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源于生活,因此,道德教育也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连。通过反思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弊端,可以从德育理念、德育价值、德育主体、德育内容、德育途径等几个方面来探究道德教育应回归现实生活的原因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构建德育新理念——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性德育专注道德知识的教与学,注重道德思维能力的训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德性培养,要想使学校德育有所成就,就必须构建生活德育模式。生活德育是指把理想化的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中,以道德主体为核心,围绕其社会现实生活而进行道德教育的一种新的德育模式。这种德育模式的实施必须借助其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论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的回归——现代德育困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性德育专注道德知识的教与学,注重道德思维能力的训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德性培养,要想使学校德育有所成就,就必须构建生活德育模式。生活德育是指把理想化的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中,以道德主体为核心,围绕其社会现实生活而进行道德教育的一种新的德育模式。这种德育模式的实施必须借助其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个体的道德行为能力,这决定了道德教育的过程要培养学生道德理性思维,形成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现实生活中,青少年道德选择能力明显缺失,不能适应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要求,究其根源在于对德育目的的误读和道德教育过程中灌输教育方式的普遍存在。为此,我国道德教育亟需实现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方式的路径转换:从知性走向人性,回归生活;从理论思维转向实践思维;尊重学生的道德选择自由以及创造"道德的可发展区"等。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79):161-162
康德是教育理想主义的代表人物,他重视道德教育,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成就道德,并明确提出道德教育思想。通过浅析康德的道德情感思想,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大背景下,结合高校生态德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阐述康德道德情感思想对我国高校生态德育的启示,借此提出开展丰富的道德教育活动、实现生态德育方式多元化及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的自律性等增强高校生态德育效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受近现代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道德教育过于强调工具性价值,致使德育的主体性被严重消解,并且日益远离了人们的现实生活。在具体的德育领域表现为道德灌输加剧、受教育者道德主体意识的缺失、德育实效低迷等方面。为此,道德教育必须深刻地分析个体道德生成与生活世界的内在必然联系,重新审视其工具性价值,实现对生活世界的全方位的回归,才能真正达成道德教育引领学生“学会生活”的理想愿景。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网络道德教育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对社会成员起约束和团结作用的准则。网络道德教育,是指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上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这种活动必须围绕现代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来开展,它与学校德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德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判。网络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反映,一般而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样的道德素质,在网络中就会表现出相应的道德品质。网络道德教育的特点主要有:自主性、开放性和多元化。简单地用现有的社会道德去代替网络社会道德是不可想象的,但抛弃既有的社会道德去构筑网络社会道德也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论道德教育及其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着道德教育与德育概念混同,注重道德知识灌输,缺乏道德实践等问题。优化道德教育环境,建立道德调控机制,改革学校德育方式,培养道德生活主体的道德教育模式,对我国现阶段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佳 《家教世界》2013,(8):120-121
长期以来,在道德教育领域中就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德育与现实生活相脱离,道德教育日益政治化、知识化甚至边缘化。针对这一弊端,德育学术界的许多学者提出德育要服务生活、回到生活、引导生活,体现生活世界的内涵与价值。因而,生活化德育在当前已经成为道德教育界的一个炙手可热的课题,也成为了新时期我国德育理论的可贵探索。但是,作为发展中的理论与探索,还是要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的,这需要全体的德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与进取。  相似文献   

10.
德育生活化是我国德育改革的要求,也是实践的要求。当前学校在道德教育的目标上政治化明显,道德要求剥离了个人的需要,成为一种空洞和抽象的口号,脱离学生实际,道德教育只关注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忽视或无视学生复杂多变、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有的教师甚至有意回避学生在生活中的种种  相似文献   

11.
道德虚构是在意识到道德教育价值后人类对意义世界的主动建构,也是开展德育活动、实现德育目的、促进道德内化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个体的道德信仰、维护道德教育合理性等具有重要意义。道德教育范式是长期保持稳定价值取向的道德教育原则、方法、实践等。在社会转型时代境遇下,要在道德虚构中创新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等,以推动道德教育范式转型。  相似文献   

