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风采     
《中国编辑》2007,(6):F0002-F0002
周振甫(1911—2000),浙江平湖人。原名麟瑞,笔名卞慧。著名中国古代文史研究家、资深编辑。1932年,在无锡国专学习时,经徐调孚推荐,进上海开明书店.从事校对、编辑工作。40年代责编钱锺书《谈艺录》、80年代责编钱锤书《管锥篇》、《管锥篇增订》,树立了编辑与作者密切合作的榜样,被出版界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2.
“一字之师”:编辑应当追求的美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40年来最权威的编辑业务教科书”——《编辑人的世界》如是说:“编辑在手稿上画下第一个修改符号之前,作者和编辑就已展开创造性的合作过程。作者的责任是尽最大努力写出一本最好的书,编辑的责任是帮助作者达到这个目标。”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对出版工作如此定性:“社会主义的出版工作,是出版者和译著者共同的工作,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在论及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时,学界一直保持着“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这一“口径”,一般不越“雷池”。  相似文献   

3.
大编辑与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工作是媒体活动的中心环节,编辑作为文化传播与传承的使者在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也可以说是作者的延伸,读者的导读,在人类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代的编辑大多是集学者、作者、记者、传者、编辑于一身的文化智者,如孔子“编辑”《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分工,  相似文献   

4.
编辑含量是指出版物在生产过程中,编辑劳动量之多少及其对出版物质量、价值之影响。从编辑工作全过程看,编辑含量涵发现、把关、完善、推广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依次递进,互有交叉。编辑既要依次开展工作,又要根据书稿情况,在某一阶段突出抓住一个方面,深入开展工作。《中国史学入门——顾颉刚讲史录》是作者责编的一部编辑含量较高的书。作者以这本书的编辑出版过程及部分书稿档案为例,说明如何实施编辑工作的动态管理以及不断提升编辑含量。  相似文献   

5.
游苏宁 《编辑学报》2007,19(5):386-388
对编辑来说,由美国著名编辑学家格罗斯主编的《编辑人的世界》是一本不可多得且必须阅读的经典文集.该文从编辑角色的社会认同、正确认识编辑与作者及作品的关系、编辑学者化等方面谈了作者读本书后的感想,并把此书推荐给所有同道.  相似文献   

6.
黄一璜 《出版科学》2006,(3):7-8,75
由于技术进步、成本降低和读者需求的变化,我国书报刊越来越多地采用图片,图文书大行其道.作者回顾图片编辑的出现,分析目前图文书市场,介绍图片编辑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父亲姚雪垠于1999年辞世,九年后他的挚友、《李自成》的主要编辑江晓天先生也驾鹤西去,与父亲在“天国”相会。真是岁月无情,令人唏嘘。  相似文献   

8.
唐代编辑的重要经验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鼎盛时期,编的书也自然多。从编辑工作的角度看,有三部书的编辑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 (一)唐代建国后,天下方定,高祖李渊在武德五年敕令欧阳询等20人编辑的《艺文类聚》; (二)唐玄宗李隆基指令丞相张说领导徐坚等人编辑的《初学记》; (三)五代赵承祚编辑的中国第一部词选《花间集》。这三部书向我们提供了一条很重要的编辑工作经验,这就是:编书要有创见,要创新,要走自己的路。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相似文献   

9.
谈编辑的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编辑与作者这对矛盾中,编辑始终是主导方面,换句话说,作者工作开展得如何,归根结蒂取决于编辑的自身建设,特別是正确的编辑价值观的建树。编辑与作者的关系如何,取决于编辑的自我认识与自我完善。每个人从事编辑工作都有个起点。一旦站在这条战线的起跑线上,首先就要建树自己的事业观。  相似文献   

10.
著作权法颁布执行以来,作者的权利得到了更充分的保障,但在编辑工作中,仍有侵犯作者权益的现象。《编辑工作与著作权问题》一文,分析了有关问题,值得编辑工作者深思。  相似文献   

