路。个性化成才教育思想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先进的学生观和成才观.其核心是人人都有才能.人人都能成才。这一思想尤其适合学习落后学生的教育和转化。为此.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对职校生园材施教.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