12.
当前道德教育陷入了困境:一方面,传统的规训式道德教育和道德理想主义使当前学校德育流于低效;另一方面,在物质主义和技术理性占统治地位的当代社会,道德虚无和价值多元使德育面临新的困境。生活是人的存在方式,道德是生活的构成性因素,幸福是人人追求的,道德是通达幸福的手段,道德教育回归生活意味着回到生活本身,引导人过幸福生活。德育回归生活,是对当前道德教育困境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德育生活化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在青少年现实生活中进行道德教育。当前,我国的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个体的自我价值选择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给青少年带来诸多影响。青少年作为心智不成熟的群体,是德育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德育生活化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在生活中促进个体的德性生成与发展,是对知性德育反思的结果,也是提升德育实效的现实要求。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以人为本"思想越来越明朗,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围绕青少年的现实生活进行道德教育,成为德育工作的必然趋向。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组织结构与形式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都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道德判断取向。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更新传统的德育观念,改革德育内容和方法,对道德教育的内容、标准和方式都赋予新的含义。一、道德内容生活化生活化是对道德教育目标、功能的定位。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政治对人们生活的垄断地位明显降低,人们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道德教育应该从政治化、抽象化、空谈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回归生活,关注、指导和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  相似文献   

15.
刘欣 《教育教学论坛》2011,(15):205-206,165
人性问题是中国伦理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存在很多分歧。而伦理学研究在道德上的善恶,与主体上的人有着密切的联系。道德是人的道德,道德教育要以人性为基础。因此,新时期的学校道德教育应在全面理解人性的基础上,从德育目标的具体化、德育内容生活化、德育方式双向性几个方面加以改革,使学校德育得到更加人性化、完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传统德育强调说理、灌输和行为养成。毋庸质疑,在过去这是最具有实践效果的成功经验,现在仍然是重要的德育方式。然而,在价值多元化和关注个体自主性的今天,简单化的说理、灌输和行为养成教育方式所产生的德育效果却越来越低。其主要原因,就是强烈的外塑色彩的教育方式,往往造成对道德真正人性的遮蔽,致使道德外在化、知识化,无法内化为学生的自律原则和精神价值尺度。现实生活中学生明知有规矩却不守规矩,过于强调外在型道德教育带来的后果,就是出现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对称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学生作为道德主体及其教育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德育实践中,打破从抽象的人性出发、基于社会理想和道德信念实施道德教化的传统,使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充分发挥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对于全面推进德育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是,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如果只是强调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突出直接经验和自我体验对道德生长的正面价值,那么就无法摆脱个体德性形成的自发性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德育效率低主要因为它脱离了现实生活根基,回避了生活世界中的矛盾与丑恶现象,失去了主体对象,片面追求理想道德.因此,改革道德教育就要分理论与实践两部分进行,在理论上可以考虑构建一种不完备的道德教育学说来取代现行的完备的道德教育学说;在实践上要回落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确立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德育教师的主体性,力求找到师生心灵共通的契机,构筑学校、社区、家庭一体化的德育框架.  相似文献   

19.
加强中学德育建设关乎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关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当前中学德育存在着学生拒绝、排斥接受道德教育的倾向,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且很难较好地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冲突问题。德育生活化为中学德育建设提供了新视角。实现德育生活化的原则是:(1)重视中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要求;(2)适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3)实现德育主体充分参与。为此,应突出德育的“生活”特性,丰富德育内容;注重德育的“实践”特性; 改革德育方式;构建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20.
胡思宣 《辅导员》2014,(15):28-29
<正>传统德育强调说理、灌输和行为养成。毋庸质疑,在过去这是最具有实践效果的成功经验,现在仍然是重要的德育方式。然而,在价值多元化和关注个体自主性的今天,简单化的说理、灌输和行为养成教育方式所产生的德育效果却越来越低。其主要原因,就是强烈的外塑色彩的教育方式,往往造成对道德真正人性的遮蔽,致使道德外在化、知识化,无法内化为学生的自律原则和精神价值尺度。现实生活中学生明知有规矩却不守规矩,过于强调外在型道德教育带来的后果,就是出现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对称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