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女儿29个月,经常和邻居的一个小男孩玩,小男孩比我女儿小4个多月。两个孩子刚开始在一起玩时,我女儿经常欺负小男孩,故意打他。每当那时,我都很公正、温和地劝阻女儿不要欺负小弟弟:“你看,弟弟是你最好的小伙伴呢!”“弟弟的玩具都给你玩呢。”“弟弟陪你一起玩,弟弟多好啊!”我还经常表扬小男孩。过了几个月,奇怪的是事情反过来了,小男孩经常欺负我女儿,故意打我女儿。我们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请问:这两个孩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双方家长应该怎么办?孩子欺负别人或受欺负时该怎么办?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  相似文献   

2.
尚巾 《家教指南》2004,(12):38-39
一些家长让孩子“以暴制暴”《家庭导报》报道,记者不久前偶然听到两个七八岁男孩的对话,觉得很惊奇。一个孩子说:“现在学校没人敢欺负我了,谁打我一拳,我就打他两拳。”另一个孩子则说:“要想让别人怕你,自己就要长得壮一些。”让记者更吃惊的是,孩子的这些“以暴制暴”想法竟然是他们家长灌输的。记者随即采访了一些家长,发现教孩子“以暴制暴”的还真不少。有的家长为了强化孩子的这种意识,平时会故意打孩子一下,如果孩子不还手,就教育他说:“不管是谁打你,一定要还手”!一位家长说,这样做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强者,以免在学校被人欺负…  相似文献   

3.
一天早晨 ,笔者正组织孩子的晨间活动 ,忽然从外面传来吵架的声音 :“你好凶啊 ,竟敢打我的孩子 ,你看 ,你把他的手都抓破了。”还对自己的孩子心疼地说 :“他打你 ,你为哈不打他呢 ,你没长手吗?”笔者出去一看 ,原来是幼儿A和B的家长正在为孩子的事争吵 ,他们吵得脸红脖子粗 ,谁也不让谁。到底为什么呢?询问原因才知是两个孩子玩耍时发生了点小矛盾 ,幼儿A的家长认定自己的宝贝吃了大亏 ,于是趁送孩子之际向打了他儿子的小朋友问罪 ,并告诫自己的孩子 :“以后你少跟他玩 ,免得吃亏。”孩子间发生了矛盾,成人应该究竟怎样处理呢?对此…  相似文献   

4.
前些天,读报时偶然看到这样一段:王女士的女儿上小学二年级,她的同桌要借橡皮,可王女士的女儿却以要装书包为由没借给他,结果同桌非常生气,用手推了她一下,还说王女士的女儿是“小抠”。王女士的女儿回到家向母亲诉说自己受欺负的经过“。记住了,在外边谁要是欺负你,你不要哭,谁打你你就打谁。”王女士当时这样对女儿说。我惊讶于王女士的回答。“儿子!下次再有人欺负你,你就拿板儿砖‘削’他!”这样的“叮嘱”不是漫画中的情节,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家长在孩子受欺负时就会这样告诉自己的孩子。曾经有学校做过这样的调查:如果孩子在学校受欺负…  相似文献   

5.
有家长在孩子刚入园进会对老师说:“我们的孩子比较弱,我很担心他在幼儿园会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负。”在接送时间发现孩子脸上被抓破时,有的家长马上会问:“今天谁欺负你了,把你脸都抓破了?”有的家长甚至会说:“如果下次再有人欺负你,就去告诉老师,或者打回去。”  相似文献   

6.
齐齐哭哭啼啼地告诉父母有人欺负他,父母齐刷刷地问:“谁?”而后教子一招:“人家打你,你干吗不还手?真笨!哭,哭有什么用?”接着就为孩子“壮胆”:“今后如果有人敢打你,你就大胆地还手,医药费我们会付!”这是家长来幼儿园接孩子,我们亲见的一幕。每个家长都不愿意自己的子女被别人欺负、受委屈。然而,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就鼓励孩子“以牙还牙”却不是明智之举。这会让孩子觉得“武力”才是一切,会让他们耳濡目染地用拳头去解决所有问题。长此以往,换来的可能是暴力的孩子。有个这样的比喻:一个人智力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而品德…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班中经常会发现有那么几个孩子,平时总爱和同学磕磕碰碰,今天跟这个同学闹意见,明天和那个同学不说话。他们在同学中也没有好朋友。孩子放学回到家里往往情绪不高,家长问起时,孩子也很委屈。孩子往往会说:“我真讨厌某某”、“我恨死某某了”、“某某真没劲”…… 不同的家长对此反应也就不同。有的不闻不问、无动于衷;有的会说“谁欺负你了,去告诉老师”,有的甚至“告诫”孩子“谁欺负你,你就打谁”;当然也有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在学校与同学  相似文献   

