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铎作为一名明臣降清,其书法的艺术价值一度受到其人格污点的影响,而在当代,其书法的艺术价值又重新被人们所认识,本文力图从另一种角度——即王铎生活的时代、家庭以及其政治生涯为背景,剖析其书法的另一面,即其书法作品中流露的苦涩和忧郁气息。  相似文献   

2.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王铎是明末清初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王铎在书法上主张入古,曾言:“书不宗晋,终入野道。”意思是练习书法不学习晋人书法,就不能修成正果。他自定书课,一日临帖,一日创作,以此相间,终生不易。他学古而不泥古,自创一格,勇于出新,终成一代大师。  相似文献   

3.
王铎的书法,影响了近三百年来的书坛走向,是古代经典书法的重镇。学习王铎书法,应从占有资料、循序渐进、溯源羲献、参以书论、分析影响五个方面入手,按照三重境界的顺序,进行系统的训练;王铎诗稿墨迹已经进入化境,达到无意乃佳的境界,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是值得学习的良好范本。  相似文献   

4.
<正>王铎书法,被世人称之为"神笔",后世大家多有赞誉。吴昌硕称王铎"书法推第一",沙孟海则有"书学中兴之主"的盛赞,王学仲专门为王铎书法赋诗:"二王先去孟津王,三尺鲤鱼铎故乡;看罢琅华诸帖妙,至今翰墨醉扶桑。"王铎一生留给后人众多书法名帖,《汤阴岳王行书轴》便是其中之一。王铎(1592-1652年),河南孟津人。字觉斯,号嵩樵、痴庵、云岩漫士等,世称王孟津。明末入翰林改庶吉士、编修、礼部尚书,  相似文献   

5.
本主要探讨书法学习中临摹问题,对临摹的认识,历代书家都提出了各自的见解看法,中择要列举有代表性的观点,侧重针对王铎等明清书家临书书作中存在与众不同的特征,寻绎其临书观念与实践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6.
王铎草书在明代晚期、清代前中期及现当代的国内外书坛有重大的影响。在晚明及清代前、中期,受其草书书风影响较大的书法名家有傅山、龚鼎孳、许友和朝鲜的李匡师、曹允亨等;在现、当代,王铎草书对日本、中国书坛不但有相当大的影响,而且对日本的村上三岛、古谷苍韵、木村知石和中国的林散之等书法名家影响至大。  相似文献   

7.
王铎作为明中晚期书法变革的领军人物,际遇的坎坷、理想与现实困境的冲撞使其在审美追求上以沉郁顿挫为尚,追求表现主体与命运抗争的苦难感和砥砺感,在书法界成为一种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主体。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书学理论、审美追求、书法风格三个方面对明末清初的书法家王铎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9.
冯小凡 《考试周刊》2007,(28):142-143
王铎是明末清初的著名书法家,由于其以明朝阁臣而入清为仕,他的书法长期受到冷落。王铎的草书横卷,往往点画劲健猛利,飞腾跳掷;字形欹侧错落,姿态新奇;气势起伏跌宕,节奏变化强烈。王铎以圆转寓方折、迟涩寓畅达浑然一体的笔法,酣畅淋漓、虚实浑然的墨韵,结构纵横跌宕、一泻千里的奔腾气势,被后世奉为一代大师。  相似文献   

10.
喜欢写古文奇字是王铎书法的特色之一。究其原因有四:一是与王铎博古崇古、好读古书有关;二是与王铎尚奇求创新有关;三是和当时社会风尚潮流有关;四是当时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书法家急于表现出这种精英文化和俗文化的界限。  相似文献   

11.
胡秋萍女士早就被公认是我国现代书坛的领军人物。她一副清雅的淑女形象,其书法则一派大气磅礴酣畅淋漓奇异纵横的气象。她做过记者、还做过老年书画工作。她的书法取法王铎,后又上溯二王、张旭、怀素等,形成了她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而且她的诗也好,文也精彩。  相似文献   

