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包含了人类无限热情与理想的社会。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狂热性和理想性 ,是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不成熟的认识所得出的必然结果。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是一个从理想到理性的历史过程。正确认识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过程中出现的挫折与失误 ,对于吸取历史教训 ,加深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 ,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包含了人类无限热情与理想的社会.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狂热性和理想性,是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不成熟的认识所得出的必然结果.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是一个从理想到理性的历史过程.正确认识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过程中出现的挫折与失误,对于吸取历史教训,加深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1956年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进入了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如何顺利地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是急待中国共产党人解决的迫切问题。为了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探索,曾取得过巨大成就,也发生过严重的失误;确有过大踏步的前进,又出现过急剧的后退,经历了一个极其曲折  相似文献   

4.
1956~1966年党的文化政策及其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在1956~1966年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间,党的文化政策的发展演变,走了一条由正确到失误,由失误到调整,又由调整复归失误的曲折之路,呈现出正确与失误并存的复杂状况;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没有划清政治问题、世界观问题与学术艺术问题的界限,忽视了文化的共性与阶级性的区别;研究这一时期党的文化政策,对于当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 建国四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主流方面.但也出现了一些失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出现了三次大起大落.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搞好当前的治理整顿工作,并防止新的经济过热的出现,本文拟就我国经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我国现行农村政策运行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矛盾的分析 ,提出了我国农村政策运行机制五个方面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40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昂首阔步、英勇奋进的4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巨大胜利的40年,是经历艰难曲折、战胜种种困难、不断发展进步的40年,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10年。 建国40年来,尽管我国经济建设有过失误,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取得了旧中国根本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之后,为我国的政治发展指明了方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质所在。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要借鉴西方的民主理论,就需要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找可供利用的资源。"五四"新文化运动曾作过这方面的探索,然而"五四"新文化运动无论对西方民主理论的认识,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上都出现了失误。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角度,重新对"五四"时期在民主理念和传统文化上的认识失误进行了解读,目的是为了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以便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不再走前人走过的弯路。  相似文献   

9.
很长一段时间里,情势变更原则没有被我国法律承认,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经济生活中发生情势变更的情况将会不断出现,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情势变更原则已成为共识。目前我国正积极酝酿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在此中规定情势变更原则是填补法律空白的最佳时机,但情势变更原则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如何写进合同法,在这方面我国经验不足,尤其是是什么情况可以适用情势变更原则的问题值得探讨。本文通过论述情势变更适用条件及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等概念的区别,对情势变更原则的立法与司法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很长一段时间里,情势变更原则没有被我国法律承认,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经济生活中发生情势变更的情况将会不断出现,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情势变更原则已成为共识。目前我国正积极酝酿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在此中规定情势变更原则是填补法律空白的最佳时机,但情势变更原则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如何写进合同法,在这方面我国经验不足,尤其是是什么情况可以适用情势变更原则的问题值得探讨。本通过论述情势变更适用条件及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等概念的区别,对情势变更原则的立法与司法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江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再次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他指出,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在理论上的正确定位。要理解它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需要与过去我国对社会主义所处阶段缺乏正确定位时的情况做些对比。江总书记也专门提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诸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都…  相似文献   

12.
【学习目标】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出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出现这些失误的社会原因及历史原因,了解中央为调整国民经济所采取的重要措施,客观认识这些失误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十分重视经济建设工作,他领导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在经济建设中的失误是探索中的失误、前进中的失误。只有正确认识毛泽东的经济建设思想,才能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自觉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进行了艰辛地探索。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基本方针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诸种经济关系;根本任务是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有效方法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积极同外国建立贸易关系;重要保证是加强党对经济建设工作的领导,使党的领导者都力求成为精通经济工作的专家。尽管毛泽东晚年在经济建设方面有某些失误,但他提出的许多理论原则对于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理论界的流行观点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单一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其实,这并不是他们的观点,而是后人附加到他们名义下的错误观点。为此,有必要重新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消灭私有制的理论。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过去,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失误,虽已成历史事实,但这种失误的经济根源究竟是什么,需要进行总结。我们认为,失误的经济根源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存在结构性失误,即只有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份,消灭了其它经济成份所致。所有制结构性失误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失误最  相似文献   

16.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百年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难题.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探索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和邓小平进行的四次.前三次探索既取得了重大进展,又存在着带有普遍性的失误和深刻教训.第四次探索中出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四次求索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7.
很长一段时间里,情势变更原则没有被 我国法律承认,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经济生活中发生情势变更的情况不断出现,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情势变更原则已成为现实。本文通过论述情势变更适用条件及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等概念的区别,对情势变更原则司法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苏联解体至今已经有十余年了,对这个社会主义超级大国解体的原因的研究一直以来成为热点。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复杂的,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失调无疑成为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因此,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角度,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态各方面分析苏联在和谐社会建设上面的失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为我国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开始时期的成就和失误》是初中中国历史第三册《社会主义》篇目中的第二章。这一章是中国历史延伸部分的难点,也是中国当代史中难度较大的一个课题。为了上好这节课,我们对教学基点、教材处理、教学过程作了一些研究与设计。首先,面临教材头绪多,内容庞杂的难题,如何来组织与处理教材。本章有“整风运动”、“经济建设中的成就和失误”、“调整国民经济任务的胜利完成”,“政治思想方面‘左’的错误的发展”四个目。它既有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又有经济方面的内容。每个目中又含许多内容,既有伟大成就又有各种失误。如“经济建设中的成就和失误”一目中含“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庐山会议、反右倾斗争等内容。因此,要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进步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走过了二十年历程。在这二十年间,高校以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指导,努力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