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了幼儿不良饮食习惯形成的原因后,在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操作性较强的措施和方法,如果家长与幼儿园密切配合,大家共同努力就能使每一位孩子都能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以达到强壮身体,改善和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为孩子的健康未来奠定一个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幼儿期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其一生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餐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此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有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分析小班幼儿在进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进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幼儿期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其一生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餐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此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有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分析小班幼儿在进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进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隋新云 《内江科技》2009,30(2):206-206
常规就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生活规则。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幼儿期正是良好常规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因此,对幼儿常规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不可忽视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作为班主任,尤其是幼儿园班主任,如何使幼儿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是这些规范成为幼儿的自觉行为这是班主任老师日常工作中的重要话题,"让好习惯伴随学生终生"的教育理念,一直是我班主任工作的方向.怎样是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我简单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魏闻 《知识窗》2015,(3):47-48
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幼儿性情品格和健康思想观念的形成;思考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将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幼儿的内心体验、心理情感、精神意志;良好、正确的思考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将提高幼儿的思考分析能力、判断学习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因而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点。本文从三个部分做了实例说明和理论阐述。  相似文献   

7.
幼儿期是人生中学习的开端,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此时幼儿发展的关键是让幼儿能拥有健康的身体,而健康身体的关键主要取决于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良好的进餐习惯的养成会影响幼儿今后一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一凡 《科教文汇》2010,(24):22-23
注重幼儿习惯的养成,从小让幼儿树立良好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开展其他一切教育的前提和保证。而尊重实际,因人施教,更是实施幼儿德育教育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幼儿正处于发育的重要时期,养成好习惯的关键阶段。在我看来,良好用餐习惯的培养,比幼儿的饭量和食欲更加重要。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长期地、耐心地培养。保持良好的用餐习惯,纠正幼儿用餐时的不良现象,是家长和幼儿教师应该共同肩负的使命。幼儿教师有责任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小班是幼儿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良好的进餐习惯是良好生活习惯的一种,它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首先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幼儿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健康的心灵与强健的体魄,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段时期好习惯的养成将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幼儿就像小树苗,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我们细心地培育与浇灌。针对幼儿的健康成长,笔者从心理、饮食和运动三个方面着手,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一起从点滴中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学习习惯是在学生学习环境下自动生成的,好的学习习惯能让人终生收益。对于初学英语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在往后的英语教育中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3.
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的成长。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表现,也是其终生学习品质不可或缺的组成。在基础教学教育阶段,良好的学习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就此对我院五年高职前三年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了调查,了解学生养成学习习惯的成因,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午睡是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和下午的学习活动。然而,幼儿在园午睡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要提高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对幼儿午睡重要性的认识,合理调整幼儿在园午睡时间,创设良好的午睡环境,促进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养成,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伊翠娟 《科教文汇》2013,(27):90-91
午睡是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和下午的学习活动。然而,幼儿在园午睡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要提高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对幼儿午睡重要性的认识,合理调整幼儿在园午睡时间,创设良好的午睡环境,促进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养成,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程红柿 《科教文汇》2010,(24):F0003-F0003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好的习惯会令人终生受益,坏的习惯可能不知不觉害你一辈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人付出更少,收获更多;不良的习惯则相反,往往会与学习规律相违背。因此,培养或训练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使他们实现学习效果最优化的可靠途径。那么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相似文献   

17.
任秀娟 《科教文汇》2008,(13):F0003-F0003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幼儿德育教育主要是发展幼儿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日后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打下一个好的基础。所谓渗透式教育即是通过对幼儿日常生活、活动中的表现,有意识加以引导,在有意无意间潜移默化中使幼儿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情操.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在幼儿生活、活动中实施渗透式教育呢?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18.
细节决定成败,而习惯形成细节。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是深远的。幼儿阶段是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阶段与关键时期,儿童自主意识萌发,学习能力也处于模仿记忆较强时期,其规范培养较为容易。其中,家长与教师双方都负有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9.
沈苏华 《科技风》2011,(23):254
幼儿礼仪习惯的养成是知行统一的过程,知是基础,行是关键,习惯是归宿。而将幼儿道德行为的认识变成自觉的行为,才能真正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学会关爱他人,具备坚强的意志力,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些都是礼仪教育的目标。我们期望通过幼儿礼仪教育的课题研究,开辟出一套礼仪教育的园本课程,真正促进幼儿知情意的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人生重要初始阶段的幼儿期,是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生活习惯及以后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幼儿比较差的自控能力,这段时间对幼儿各方面的塑造是非常有效的。有很多实验向我们证明,在未来发展中知识获得的多少远不及良好行为习惯重要。如果在这个期间没有让幼儿养成好的习惯,而是让幼儿在这期间沾染上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这将会在幼儿未来发展中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本文将从各个方面、多角度分析幼儿教育观念,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一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