12.
在明末清初的书坛上,王铎是一位最具个性,独领风骚的书法大师,他崇古而不泥古又能创变,他书法中既有挥斥八极之势又有简静平和之作,他的继承与革新的精神值的探究。  相似文献   

13.
王铎在数十年的书法艺术实践中,从未中断对晋唐古法帖的临摹改制。其中最能代表其雄强豪迈艺术风格的行草立轴临作,就是依托晋唐尺牍手札改制而成的。王铎以“不离古,不泥古”的临创改制实践,将自己的审美理念与传统书法融为一体,以其骨力洞达、奔放博大而又不失帖学韵致的鸿篇巨制卓然屹立于明清书坛,最终形成其“五十自化”个人独特书法风格。其“托古改制”“入古出新”的书法习古思想和艺术实践,对当今书法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4.
阳明学派的思想风潮及书法创作欣赏物质条件的齐备,使晚明涌现了大量的大幅立轴书法作品。王铎大幅立轴书法作品则是时代思想和他的崇古观念交融的产物,它的艺术内蕴极其丰富,并且对现、当代日本和中国的书法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品读     
<正>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宋·姜夔《续书谱》自古以来,学习书法第一步自然是临摹,书法技法的精进更需遍临诸家,如王铎的临作就占据了其存世可靠作品总量的四分之一。姜白石则一语道破临与摹的奥  相似文献   

16.
王铎,河南省孟津人,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卒于清顺治九年(1652),世称王孟津,字觉斯,号痴庵,又号嵩樵,别署烟潭渔叟,为明末清初的著名书法家。王铎所处的时代正是明帝国日渐衰微,危机四伏,天灾人祸频仍不断的动荡年代。王铎,昔日的明礼部尚书,甲申之变至南京,弘光帝授予东阁大学士,后入清。风雷激荡的时代变化,强烈地震撼着一个既是达官显贵又是执着追求艺术的书画家的心。晚年他潜心书艺,以卓荦不群的天才和勤奋的探求创新精神,在中国书法史上写下了注目的一章。他的书法囊括万殊,熔今铸古,以道劲的笔力,俊逸的体势,古拙的意趣,醇厚的韵  相似文献   

17.
学书十七载,先生在第一次教我拿毛笔的时候就讲到了"传统"这个词,伴随多少年的临帖、创作,"传统"这个词在我心中越来越占据位置,研习古法的过程中,我发现历史上的每-位书家无不是在精研"传统"上下功夫,尤为值得一提的当属清代的书家王铎.可能源出于十年来不辍临习王铎书法的缘故吧.  相似文献   

18.
传统书法艺术是中华艺苑里的一朵奇葩,它积淀着几千年的民族化。书法艺术创新如果忽略了对传统书法的深入透析和整体把握,就无法洞晓其嬗变缘由,认识其创新的基本规律。王铎行草书得以成立的一些基本因素,或许能给我们今天的书法艺术创新提供一些借鉴或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有明一代,帖学盛行,行草书法硕果累累.明人的书法创作"尚态",王铎草书在结字的正奇对比、字间的生动联系、墨法的润千对比等这些特别能表现"尚态"效果的形式手法上都达到了明代的极致,因此,他是明代草书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草书大家.  相似文献   

20.
从明代中期的弘治年间(1488-1505年)开始,明代的文学与艺术开始逐渐兴起尚古好奇的风气.这股复古求奇之风一直影响至清初,持续达一个多世纪.王铎的书法艺术,便是诞生于这样的复古大潮之中,并以其独特的风格面貌闻名于书坛. 王铎,出生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壬辰.他生活的年代,恰值文征明领导的吴门书画流派已渐趋衰落,董其昌正执牛耳.董氏提出了“南北宗论”,他对古代的山水画发展进行整理,在书法上也提倡学习古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