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1.训练孩子在水中的躲闪力、追逐力,提高全身协调的能力,促进听觉神经的发展。2.充分体会在水中嬉戏的乐趣,激发孩子学习游泳技能的兴趣。准备夏天,带孩子去游泳池的浅水区嬉戏。玩法1.分配角色并和孩子商定游戏规则:大人演“青蛙”,孩子演“蝌蚪”。2.“青蛙”紧闭双眼,通过水声和孩子的尖叫声去追逐和找“蝌蚪”(允许孩子大声尖叫会引起孩子的兴趣)。3.“青蛙”在追逐“蝌蚪”时,“蝌蚪”可以攀沿在水池的边沿快速移动躲避。4.当“青蛙”抓到“蝌蚪”后,“蝌蚪”就变成了“青蛙”,成了新的追逐者。5.重复几次游戏,让孩子…  相似文献   

2.
《小读者》2003,(4)
美国小学的阅读课,有一种作业是让学生写《研究报告》。比如,三年级写《青蛙》。老师要求学生在家养几只小蝌蚪,天天观察蝌蚪的生长情况,记下它的变化。学生亲眼看到蝌蚪长出小腿,最后脱掉尾巴,蹦出鱼缸,小青蛙爬走了。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日记》,写出上述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春天,是青蛙和蟾蜍繁殖的季节,也是四年级小朋友学习“养蝌蚪”一课的时候了。我布置了孩子们一项任务———养蝌蚪,并且要求他们在养蝌蚪的同时,仔细观察小蝌蚪的每一个细小的变化,把这些变化画在教室里的墙纸上。小朋友们可认真啦!我几乎天天发现教室里的画在变化。他们把观察到的所有变化都画在纸上,有些同学感到自己画的不逼真,还在下面写上一段话,予以说明。我发现小朋友画的蝌蚪有点像青蛙了,便开始上“养蝌蚪”这一课。采用的方法是宣读自己的小论文,虽然他们的论文不是那么严谨,但都是他们自己实践的总结,都有其闪光之处。我摘录一…  相似文献   

4.
大蝌蚪     
一个蝌蚪说啥也不想变成青蛙.它渐渐长大,像草鱼那样大了,像扬子鳄那样大了,像鲸那样大了,经历了小溪、江河生活,直到在大海中畅游,可它还是不愿意变成青蛙.不想变青蛙的理由很简单,换句话说,那些理由在成年人眼里都是不成立的.是这个蝌蚪内心时不时泛起的一种爱的感情,怕伤害了其他的小生命——柔弱的蝌蚪在乎自己的身体变化别危及更弱小的邻居们.西方经典童话形象彼得潘,从窗口到乌有岛上来往穿梭,一个孩子大盗形象解放了我们的心灵.这只蝌蚪的童心物我两忘,要见证真理的源头亦在纯真的光明中.在萧袤的博客上,他说:“童心者,赤子之心也.”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里有一面可以供孩子们天天“许愿”的“许愿墙”,孩子们特别喜爱。经常有孩子在课余时间到那里双手合十津津有味地“许愿”,它帮助孩子插上了一对想象的翅膀,让孩子在理想与现实的国度中自由地翱翔!  相似文献   

6.
该活动在环境创设上很有童趣,但从活动过程的设计来看,幼儿缺乏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一、缺乏感性认识原活动设计中幼儿对青蛙特征以及蝌蚪成长过程的认知都是通过教师的语言传授来完成的,虽然孩子们跟着教师做伸腿、游泳、伸手、甩尾的动作,但他们缺乏感性认识。教师可事先让孩子们在自然角中饲养蝌蚪,并与孩子们一起观察、记录,使孩子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完成第一个活动目标。二、缺乏情感体验原活动设计中,孩子在教师的支配下亦步亦趋地活动,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也不可能自主产生做蝌蚪的愿望和想妈妈的情感。所以,该活动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了能让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观察蝌蚪,在请示校长同意后,又争取了两名教师配合,我们将四(1)班的孩子们带到两公里外的水池边。每年的五月中旬,这个水池边的青蛙卵及蝌蚪最多最适合孩子们观察。我们将本次观察活动分三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8.
在春风拂面、杨柳弯腰的季节里,每位幼儿教师可能都给孩子们讲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孩子们听了这个故事,对青蛙的生长过程会有大概了解,但听完也就过去了。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观察、探索呢?这是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一天,筠筠带来了蝌蚪,引来许多孩子围观。筠筠高兴地介绍着蝌  相似文献   

