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老师有道题还示讲完下课铃就响了怎么办?当然是拖堂。可拖堂是学生们最讨厌的事儿。于是,为了拖堂成功而又不激起民愤,老师们使出了各自的拖堂绝招。 绝招一:推卸责任法 代表人物:数学老师 成功率:100%反对率:20% 实例:数学老师看了看表,还有两分钟就下课了,可黑板上还有一道题没讲呢。“快下课了,课代表来做一下黑板上的题吧。下面的同学看看他做得对不对。”课代表正做得起劲,下课铃响  相似文献   

2.
幽默一把     
最后的问题S教授喜欢拖堂。有一天下课时间到了,他还在滔滔不绝,又讲了好久。最后,他问:“现在,各位同学,还有什么问题吗?”“有,”后面传来声音,“我们什么时候下课?”道德修养某日上思想道德修养课,课近尾声,后排的同学不耐烦,闲聊之声渐大。老师不理,继续讲课,哗声更大。老师停下来,环视教室,徐徐说:“后边的同学讲点儿道德修养,说话小声些,以免吵醒前边的同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听过许多名师的课,几乎很少听到哪位名师能够爽快地做到"铃响课止"的,少则拖堂几分钟,多则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一位同行说,去年在浙江一次名师课展,所有的名师均严重拖课.  相似文献   

4.
上课——下课——休息。这是学校教学的一种有节奏的活动。有的教师很爱“拖堂”,下课铃响了还要说三、五分钟,多则拖上六、七分钟,把讲授时间和灌输知识看成是正比例的关系。我带着这个问题到小学听了48节课,其中拖堂的课29节,占千分之六十,其中拖堂二、三分钟占千分之七十二,拖堂五、六分钟的占千分之二十八。拖堂的心理反应及效果,从下表中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5.
一路开花 《初中生》2015,(22):14-15
一份奔跑着的孝心感动了老师,也感动了我们.亲爱的,我们也希望在酷咖网(kuka.hnjy.com.cn)听到你的孝心故事.快来吧,还等什么? 他是班里最怪的学生.任课老师不止一次跟我说,临近放学前的那几分钟,他总是坐立不安.铃声一响,老师还未走下讲台,他便一溜烟消失在校园背后的小路上. 我不曾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他的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我没有必要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无故打扰他学习的积极性,直到那一天. 那天第四节是我的课,因为一个重点没讲完,我打算拖堂几分钟.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夺门跑掉了,片刻间便没了踪影.  相似文献   

6.
近日笔者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周卫东执教的《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受益匪浅,现撷取几个片断与大家一起分享。一、导入部分师:每位同学都有朋友,找一下,看看他来了没有。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游戏,说位置,猜朋友。照这样子说:我的朋友坐在  相似文献   

7.
孙双金老师是全国名语特级教师,全国首届中青年语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比赛一等奖获得。凡是听过孙老师上课的老师都说他的语课上得生动,上得活泼,上得有味道。其秘诀之一便是他的课使课堂和生活相联系,语教学与学生生活息息相通、水乳交融,在课堂这一特定的时空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听了两位教师分别上的二年级数学“时分的认识”一课,她们的教学观念不同,方法有别,达到的效果也完全不同。 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一)观察钟面:发现了什么?(让学生了解有关钟面知识)。(二)认识时分:1、先认识整时;2、再认识几分;3、最后认识几时几分。(三)认识时与分的关系,体会1分钟有多长。(四)练习读时间、写时间、拨时间。(五)比赛看谁拨得快、识得准。结果一节课非常紧张而且拖堂5分钟,最后在练习和比赛中仍有6位同学拨错或读错时间;经课后测试,有近五分之一的学生没有学会。  相似文献   

9.
黄建业是湖北省著名的特级教师。 他的《把学生引进思维的天地》一文载入全国特级教师《课堂教学经验荟萃》一书,《太阳》一课的教学录相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映;《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录相课在全国义务教材培训会上展示。 他曾在广东、四川、海南、广西等地上公开课。四川德阳的一位同行听了他的课后感慨地说:“好久没听到这样好的课了!语文课就是要这样上!学生就是应该这样学语文!”  相似文献   

