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观察生活,力求写实现在的中学生作文大多脱离实际,词句生编硬套,往往废话连篇,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看一段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文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是在描写海上的晚霞,那么作者是如何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把海滨夏夜的景色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现实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抓住了景色的本…  相似文献   

2.
刘香兰 《江西教育》2007,(12):15-15
一、走选生活,力求写真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办,西方的天空,还色……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在描写海上的晚霞,绝非别处。作者峻青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在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中有这样的一段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  相似文献   

4.
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描写海上的晚霞,绝非别处,只有在海上。  相似文献   

5.
高向华 《贵州教育》2005,(14):40-41
多少年来,令语文界同仁最为头痛的问题莫过于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这一顽症。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完成的作业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以便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废话连篇,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中的一段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  相似文献   

6.
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几年以来,我最大的感受是学生视写作为畏途。究其原因,我认为除了平常积累的素材少,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没掌握好,训练不得法外,更重要的是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兴趣则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峻青的《海滨仲夏夜》有这样一段话:“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作者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作者能把晚霞写活,是因为他以生活为写作素材,经过了…  相似文献   

7.
一、走进生活,力求写真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在描写海上的晚霞,绝非别处.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迷人的海滨夏夜。夕阳西下,天空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被霞光染成了红色,比天空的景色更壮观,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照在浪峰的霞光,又红又亮,滚动着,使人赞叹。  相似文献   

9.
笔者通过多年的语文实践证明,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必须从培养写作兴趣着手,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学生张开兴趣的翅膀在作文天地里“天高任鸟飞”。一、观察生活,力求真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真实是作文的灵魂。真实的生活、真情的体验、真切的感受,都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灵。“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如何改变学生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呢?就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表达最真切的感受。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  相似文献   

10.
夏夜     
夜,来临了。是一个非常幽静的海滨的夏夜。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人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但是,它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滚动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则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随着夕阳的逐渐西沉,天空的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  相似文献   

11.
2000年新版中学语文教材第一册中的《海滨仲夏夜》是散文中的一篇佳作,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好教材。它有着诗情画意的自然美,有着真切深挚的情思美。它不仅能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受到陶冶,而且能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学习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因而,探讨《海滨仲夏夜》的描绘艺术在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 《海滨仲夏夜》根据海滨夏夜的变景特点,以时间为顺序,酣畅淋漓地将一幅幅海滨夏夜的幽美图画推到读者的眼前── 第一幅:夕阳落山不久,“浪峰上的霞光”图。作者用生辉之笔写了霞光的色,写了霞光的态,更写出燃烧着霞光…  相似文献   

12.
海滨仲夏夜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  相似文献   

13.
【自学重点】海滨夏夜景物的特征,描绘景物变化的写法,作者对海滨夏夜景色的赞赏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简要导析】现代作家峻青的《海滨仲夏夜》,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这篇文章写的是海滨城市——威海的夏夜景色。虽是夜景,色彩却鲜明艳丽。课文节选的这一部分,主要描写了由夕阳初落到夜色加浓这段时间里海滨景色的变化。这对于陶冶青少年的情操、用来揭示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崇高品质,有很好的感染作用。这是一篇很好的教材。应该学习本文抓住海滨夏夜景物的特征、细致地描绘  相似文献   

14.
基于写作的阅读教学应该如何进行?笔者认为.小学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从解读“写什么”转向探究“怎么写”,用“写”的任务来驱动“读”,让学生读一篇文章不光知道写了什么,而且知道作者是如何写的.  相似文献   

15.
李月玲 《成才之路》2009,(15):42-42
写景,如同叙事和议论一样,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最基本的写作基本功。景物描写是作文中最华彩的一笔。“一切景语皆情语”.好的景物描写如锦缎之绣花,画龙之点睛,在使文章活色生香的同时,亦能使文章感情浓郁,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从而能更深刻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文章的主旨要义。那么,作文如何写好景呢?  相似文献   

16.
谭锴  黄晓莲 《湖南教育》2002,(15):49-49
师:朱自清先生急切地盼春,在他的眼里,心中,笔端,全是春的美景。首先,我们一起来赏析“春草图”。请同学们看,作者用了一个什么动词来写小草?生:“钻”字。师:这个“钻”字好在哪里?生:一个“钻”字,不但让人产生小草破土而出的联想,而且显示了它顽强的生命力。师:“钻”字前还用了一个叠词,有什么作用呢?生:“偷偷”一词写出了小草在人们尚未觉察的情况下不声不响地生长的动态。师:“偷偷”和“钻”这两个词,写出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那么,“嫩嫩的,绿绿的”是描写小草的什么呢?生:质地和颜色。“嫩嫩的”写出了初…  相似文献   

17.
<正>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滚动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随着夕阳的逐渐西沉,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描写?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历历在目”、“维妙维肖”。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把客观对象写得有声、有色、有昧、有形,使人有亲临其境、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如嗅真味、如见其色、如历其事的感觉。  相似文献   

19.
提起写作文,一些学生往往唉声叹气,视作文为畏途,不会写,不爱写。作文难,难在哪里呢?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或是有话不知如何表达。那么,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呢?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总结了八个字“多看、多听、多想、多写”。  相似文献   

20.
蝴蝶树     
蝴蝶树是怎样一种树?它与蝴蝶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作者不惜长途跋涉寻访蝴蝶树?这其中蕴含着一个怎样的传奇故事?作者一边写玛瑙蝶漂洋过海飞越千里对树的寻访,一边又写了作者对蝴蝶、树的执著寻访,最终被玛瑙蝶“寻访是一生的工作”的精神感动。我们禁不住追问:“哪里又是我们的蝴蝶树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