9.
答:成长中的孩子对眼前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和好奇,他们时刻准备着接纳新鲜的事物。不少孩子还爱好想象,他们甚至画出蓝色的太阳、红色的月亮、绿色的星星、长翅膀的青蛙……这都是孩子们幻想与创造的可贵之处,教师和家长要给予及时的鼓励,让孩子画出属于他们自己心灵中的美丽世界。孩子年龄小,感情脆弱,经受不了打击和伤害,千万不能以像或不像作为标准来随意评判孩子的画画,以免把未来的天才们扼杀在“摇篮”之中。  相似文献   

10.
<正>"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大家都知道青蛙有四条腿,可当青蛙还是蝌蚪的时候,在发育的过程中是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的。为什么青蛙是先长后腿,而不是先长前腿呢?青蛙的幼体是蝌蚪。早期的蝌蚪长得很像小鱼,不过它们没有像小鱼一样的鳍,所以蝌蚪只能依靠左右摇摆尾巴来游泳。随着蝌蚪不断长大,单靠尾巴游泳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时,蝌蚪就会从尾骨两侧长出两条后  相似文献   

11.
观察青蛙或蟾蜍蝌蚪的发育成长,是培养学生系统观察自然事物的一种极好的活动。小学生很喜欢饲养蝌蚪。笔者通过几年来在与学生一起饲养蝌蚪、观察蝌蚪生长发育的全过程中(卵—蝌蚪—蟾蜍—青蛙),发现小学生对青蛙蝌蚪和蟾蜍蝌蚪这两种不同的蝌蚪认识是十分混淆的。因此,深感在教《养蝌蚪》一课时,还需要充实更多的内容。让学生在饲养过程中就知道  相似文献   

12.
假如你抽象地向幼儿介绍小蝌蚪的妈妈是大青蛙,年龄小的孩子一定会迷糊,大青蛙和小蝌蚪长得一点都不像,怎么会是妈妈呢?如果把小蝌蚪和青蛙妈妈编成一个故事,让蝌蚪按照妈妈的特征去找,碰上一些有趣的误会,那就形象多了,孩子们不仅会为故事入迷,而且还一定会明白为什么大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科学童话《小蝌蚪找妈妈》成功地将科学和文学结合在一块,通俗而又浅显地向幼儿介绍了这方面的知识。这就是幼儿科学文艺。幼儿科学文艺是科学文艺的一部分,是专供幼儿阅读欣赏的教学文艺作品。一般包括科学性较强的故事、谜语、儿歌、儿童…  相似文献   

13.
有一只鼓着大眼泡的青蛙跳来跳去。它在岸边玩够了的时候,又跳来跳去,跳到池塘里去游泳……游啊,游啊,当它游得两腿酸困,筋疲力尽的时候,这才想起,应该到荷叶上去美美睡上一大觉呢!这时候从池塘的那边突然游来了一群小蝌蚪。一个个小蝌蚪欢蹦乱跳游得很来劲儿。青蛙眨动了一下它那圆鼓鼓的大眼泡,对蝌蚪说:“哦,向我游过来的你们是些什么玩艺呀,黑不溜秋的,真难看呀!”“怎么,你不认识我们吗,我们是小蝌蚪呀!”青蛙摇摇头说:“什么蝌蚪不蝌蚪,我从来没有见过你们,你们从头到脚都那么黑,连尾巴都是黑的,不客气地说,就凭这点我也不会认识你们!…  相似文献   

