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储粮害虫活动声功率谱特征对于检测和区分害虫,从而有针对性的防治害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建立粮食中害虫活动声的无规声源模型,对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成虫分别在小麦、大豆和玉米中的爬行声,赤拟符盗、黑菌虫(Alphitobius diaperinus Panzer)和米象(Sitophilus oryzae Linnaeus)成虫分别在小麦中的爬行声以及赤拟谷盗和米象成虫混合在小麦中的爬行声信号进行了采集,分析了信号功率谱特征.结果表明:储粮害虫在粮食中爬行声具有周期性特征,同种害虫在不同粮食中爬行声功率谱具有不同的特征,不同害虫在同种粮食中的爬行声功率谱也存在着差异,其主要原因是粮粒质地、大小以及害虫体质、体积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2.
粮仓害虫对粮食的危害很大。它的繁殖力是很惊人的。以为害米、麦的米象来说,一年发生四代的一对米象,在一年内就可以繁殖到十亿头以上。在良好的条件下,十对谷象经过五年的繁殖,可以使四百零六吨的粮食受到损害。目前全世界已知的粮仓害虫共有三百余种,在我国所发现的就有八十余种之多。据科学家研究,这些害虫最初都是在田间生活的,寄生在各种不同的植物体上或粮食种子里,後来由於人们把粮食收割下来贮藏,被带进粮仓里,经过很长时间以后,生活习性发生了变化,逐渐地把粮仓作为它生活繁殖的场所,就成了粮仓害虫。粮仓害  相似文献   

3.
佳木斯地区储粮害虫区系,是否有新的种类发生;制定防治的方案,指导基层的防虫工作,减少粮食的损失,为企业提供安全储粮的方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成志 《世界发明》2003,26(10):19-19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人员最近破译了水稻的“长寿基因”,延缓了稻谷储藏的霉化变质期限,对粮食储藏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我国每年因稻谷储藏过程中陈化变质、仓储害虫以及霉变影响造成的损失约百亿斤,全国国有粮食企业、农户每年因储藏粮变质造成的商品粮质量下降,损失不低于200亿元,而长寿基因新稻种可推迟稻谷陈化变质期1-2年。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小麦常年种植面积5000多万亩,玉米4000多万亩。山东省地处南北交界区,生态环境复杂多样,随着农田生态条件和种植品种的改变,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及规律不断产生演变。近年玉米粗缩病爆发,严重年份发生面积900多万亩,重灾地减产80%以上,产量损失严重,引发民事纠纷;小麦白粉病、麦蚜常年发生,连年化学防治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及作物生产安全。粮食病虫害的有效防控成为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花椒把花椒的果实分装成5克的小袋,按花椒和粮食比例是1∶2000的比例混放到粮食中或储粮容器内,可以防治多种害虫。茴香把茴香分装成10克小袋,按1∶1000的比例混放到粮食中,防治粮食害虫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Fabriclus))属鞘翅目,长蠹科,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储粮害虫,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寄主广泛。幼虫有发达的上颚可以蛀蚀完整粮粒和碎粒引起大的损失。一粒粮食可以被多头谷蠹钻蛀,它们一旦钻入很难防治,被认为是抗药性最强的储藏物害虫之一。因此本文比较总结了谷蠹的生物学特性,旨在为谷蠹的预测预报和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春小麦是黑龙江垦区主要作物之一。在小麦栽培过程中,由于病虫、杂草的危害,以及发生倒伏,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特别是在目前农用飞机较少,以及不适宜飞机作业的地方,如何解决小麦中后期防病治虫,喷洒矮壮素和叶面喷肥作业机械化的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粮食产后损失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铁进 《科技通报》1991,7(2):97-100
本文介绍了粮食产后损失的系统概念,并对浙江省的粮食产后损失状况作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仅在收获、运输、贮藏和加工等四个主要产后环节上,浙江省每年的粮食损失可达135万吨左右,约占粮食总产量的8.5%。本文并针对浙江省粮食产后体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粮食产后损失问题的系统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有害生物发生十分严重,给森林、蔬菜、瓜果、粮食、园林、经济作物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甚至危及人类生命健康,造成重大社会问题。目前,对害虫的防治主要还是采用化学农药,大量使用化学农药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使农作物农药残留居高不下,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环境激素问题严  相似文献   