8.
孩子为什么总被别人欺负?这样的情形经常出现!你的孩子哭着跑回家来:“妈妈,他们都不跟我玩儿。”“他们都欺负我。”“没人喜欢我。”这样的情况让家长心碎。你看到孩子是那么委屈,你既着急又不解:为什么别的孩子不喜欢他?你隐约地感觉到自己的孩子做了什么事而让别的孩子远离  相似文献   

9.
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家长担心他被人欺负,于是有些家长就教给孩子“小朋友欺负你,就告诉老师”之类的话。也有的孩子不用家长教,遇到一点儿小事就去告诉老师。孩子爱告状,那他通常会向老师说什么呢?1“.老师,××打我了。”2“.老师,××不和我玩。”3“.老师,××说话了。”老师,××不听话。”4“.老师,××打小朋友了。”我们可以从孩子说的话看出,发生的都是些小事,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这些小事,孩子也需要处理,也需要应付。如果一个人在孩提时代处理这些小事得当的话,可以为其长大后处理大事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家长别小看了孩子处理…  相似文献   

10.
孩子在幼儿园遭同伴欺负,或挨了拳脚,或被撕破衣裤,这对家长来说,都是非常烦心的事。孩子被人欺负,通常家长会采取两种方法:一是要孩子事后去报告老师,或由家长直接向老师反映;二是有的家长要孩子以牙还牙,“他凶,你就比他更凶”。前一种方法应该说是有效的,但它是在孩子遭受了欺负以后的对策,毕竟为时已晚;后一种方法则不可取,因为  相似文献   

11.
这天中午,我正在向章校长汇报有关工作的事宜,从门外闯进一位气愤异常的家长和一胖一瘦的两个男孩,我们只好撂下工作。“校长,这胖小子整天欺负我的儿子,吓的孩子连坐公交车都不敢。”家长的话还没说完,虎背熊腰的男孩就叫了起来:“谁欺负你的孩子了?来,你说,我今天打你、骂你了?打你哪了?用什么打的?”天哪,这学生可“了不得”,只见他用手指点着家长身后的瘦瘦男孩,话如机关枪扫射一样令人难以招架,他的言行引起我很大的反感,也让我这名教育者感到脸上阵阵灼热。接着便是你争我吵,不容我们插上一句话。我静观事态,家长愤慨中仍不失大度,两…  相似文献   

12.
“赔我十五分钟!”叶叶是个独生子,从小受到娇生惯养,渐渐地,任性骄横,听不进批评意见,什么事情不称心,就大发雷霆,不管谁都不买帐。一天,他又跟同学闹矛盾了。放学后,毛老师把他留下来个别谈话。“今天你为什么又欺负同学?”“他们干么不听我的话,不把电动汽车给我?要不我怎么会打他们呢?‘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嘛!”叶叶两眼瞪得圆圆的,似乎在往外不断喷  相似文献   

13.
孩子与别的小朋友发生冲突,甚至动手打架,这样的事情谁家也不可能完全避免。但作为家长,在处理这类事情时一定要慎重,切莫怂恿孩子逞凶。家长这两种做法是不对的:一是家长看见孩子在打架,凶狠地对别人家的小孩说“你再敢欺负我的孩子,我揍扁你”;二是家长怂恿自己的孩子去打别人家的孩子“,狠狠地打他,打不过咬也要咬他一口,我给你撑腰”。这就容易使孩子形成残暴、凶狠的性格。历史上,极端的例子也是有的。墨索里尼是世界上臭名昭著的法西斯战犯之一,他在统治意大利期间,对外侵略扩张,对内专制独裁,残酷镇压人民。他的残暴在历史上是出名的…  相似文献   