11.
洪滔  谢琹 《出版参考》2021,(1):83-85
本文以《食见中国》一书的编辑工作为例,从责任编辑的策划与统筹、插画的设计思路与辅助功能、传统文化的挖掘与表现三个方面探讨传统文化类图书插画的编辑加工要点.除了回溯插画创作的步骤与细节,作者还强调了责任编辑在远程协助状态下对编辑工作的全流程把控,以及在处理传统文化题材时对历史的求真态度、对读者的服务意识.同时,本文也对传统文化类图书的策划与编辑初步总结了一些操作性的实务要点与探索性的思维框架.  相似文献   

12.
钦鸿 《出版史料》2003,(3):39-41
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与范泉先生交往的过程,也是一个向他学做编辑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初我与他的相识,就是为了我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作者笔名录》一事,而当时我也正兼任黑龙江克山师专的学报编辑;到90年代之初我倾力于《文艺春秋》月刊的研究时,我已经在南通市社科联从事专职的编辑工作了。20年来,我与他交往颇多,也收获良多,尤其在编辑方面更是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3.
《中国编辑》2013,(4):1
新年伊始,本刊《编辑观察》栏目以《做个积极向上的人》一书中有关五种价值观的内容为导引,发起"构建积极向上的大编辑文化"的讨论,探讨和树立正确的编辑职业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职业心态,提出正能量的建设性意见;表达编辑的思考、记忆、体会、经验与实践,展现编辑的职业理想和情怀。其间得到了广大编  相似文献   

14.
黄志红 《编辑学报》2016,28(5):418-420
从编辑人员的角度论述编辑与作者的合作,包括向作者虚心学习、对作者严格要求、为作者热忱服务,从而实现编辑与作者的密切合作,达到提高期刊质量、编辑与作者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编辑是一个出版社的核心力量,每一个新编辑都会经历找选题、找作者、营销图书等各种问题.选题从何而来,和作者应该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应该做广泛涉猎还是做类型化的编辑……本文通过《致教师》一书的编辑策划,为人们解答了这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关键是“人”要出新怎样提高出版物的市场竞争力?这是当前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编辑的新时代素养》一文的作者给我们提供了观察与解决这一问题的新角度。在业者焦急地探讨如何寻求资金来源、技术装备更新、业务操作方式改进之时,该文却从九个方面全面阐释了编辑“人”的素养的提高。这并不是说其它方面不重要;而是说资金、物资、技术、业务的操作,首先必须要由“人”来进行,其操作的方向、质量、规范、进度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人”,在于人的素  相似文献   

17.
乔永 《中国编辑》2015,(3):79-81
文章讲述在读过《心仪集》一书之后,人们真正认识到的夏剑钦先生与书相伴的编辑人生。他读书、编书、评书、写书,始终在出版事业上默默耕耘,引发所有编辑人思考,如何做一个理想的编辑。  相似文献   

18.
郑一奇 《出版参考》2009,(24):35-35
由中国版协部分老编辑和首都师大出版社共同策划的《书林守望丛书》第一辑,已出版了。此辑收入10位老编辑的著作,有《叶至善序跋集》(叶至善著,叶小沫编),《为书籍的一生》(潘国彦著),《岁月传真:我和当代作家》(王维玲著),《我的科普情结》(陈芳烈著),《编辑生涯感悟》(林君雄著),《编辑阅读与校对阅读之比较研究》(周奇著),《编辑的悟性》(郑一奇著),《书林漫步:聂震宁序跋随笔集》(聂震宁著),《期刊:长流的江河》(徐柏容著),《文化的积累与追求》(熊国桢著)。  相似文献   

19.
鼓励与厚望──老出版家评《中青年编辑论》编者按:由刘果等老一代编辑家、出版家组织编辑的《中青年编辑论丛》(九本),日前由奥林匹克出版社出版。九本书的作者陈昕、杨咸海、胡光清、王建辉、王一方、冬风、方鸣、郑俊琰、杜厚勤都是新时期出版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参与...  相似文献   

20.
前些日子,中华书局编辑祝安顺同志,把中华书局近期出版的两本书送交我,说:“作者在书的后记中提到您,因此交给您,请看看。”我一看,原来是陈星同志所著的《说不尽的李叔同》和《李叔同身边的文化名人》。陈星同志是一位中年学者,现任杭州师范学院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教授,浙江省高等学校学报编辑工作研究会理事长。他在这两本书的后记中提及,祝安顺同志曾约他为中华书局写一本关于弘一大师与丰子恺交往方面的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