11.
新的粮食国家标准将于今年4月1日起实施,各方人士理解各有不同。业内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按照新的标准,今后国家粮食收购政策会作出更严格的规定,符合国家收购标准的小麦等粮食的数量将会减少,即能得到国家“保护”的粮食更少了。那么对于小麦,这次修订前后变化大的指标大体有这样几项:等级标准确定仍按容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农田鼠类动态及防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浙江省农田鼠害概况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农田鼠害普遍发生。1983年,我省36个县的不完全统计,鼠害面积达126.56万亩,损失粮食达3亿多斤;1984年鼠害面积为400万亩,损失粮食为10亿多斤;1985年鼠害面积已达1300万亩。不少地区鼠害所造成的损失已超过病虫害。据农村抽样调查,平均每人年损失粮食30~40斤(《经济生活报》1983年10月22日)。按全省农业人口计算,每年损失粮食达14亿斤。估计因鼠害造成田间减产,加上贮粮损失,我省每年损失粮食可达15~18亿斤。  相似文献   

13.
林霜 《华夏星火》2021,(5):38-43
保障粮食安全是涵盖生产、收购、储备、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系统工程,加强粮食流通管理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粮食流通综合损失率较高,流通环节中粮食质量和品质损失大,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国际粮食供应链风险增加、国内粮食价格恢复性上涨的形势下,加强粮食流通体系建设,减少粮食流通领域的损失浪费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我国常年农作物受旱面积约3亿亩,每年损失粮食250亿~300亿千克,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总量的60%。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李昌健说,目前我国每年农业用水量为3800亿~4000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占全国用水总量的68%左右。据介绍,目前我国农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水的制约。在18.37亿亩耕地  相似文献   

15.
粮食产后损失行为调控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仁勇 《科技通报》1997,13(3):186-189
利用线性系统的理论方法,建立了粮食产后损失行为调控模型,并选择案例对模型进行了检验.通过此模型,可以对我国粮食产后损失进行调控,并制定减少粮食产后损失的经济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6.
以小麦为主食的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82年的资料,世界小麦种植面积为35.9亿亩,约占谷类作物的32.6%,其总产量9621亿升,占谷类作物总产的28.4%。小麦在我国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位粮食作物。1982年全国种植面积4.14亿亩,总产1260亿斤,占全国粮食面积的29.8%,占全国粮食总产的20.5%。  相似文献   

17.
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的害虫,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影响非常大,它可使小麦常年减产1-2成,大发生年减产4-5成,严重者达8-9成。 小麦吸浆虫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在我国基本上一年发生1代。己成长的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夏越冬,来年春天由土  相似文献   

18.
虫害何时了     
千百年来,农作物害虫一直是农业生产的严重威胁之一。据估计,每年因为害虫的祸乱,全世界农作物生产的损失高达数百亿美元之巨,其农产品实物足可以确保世界上8%的人口生活无虞,满足他们的衣食之需。例如,我国棉花种植面积超过1亿亩,棉花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由于棉铃虫的破坏而造成的损失占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化工研究所经过近几年的多次试验研究,试制成功了一种新型高效熏蒸杀虫剂——磷化铝,并且已经在沈阳农药厂进行生产。磷化铝是防治粮食害虫的杀虫剂,它比目前应用的氯化苦、溴甲烷、二氯乙烷、林丹等杀虫剂的性能优越。磷化铝的药效非常高,在一般情况下,每吨粮食约用12~27克,在72小时内,就可以杀死各种害虫的卵、蛹、幼虫和成虫,杀虫率可达百分之百,而且没有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粮食生产自1984年登上新台阶后,已经经过五年徘徊。1991年粮食虽然有所增产,但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人均占有量未达到1984年人均388kg的水平,随着人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对粮食的需求还将大幅度增加,我国粮食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紧张状况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根本改变。而社会一部分人节约粮食观念淡薄,忽视粮食的价值。如何控制人为的粮食损失,搞好粮食的“节流”,即合理分配与节约使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研究,结合有关文献,仅从粮食产后损失和消费过程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