10.
一次闲聊中,听到高三的一名学生说:"我一上午没时间上厕所."另一个说:"我妈妈让我多喝水,可我在学校根本没时间喝水,老师不能按时下课,刚下课,下一节课的老师又进来了."听到这样的话,我先是震惊,再一想,"拖堂"致使学生不能休息足10分钟,在校园里,尤其是在毕业班中是司空见惯的.然而"拖堂"真的能提高成绩吗?"拖堂"真的是无足挂齿的小事吗?我以为,能否按时下课,不仅是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的体现,也不仅仅是能否遵守学校制度或纪律的事情,而是一个关系到教育观念、教学效率的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孙双金老师是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全国首届中青年语文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凡是听过孙老师上课的老师都说他的语文课上得生动,上得活泼,上得有味道。其秘诀之一便是他的课使课堂和生活相联系,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息息相通、水乳交融,在课堂这一特定的时空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2.
都德的《最后一课》,我拟的教学目的是:学习本文里第一人称的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此,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了这样一道课堂练习: 当小弗郎士上完《最后一课》后,他又来到布告牌前,迎面走来了普鲁士士兵……小弗郎士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要求用第一人称口述。同学们一见到这道练习题,便积极进行思维活动。四分钟后,同学们便纷纷举手,要求发言。前先发言的是王宁同学,他说:“散学后,大家都默默不语,向院子外边走去。我回头望望韩麦尔先生的院子——这个他上完最后一课的地方,屋顶上的几只鸽子飞了起来,绕了几圈后,向远方飞去,仿佛也跟韩麦尔先生一样,要长久离开这个地方似的。  相似文献   

13.
特级教师支玉恒曾来我校传经送宝,我也曾有幸聆听了几次他的课,深深为其看似信手拈来、轻描淡写,实则富含底蕴、独具匠心的教学风格所折服。【片段一】课前:幽默诙谐,营造轻松氛围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最后只剩15分钟的时候,我想活跃一下气氛,便提出要和学生一起比赛背诵课文,学生一听大呼同意。那么选背哪篇呢?同学们纷纷提出背第五课、第八课等等。我知道这几课有些同学已经提前背  相似文献   

15.
趣事展览会     
时间:语文课上地点:教室人物:f及全班同学起因:(学习第二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上)老师问:李大钊是谁?经过:老师让趣事主角f回答,由于他名字的最后一个字也是钊,于是他便小声嘀咕:"他是我哥。"周围同学哈哈大笑。老师没听清,便问他刚才说的是什么?只见他不慌不忙  相似文献   

16.
前些年我参与全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一天,泗县教育局负责全县中心校校长培训的同志打来电话,希望我推荐一位在小学教育管理方面富有经验的校长去上一课。于是,我便请合肥市教育局有关同志物色人选。他们首荐绿怡小学校长钱朝中,说他曾在青年路小学当过多年校长,特级教师,还在浙江宁波一所知名小学当过三年校长,2004年合肥政务新区(现划归蜀山区)创办绿怡小学时,他毅然返回合肥履新,几年间带领老  相似文献   

17.
这段时间妈妈发现可可放学后总是很晚回家,问他,他总会说:“老师拖堂了。”妈妈信以为真。  相似文献   

18.
感动于王栋生老师的一篇文章《她为什么会拖堂》里所写的黄老师。年轻的黄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一把好手,被市里推荐到省里参加课堂教学大赛。她做了认真准备,课上得很顺利,但临近下课时,意外出现了。她请一名同学概括课文内容,正说着,"赛场"提示下课的铃声响了。根据大赛规则,拖堂则扣分;如果拖堂时间过长,加倍扣分。小学生有点慌。说话结结巴巴。黄老师就安慰他:"不着急,你可以把话说完。"最终,黄老师因拖堂一分多钟被加倍扣分,所  相似文献   

19.
“鸡和兔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头有5个,腿有14条。问鸡有几只,兔有几只?”这道数学名题曾经困扰了我整个小学生活,而今身为人师,苦恼依然。 前不久,我有幸听到了特级教师徐斌上的这节课。当时一看到这个课题,我着实吓了一跳——他竟敢上这个内容!然而现在,我只想说:“数学原来这样简单!” 亮点一:怎么画最简单——学画数学画  相似文献   

20.
笔者曾有幸观摩了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送别组诗"的教学,感受到了孙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和"情智教育"的无穷魅力.他的课如行云流水的草书,看似自由泼洒,实则章法严密,法全在"无法"之中.国画大师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只有透过"形"的表层把握"神"的内核,才能进入"学"的境界.下面试对他的古诗教学艺术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