14.
吃亏     
在苏州工作时,我曾把儿子接到身边。恰好一同事的孩子也去了那儿。两个都是男孩,我的儿子比那个大两天,可他长得壮实,个头也高不少。 我一向要求儿子不能欺负别人,尤其是比他小的或是女孩子。所以这个长弟弟两天的哥哥见那孩子又瘦又矮,自然处处礼让。不久有好心的同事对我说:“你家孩子太老实了,长大了还不受欺负?你看人家——简直就是个‘战争贩子’,以后可别管得太严了。”我觉得同事的话确实也有道理,自己是不是落伍了?仍用传统的方式教育孩子是否欠妥?考虑再三,我对孩子说:“别人不惹你,你千万不要欺负别人;如果有人欺负你,可别老老…  相似文献   

15.
黄忠富 《家教指南》2003,(11):45-45
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大多数的家长都会倾注大量精力和财力去培养孩子。这样做没错,也完全应该,可这只是丰收的愿望和勤奋的“田间管理”。你的孩子将来能成什么很重要的一环是“播种”,要看你当初播下了什么种子。不要因为自己的孩子一平凡就怨天尤人,不要因为自己的孩子一不孝就抱怨社会,不要因为自己的孩子一失足就完全放弃。你应该多想想自己原来做了些什么,现在应该从何做起。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可能凭空生出个什么果子来。不要过分相信遗传因素,尽管这固然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它不是最重要…  相似文献   

16.
许多人都抱怨孩子拿家长不当回事,有的家长甚至说:“他简直不拿我当人!”怪谁呢?谁让你做家长的自己不尊重自己呢?王晓春教授告诫您:家长自毁权威,将使家庭失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7.
有的家长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以后,随便塞给他一个玩具,就忙起自己的事来。如孩子提出什么问题,家长就不耐烦:“我忙呢,自己玩去! ”孩子哭了,便动肝火:“真淘气,我叫你好好玩的!”有时孩子屁股上还可能  相似文献   

18.
这是发生在外国的家庭故事:一个小男孩长得很俊秀,平时总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可是这天放学后,他的衣服搞得很脏,而且脸上青一块肿一声。妈妈关心地问:“宝贝儿,你今天怎么了?谁欺负你了?”孩子说:“对不起,妈妈,我不想告诉你。”妈妈也就没有接着问下去。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类似的事,不少父母通常会对孩子刨根问底,即便争端是由自己的孩子引起的,只要发现自己的孩子吃亏了,就会兴师问罪,至少可以说别人的孩子不能把自己的孩子打得那么狠。人际交往中发生冲突是很正常的,妥善处理人际冲突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人…  相似文献   

19.
冼洁丽 《中学文科》2009,(2):131-132
一、什么是逆反心理 平时我们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我们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你叫他往东他就偏偏往西.”“有时候你刚要说话他就非常烦躁,不愿意听你说下去.”曾听过一位家长伤心地说:“我的儿子学习很不用功,我痛骂了他一顿,他当时并没有过激的言行,谁知道他为此出走了一个星期,把我们家长急坏了,现在都不敢说他啦,我真想不通现在的孩子怎么啦?”在教学管理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个别“不听话的”学生,常与老师“顶牛”、“对着干”.有的学生明知自己做错了事,面对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劝告,不但听不进,反而反感、抵触甚至采取过激的言行.这些就是平时我们说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20.
放学厂,帅帅在爸爸来接他时告诉爸爸说,有小朋友欺负他。他爸爸随即教他:“下次再有小朋友打你,你打不过就拿椅子砸。”我听到后很想和他们谈谈,但考虑到这时家长和孩子的情绪都很激动,立刻当面交谈,他父亲不一定能接受,或许还会把事情弄糟。第二天早上,我走到帅帅的面前问他:“昨天有小朋友欺负你了吗?你能告诉我是谁吗?”帅帅说是李庆中和孙亮亮。我又问他:“听说你爸爸教了你一个办法,是吗?”帅帅马上说:“下次再有小朋友欺负我,我就拿椅子砸他。”“你说爸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