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高运用教学语言技巧,是成功驾驭课堂、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因素.为此,教师备课时就应依据课题目标,学生基础和教学思路,作好教学语言的策划和设计.怎样设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语言呢?思想品德课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中运用的语言表达形式.如开课导语、明理启导语、情感诱发语、行为指导语以及课尾结束语,等等.教师只有对课堂上的这些重点部位和重要环节,事先设计出具有一定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然  相似文献   

2.
教学语言一般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语言,按照其教学过程,教学语言大致可分为导语、教授语和结束语三种.今天重点探讨的是导语和结束语.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语文上的规范性、启发性、感染性,对学生学习祖国语言起着极其重要的示范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常听学生说,最喜欢听某老师的课,这与教师的语言魁力不无关系,本文就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语,过渡语及结束语的设计谈谈自己的拙见。一、巧设弓队入胜的导语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讲课的开始,教师巧设一个弓队入胜的导语开头,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亦可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很快…  相似文献   

4.
“工于开头,巧于结尾”,是说写文章要使开头精彩,引人入胜;结尾巧妙,回味无穷.这些虽然讲的是写作,但对我们课堂教学也很有启发.课堂上,一段引人入胜的“开场白”和耐人寻味的“结束语”,都会为教学增添色彩. 有些教师习惯于用“这节课我们讲×课”作为导语,用“这篇文章就分析到这儿”作为结束,千篇一律,呆板单调,很难  相似文献   

5.
导语,就是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根据一定的授课目的,精心设计一小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引言,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呈现出一种积极的状态.它是开启课堂宝库的金钥匙,目的在于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引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下面谈谈怎样设计一个好的导语的几点粗浅想法.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的工作语言,驾驭得好,不仅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能增强表现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极大的美学享受。课堂语言涉及面极广.它贯穿于每节课的始终,体现在每句话之中。本文试从导语、讲授语和结束语三个方面分析如何驾驭好课堂语言。一、导语导语是指一堂课开始时的话。每节课的开端,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重视,煞费苦心地设计,走活课堂的第一步棋。正象干满同志说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上,一石激起千层浪”。比如。一位老师教《石钟山记》,板书课题后说:“一座山,却以石钟来命名.其中有什么奥秘?不仅…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活动一定要与学生的主动性联系,教师活动要以转化为学生的活动的目的.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一定树立为学而教,有利于学生学的“学生观”.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些具体做法.一、教师语言要生动形象数学问题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其实是教师与学生数学语言的交流,从心理学角度上看,教师用贴近学生的语言提出问题,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问题不要平铺直叙,注意语言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8.
课堂导语,即导入新课的开头语,以如何运用教学艺术提出问题为要旨,是课堂教学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导.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代文学课,课堂导语的设计应体现出该学科的某些特质.教师设计导语,虽然是个教学方法问题,但却影响着教学效果乃至教学内容的拓展.当教师以精辟、警醒的语言导入新课时,不仅可以集中学生听讲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他们顺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新的探索.对此.笔者曾作过一些尝试,也有些体会.  相似文献   

9.
要想上好一堂课,导语的巧妙设计和运用有着不容否认的作用。何谓导语?就是教师讲授新课之前,有目的、有计划,并用一定方法所设计的简练、概括的教学语言。从教育心理学分析,导语的作用,有以下几种功能:l、引起兴趣、集中注意。新课的开头开得如何,对上好整节课关系极为重大,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注意状态等。为此,教师如能在每节课开始精心设计一种导语,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就会象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使之产生新奇感,集中注意力。在讲“相似三角形”时,可以这样对学生说:“学了这一节,不上树可以测出树高…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堂的教学语言主要包括导语、过渡语和结束语.课堂上,教师运用完美的教学语言,会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使他们能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知识信息的内涵,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此,研究语文课堂的语言技巧,在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维、实现教学目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导语是语文教师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导语设计要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对象、教学的整体构思等来进行。好的导语,凝聚着教师的心血和智慧,体现着教师的学识和素养,闪耀着教师的光辉。好的课堂导语好比一首乐曲的前奏,一出戏剧的序幕,一篇文章的开头。好的导语犹如一颗石子,一旦投入到学生思维的海洋中,会激起圈圈涟漪,撩拨学生强烈的求知渴望,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秋菊 《职业技术》2006,(10):105-105
导语,就是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根据一定的授课目的.精心设计一小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引言,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呈现出一种积极的状态。它是开启课堂宝库的金钥匙.目的在于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引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下面谈谈怎样设计一个好的导语的几点粗浅想法。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非常注重"导语"的设计,采取多种手段,或诗词、或图片、或音乐,尽量创设一个优美的意境,希望学生进入一节课的学习状态.这种方式能很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一节课,除了有好的开头,还得有好的结尾.两者前后联系,成为课堂教学完整过程的标志.如果把语文课堂比作一场戏,那精彩的导语就是戏剧的开场,而结束语就是戏剧的结尾.所以,结束语也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那么,如何设计语文教学的结束语呢?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实践不断突显出语文教学的"对话性",对话式教学需要教师锤炼语言,运用简明清晰、饱含真情的语言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推动学生深入思考,鼓舞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营造语文高效课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导语设计、问题设计、鉴赏分析、点拨评价、结束语五个方面分析探究语文教师锤炼教学语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物课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生物课堂上要想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尝试和积累,我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一、精心设计导语导语是课堂教学的绪言,是教师谱写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好的导语可以培养兴趣、启迪思维,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在生物课教学中,应如何设计导语呢?这就要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如在学习"动物多样性及保护"时,为了引起学生注意,激  相似文献   

16.
写文章要写好结尾,课堂教学的结束语也应设计好。好的结束语,能使课堂教学添色增辉。怎样设计好历史课堂教学的结束语呢?我的体会是要注意以下“五性”。 一、目的性。课堂教学结束语要根据课文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而定。好的课堂教学结束语,不是突出教学目的和要求,就是强化教学目的和要求。当然,这个“突出”和“强化”应该有所侧重。如教学《四大发明》一课,根据这课教学目的和要求,我设计的结束语是:“四大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要训练学生思维,必须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做好学生与课本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一、设计导语  相似文献   

18.
导语是一堂课的开场白,导语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机智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导语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一堂语文课效率的高低.常态的课堂就像是平静的湖面,而好的导语恰似湖面上投的那一颗石子,能激起层层涟漪,激发学生的思维,给予思想的启迪,引起情感共鸣,提高课堂上的创造性活动,从而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下面就我本人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几种导语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一、巧设导语,诱发兴趣“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开头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促使教学任务的完成。所以,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里特点巧设导语,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及早地进入最佳状态。二、设置疑问,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语文课堂中,大部分教师对导语的设计很重视,却常常忽略结束语的设计,这样难免会造成课堂教学的遗憾。结束语作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当受到关注。它对陶冶学生审美感受,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实例阐明结束语的重要性,希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真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