14.
同学们一定都看见过蝌蚪,身体圆鼓鼓的,拖着一条又扁又大的尾巴,用鳃呼吸,靠尾巴游泳,一点也不像青蛙.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蝌蚪的模样慢慢地变了,逐渐长出前肢和后肢,鳃萎缩消失,开始用肺呼吸,大尾巴也不见了.最后,蝌蚪变成了青蛙.蝌蚪的尾巴到哪里去了呢?科学家们对这个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终于找到了答案.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对均时也不例外.它和其他动物一样,细胞质里有许多细微的细胞器.其中,有一种球形的细胞器叫溶酶体,里面含有三十几种酸性水解酶,具有消化作用.这种溶酶体不仅…  相似文献   

15.
雪涛的妈妈在一所中学生物实验室工作,她送给我们班一只可爱的小青蛙。我们把小青蛙养在一个大大的玻璃容器里,上面盖着一块四周包好边的玻璃。小青蛙的家还挺宽敞。孩子们建议给它做一块陆地,我问为什么?孩子们说:“青蛙是两栖动物,一边是水,它可以在水里划;一边是土地,它又可以跳上岸休息。” 我按照孩子们的建议,找来了细细的沙土放进玻璃容器的一边,拍打得结结实实,一块陆地建好了。有的孩子风趣地说:“明年春天,我们再给它种点花和草,小青蛙的家就更漂亮了。” “小青蛙吃什么呀?”我的自言自语被孩子们听见  相似文献   

16.
一天.我上一节“发现朋友有缺点.该怎么办”的五年级口语交际课。当我让孩子们用一种事物来形容朋友时.孩子们的灵感火花被激发出来了。有的孩子说:“朋友像一把伞,当你在风吹雨打,感到无助时,是它给你遮风挡雨。”有的孩子画了一面镜子,说:“朋友就像镜子一样,让人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警惕着自己。”有的孩子说:“朋友就像一瓶酒,越陈越香醇,越陈越珍贵。”……看到孩子们智慧火光的闪烁,我立刻顺水推舟,让孩子们继续思考:“要是发现朋友有缺点,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又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7.
盛润生 《教书育人》2012,(32):52-53
一条小溪里,住着蝌蚪甲和蝌蚪乙两兄弟。它们都想穿过树林到后面的湖泊里去,享受那儿肥美的水草和丰盛的食物。可是它们还要等上一个月才能变成青蛙,不能长时间地离开水。蝌蚪甲不愿意等这么久,扭着尾巴上了岸,爬进了树林。它一路上忍着饥渴使劲地爬呀爬,可是还没爬出树林就渴死了。一个月后,蝌蚪乙长出了四条稚嫩的小腿,变成了一只小青蛙。它轻易地跳过了树林",扑通"一声跳进了湖里。假如蝌蚪甲不头脑发热,能静下心  相似文献   

18.
正设计意图:我们幼儿园的养殖角有小蝌蚪、小青蛙,在一次观察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小青蛙的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有的孩子认为小蝌蚪是先长出前腿再长出后腿,而有的孩子认为青蛙一下子就长出了四条腿。孩子们争得不可开交,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及《幼儿  相似文献   

19.
一件傻事     
星期天,我在小河旁捉了几只蝌蚪,放在鱼缸里。照理说,我是不该捉蝌蚪的,但是,它们实在太可爱了,有的摆着尾巴游来游去,有的沉在水底休息,有的高兴地互相追赶……过了几天,我有些纳闷:那些长了后腿的蝌蚪为什么没有变成青蛙呢?又过了几天,我在一本书上查佳作展评数数这篇作文中的问号,就知道小作者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小作者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再在书本中寻找答案,然后再把这一过程写下来,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写作水平。同学们,这样一举两得的好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夏禹)到:“缺碘的蝌蚪不能变成青蛙。”“哦…  相似文献   

20.
这似乎不该有疑问。在很多人看来,在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中生长的孩子们是幸福的、快乐的。然而,这仅仅是事情的一个方面。调查发现:恰恰是被认为最幸福的一代,反而生出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不快乐。用孩子们自己的话说,这些不快乐从“上小学开始就一天天增多”,而且层出不穷。有的孩子甚至感觉不快乐“堆得像喜马拉雅山那样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