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在成为"学生"之前,首先是一个人.学生作为一个人具有以下根本特性:理性、自由性、文化性、自为性等.教育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根据学生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特性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把学生当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以广 《师道》2005,(3):10-11
也许有人看到这样一个标题,会感到好笑:这也叫论?告诉你,我可不是在写什么论,对于今天的教育,我真的有话要说:教育必须把学生当人。索里特尔富说过:“如果你把学生看作是负责的人,他们就会有认真负责的行动:如果你把他们看作是小孩,他们将会像孩子似的行动;如果你期望你的孩子去偷东西,他将不会使你失望。”  相似文献   

3.
从镇江市商业中心大市 口向西,再沿西府古街向北,不远就到了镇江市第三中学。 三中是一所老校,创建于1927年,已走过75个风雨春秋。几年前,高中部分设出去以后,初中部与原镇江市15中合并,组成现在这所具有相当规模的初级中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宽基础,重能力,扬个性”这一科学的办学理念,使得三中  相似文献   

4.
【设计思路】其一:动物生命之小,小至蚂蚁、虫豸,生命之大,大至巨象、巨鲸;草木无声,其情堪鉴。它们存在于我们这个世界,它们有着与人类一样的快乐与痛苦,一样平等而又美丽的生命。有必要让学生认识这一点。其二:指引学生观察动物、感悟真情、关照人生。我们常常埋怨自己的眼睛缺乏发现,其实是心中缺乏湿润而善感的东西,因而情感变得粗糙起来。动物也是“人”,把动物当“人”看,潜心察看,就会拥有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就会拥有美丽而欢愉的心情,有人生独到的感悟。其三:师生互动,感悟语言,学会表达。阅读开道,创设情境;范文引领,唤醒回忆;要…  相似文献   

5.
不同文化背景会造就不同的作家及作品,不同的作家及作品反过来也会揭示不同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体验。本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文坛兴起一股“文化热”,其文学目的就是通过对原生状态下民族文化人个体命运的终极关注,探讨我们民族现代化进程之所以缓慢的文化历史缘由,以找到我们民族的文化之根、文化追求及最终所能走的文化出路。  相似文献   

6.
我们大人看来,掉个扣子不是什么大事,可孩子却会着急地大喊大叫地向你报告,仿佛这事和炸弹落下来一样严重,而你就必须立  相似文献   

7.
然而,这次调研似乎表明,以没有学过的“有理数减法”问题作为参照,“有理数加法”一课的教学似乎并没有让学生有特别显著的提高,我的教没有导致学生的学,学生会了也未必是源于我的教,我真正地理解了“学生不是一张白纸”的涵义。  相似文献   

8.
苏军 《上海教育》2013,(13):50-50
不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消除的是原始、简单甚至于有些片面的概念,获得的将是对教育的真正认知、对教育的科学驾驭、对教育的现实预期。  相似文献   

9.
教育孩子和尊重孩子是两个概念,但二者却有密切的关系。有经验的教育者认为,要教育孩子必先尊重孩子,不尊重孩子就谈不到教育孩子,或者说,那样的教育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尊重孩子,就是要把孩子当人,给孩子个人自主权,以便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完善孩子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散文理论研究往往忽略了散文本质论与本体论的差异,将二者混为一谈。考察散文本质论言说,"自由性"范畴颇有开拓的新空间,而散文本体论对于审美性与文化性关系的思考也有进一步明确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
日前,由中国专业人才库管理中心、全国专业人才考评专家委员会主办的全国礼仪教学研讨会在郑州闭幕.我校青年教育艺术研究所名誉所长李燕杰教授应邀前往授课.在近4个小时的精彩演讲中,李燕杰教授几乎未做任何休息.他说,"把教育当成自己的生命,就不会感觉累".  相似文献   

12.
对于老子"无为"概念的诠释主要有君主无为而臣下有为和顺万物之理而不主观妄为两种代表性观点。郭象则提出,君主的"无为"是顺任万物的"自为",而万物的"自为"以"性分"为依据,也是"无为"。因此,他并不认同君主无为而臣下有为的观点,所以提出"上下皆无为"的主张。郭象认为,万物"自为"则能逍遥,"无为"与"逍遥"意义一致这一点同于庄子。"性分"的主要表现是能力,万物适性的"自为"就是各当其能,这一点受到韩非的影响,也延续了"才性之辩"的思路。老子的"无为"与"自然"具有不同主体,郭象认为万物的"自然"也是"无为",这是顺着王充和河上公的思路。郭象对"无为"概念的诠释综合和发展了之前学者的思想并有创新,突破了老子对"无为"主体的限定,赋予了"无为"概念以新的意义,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教育人道主义是人道主义精神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人道主义认识的偏差使这个问题的探讨一度成为教育领域中的思想禁区。事实上,人道主义与教育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教育人道主义不仅是调节教育过程中各种道德关系所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伦理原则,而且在终极的价值追求上和教育的理想  相似文献   

14.
维护与促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现代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它正成为教育界的热点,受到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严重关注。然而,在教育过程中,或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或是由于操作中的不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很多误区:一是把它等同于(或理解为)品德教育。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实际上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品德教育注重从道德观念上来规范学生的认识和行为,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以形成学生健康人格为核心,其教育的焦点是对学生情感的关怀;二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看成是心理诊断,以至滥用心理健康评价标准,随意给学生贴标签,  相似文献   

15.
读到一则名为《提醒》的短文,文中说道,经常看到或听到对公众的一些提醒--卫生部门:就医不要到非法行医的诊所,要去大医院,以免耽误病情;技术监督部门:购物时应索要发票,以免受骗;文化部门:买音像制品时要注意辨别,以免买到盗版音像制品……难道这些部门的责任仅仅是“提醒”吗?面对这样的质问,不由得想到身边许多像个闹铃似的只知道“提醒”的育人者。  相似文献   

16.
17.
论体育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青年一代的人文素质有待于通过教育来提高,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是提高受教育者人文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半个多世纪前,鲁迅先生写过一篇《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呼吁“完全解放了孩子”,再三强调要“把孩子当人”,担忧“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先生的担忧,在现时独生子女的家长们看来,似乎业已过时。今天的孩子,谁会不把他当人呢?就这么根独苗,姥亲爷抱爹疼娘爱的,一个家庭三代人都成天为  相似文献   

19.
侯艳 《教育与职业》2006,(36):106-107
道家在艺术美、人格美与自然美领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具有自由性的特征,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主张自然无为,尊重个性,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文章从道家美学的视角出发,提出当代语文教育应当追求学科自身的自由创造精神,这样,语文教育才能够在创新中得到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朋友?让你感到很快乐的人就是朋友;对你所犯的错误能给予宽容的就是朋友;能在你无助时帮助你的就是朋友;能与你分享快乐和悲伤的就是朋友,待你友好的、从不欺骗你就是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