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文华 《军事记者》2009,(12):51-52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并在天安门城楼向参加开国大典的30万首都各界群众、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相似文献   

2.
史记 《航空档案》2007,(4):93-95
一九四九年 10月1日 首都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毛主席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朱德总司令检阅了陆海空三军,并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之后,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人民空军第一批飞行员驾驶由军委航空局所属的东北、华北、华东修理厂修复和检修的各型飞机17架飞过天安门,接受检阅。  相似文献   

3.
李普: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盛大庆典,我写的消息后来收入我的一个新闻作品集子——《开国前后的信息》中,标题简化为《开国大典》。其实,“开国大典”这个概念,当时比这个要宽,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新华社播发的消息中就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了。  相似文献   

4.
《档案与史学》2007,(10):3-3
10月1日 200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8周年纪念日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5.
1949年10月1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开国大典的日子,整个北京城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下午3时,党和国家领导人齐集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广场上,群情激昂,欢声雷动。升国旗是开国大典的一项重要议程。升旗仪式由林柏渠主持,当林柏渠高声宣布“请毛主席升国旗”时,毛泽东按动了升旗电钮。此刻,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沿着22米高的洁白旗杆缓缓上升。整个天安门广场,数10万军民及各界人士一齐肃立,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注目上升的国旗。国旗升至旗杆顶端,庄严而神圣。新中国向全世界宣告,饱受苦难和耻辱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相似文献   

6.
若想做一名称职的通讯员,须具备以下的素质: 1、好奇心。在我们的周围,每日每时都发生着大量的新鲜事物,有的人熟视无睹,而有的人却能从中发现新意,发现事物之间的差异。 1994年夏季的一个晚上,我路过天安门广场时,看到有很多人在这里放风筝,这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便采访了广场上放风筝的人、行人和在广场附近摆摊的售货员。晚上在天安门广场放风筝,是近一二年才有的。放风筝的人说,夏天在家里太热,来广场一是乘凉,二是开心。一位老人还告诉我个秘密”广场上晚上没有蚊子。我把这些写成一篇稿子,题目是《京城暑夜新去处,天安门广场放风筝》,稿件发出后,因选材新,向海外转发了。事后有人对我说:“我天天路过天安门广场,也看到晚上有人放  相似文献   

7.
<正>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永远为中国人民所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盛典上,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国从此进入一个由人民群众当  相似文献   

8.
一、开国大典升旗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举行开国大典的日子,整个北京城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下午3时,党和国家领导人齐集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广场上群情激昂,欢声雷动。升国旗是开国大典的一项重要议程,  相似文献   

9.
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刚从战场下来的人民解放军战士正在通过天安门(上图),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告成立.  相似文献   

10.
一 开国大典升旗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举行开国大典的日子,整个北京城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下午3时,党和国家领导人齐集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广场上,群情激昂,欢声雷动.  相似文献   

11.
这里所说的“137”,是指人民日报海外版一、三、七版上稿子的事。去年10月18日,海外版一版刊登了一张我拍的新闻照片: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新购买的一架波音747—400大型豪华宽体客机到达北京。三版上刊登了我写的一篇人物通讯:《鹰击长空飞万里》,同时也配发了一张我拍的照片。在七版副刊上又刊登了我的一篇特写和照片:《在天安门广场看秧歌》。  相似文献   

12.
仲剑铁 《云南档案》2009,(10):59-59
<正>一开国大典升旗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举行开国大典的日子,整个北京城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下午3时,党和国家领导人齐集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广场  相似文献   

13.
这里所说的“137”,是指人民日报海外版一、三、七版上稿子的事。去年10月18日,海外版一版刊登了一张我拍的新闻照片: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新购买的一架波音747—400大型豪华宽体客机到达北京。三版上刊登了我写的一篇人物通讯:《鹰击长空飞万里》,同时也配发了一张我拍的照片。在七版副刊上又刊登了我的一篇特写和照片:《在天安门广场看秧歌》。上面说的是同一天报纸的一、三、七版登我拍摄照片的事实,我称之为“137”。一天中登了三幅照片。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但是有必然性才会有偶然性。  相似文献   

14.
陆志勇 《航空档案》2005,(11):81-82
56年前的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红旗招展,群情激昂,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在明艳的秋日中隆重举行。下午3时,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朱德总司令乘车检阅人民解放军三军部队后,参加分列式阅兵的各方队以严整的队形通过天安门前。当坦克方队隆隆驶来时,天空中也传来飞机的轰鸣声,将阅兵式的气氛带上了高潮。  相似文献   

15.
60年前的1949年9月30日晚上6时,在刚刚闭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当选为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毛泽东,带领政协会议的代表,来到天安门广场,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政协会议上,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碑文。碑文最后一段是。“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相似文献   

16.
正五月,是劳动的节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历经沧桑的文明古国,因战乱而民生凋敝、百废待兴。那时全民性劳动的重要内容,就是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949年初的北平,满目疮痍,宛若巨型垃圾场。几个月后,这里将成为新生共和国首都,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万众瞩目的开国大典。所以,市容改观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天安门广场重要的几个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的主体图案是天安门城楼,作为广场中心建筑物的天安门是中国的符号和象征。天安门城楼和天安门广场几乎就是中国的政治讲台和政治舞台。从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开始,新中国几乎所有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均发生在天安门广场及其四周的建筑中。天安门广场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城市广场,首都北京的城市格局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展开。  相似文献   

18.
正1949年10月1日,这是一个永远为中国人民自豪的日子。这一天,北京30万军民聚集于天安门广场,旗帜、彩绸、鲜花、灯饰,汇成了金色的北京。这一天,开国大典庄严、隆重举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本期影像撷取中外记者开国大典当天拍摄的照片。这些经典的瞬间定格在历史长河中,成为永恒的记忆。  相似文献   

19.
金秋十月,在全国人民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漫步天安门,仰望金碧辉煌的城楼,使我不由得想起了50年前那幅撼人心魄的照片《开国大典》。这幅被公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性历史照片(见本期封二),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照片《开国大典》的作者陈正青(曾任新华社摄影部副主任,已故),湖南长沙人,是一位在战火中锻炼成长起来的摄影家。他19岁就离家投奔中国工农红军,20岁入党,开国之年32岁。北平和平解放后,他作  相似文献   

20.
天安门广场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那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就如同中国跳动的脉搏,历经50年沧桑,依然鲜艳夺目。那么,国旗又是如何飘扬起来的呢? 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按照预定程序,由毛泽东主席亲自升起天安门广场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升旗过程是经过电控来完成的。城楼上有一个电钮开关,按相反方向写好了“升降”二字。当大会秘书长林伯渠郑重宣布“请毛主席升旗”时,毛泽东主席用他那扭转乾坤的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