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榆树下的欲望》中的女主人公爱碧是一个沉沦于自己欲望的坏女人,一个不择手段改变命运的坚强女人,一个最终在爱中升华并救赎自己灵魂的奇女人。然而,纵使是这样的一个女子,也无法逃脱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剧命运。而其多元化的性格却为这部戏剧的成功奠定了人物基础。 相似文献
2.
《宠儿》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丰富的《圣经》文化和黑人文化。在托尼·莫里森的作品中,神话原型的应用随处可见,这些原型都是黑人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分别从《圣经》原型和神话原型角度对托尼·莫里森的《宠儿》进行深层剖析,深刻揭示奴隶制度的残忍,有助于对黑人文化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挖掘出隐藏在文学文本最后的神话原型的意义指向。 相似文献
3.
董春萍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1):3-4
托妮·莫里森的《爱》通过一个全知视角的讲述者L的叙述,将柯西家族的兴衰展现在读者面前。作品中弥漫着浓厚的《圣经》气息,L、柯西、克里斯廷、留心等人物形象,柯西酒店以及小说的主题都和《圣经》中的人物、场景和主题相关。 相似文献
4.
《哈利·波特》以其特有的魅力风靡世界。该文运用原型批评理论,从《圣经》以及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找寻了作品中所具有的原型,由此可知,罗琳是用古老的神话编织了新的神话。 相似文献
5.
《榆树下的欲望》是尤金?奥尼尔早期的巅峰之作,该剧的情节与希腊神话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运用原型批评理论,结合希腊神话故事《俄狄浦斯王》﹑《希布吕托斯》﹑《美狄亚》﹑《三女神金苹果之争》和《特洛伊》对该剧人物形象与人物关系进行解读,进而领略奥尼尔作品中的古典魅力。 相似文献
6.
裘德的《圣经》人物原型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弦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22(2):168-172
哈代小说《无名的裘德》中的男主角裘德,是《圣经》人物参孙、耶稣和约伯的变形再现。作家通过对这三个《圣经》原型的重塑与整合,不但塑造了裘德这一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形象,而且还集中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后期英国社会的真实全貌。 相似文献
7.
8.
李明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26(2):6-8
《榆树下的欲望》是美国戏剧大师尤金.奥尼尔早期作品中的杰作。该剧通过描述人物角色对物质和情感双重欲望恣意发展所引起的强烈冲突,表现出欲望诱惑下人性的扭曲以及爱和宽恕的强大力量。当然,该剧深刻的悲剧性同《圣经》对它在多方面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9.
刘亮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54-57
借助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剖析《凤凰》中的情节、人物、场景与主题等,指出其中隐藏的神话原型,诠释文中圣经原型的象征意义,揭示西方社会的文明衰落和道德沦丧,及对现今社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杜兰兰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27(3):87-90
文章通过对田纳西.威廉斯的名剧《玻璃动物园》中阿曼达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揭示出该人物在三个不同时期的形象分别以古希腊神话中的四种女性典型——"被赞美和被惧怕的阿佛洛狄忒""被诱惑和被抛弃的欧罗巴""神圣母亲地母"和"邪恶母亲美狄亚"为原型。 相似文献
11.
《迷失》作为一部经典的美剧,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彩的剧情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迷失》中渗透着浓厚的宗教色彩,所以本文从《圣经》原型角度分析《迷失》,从而使观众更准确地把握《迷失》中的宗教元素,了解圣经思想。 相似文献
12.
胡笑梅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2):46-48
《雷雨》是曹禺的第一个戏剧作品,也是中国话剧成熟的标志,它的诞生,在20世纪的中国话剧界,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雷雨”。虽然曹禺一再否认自己对他人的借鉴,但是无论情节发展、主题意蕴还是象征隐喻,曹禺的《雷雨》受到尤金·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的显著影响,已经被相当多的研究者所关注。依据加拿大著名文艺理论家诺思洛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对两部剧作的原型叙事结构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神话--原型批评是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各种意象、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找出它们背后的基本形式,特别是神话原型,并把一系列原型广泛应用于对作品的分析、阐释和评价的一种文学研究的方法.<侏罗纪公园>是一部具有影响力的科幻电影.该文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分析了<侏罗纪公园>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发现<侏罗纪公园>是以<圣经>中的创世神话作为原型的一部有关人类命运的寓言.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原型批评这一文学批评模式,分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部作品中的神话以及《圣经》原型意象,以期使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作者的独特创作技巧和创作思想,增强小说的阅读性。 相似文献
15.
《苔丝》中的《圣经》原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江清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23(2):95-99
用原型批评理论来阐释托马斯·哈代的作品是一个传统研究很少采用的新的视角。《苔丝》被许多人公认为哈代最伟大、内涵最丰富、最具艺术魅力的小说 ,原因之一是其中《圣经》原型的运用。该小说中的《圣经》原型大致可分为三类 ,即 ,原型人物、原型场景、原型象征与联想。这些原型的运用从总体上增强了该小说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西方经典巨作《圣经》故事着重阐释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代表作《红字》中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意境中的《圣经》原型分析,旨在通过深刻挖掘作品原型因素,更深领悟作者深远的文学创作意图和辉煌的文学创作价值.加深理解这部作品蕴含着的广泛而深刻的主题与内涵。 相似文献
17.
李世荣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9(2):84-86
《圣经》中的上帝是犹太人和众基督徒信仰的神,对上帝的起源或原型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西方文化的渊源。通过对圣经中上帝形象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上帝的原型就是"神秘的大自然"、"原始父亲或王"与"人类自身的映射"。 相似文献
18.
陈彬婕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82-84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因为大量的情爱描写,被长期禁止发行。该小说自1985年解禁以来,以其独特的文学价值一直吸引着文学评论家的注意。通过以加拿大学者诺思洛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为依据,分析《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圣经原型,从而揭示《圣经》对劳伦斯宗教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莎乐美》是英国19世纪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的独幕悲剧。该剧取材于《圣经·新约》中"施洗者约翰"的事迹。王尔德从唯美主义观点出发,对圣经原型作了一些新的解释和处理,使该剧成为唯美主义戏剧的代表作。《莎乐美》是对圣经原型的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赵军涛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25(4):43-45
基督教文化对笛福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作品经常引用《圣经》,我们从中可以发现许多《圣经》中的原型,没有基督教做参照,就无法真正理解其表作《鲁滨逊历险记》中的《圣经》原型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