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特稿进入纸质媒体,小标题在报上也日渐增多。在新闻理论学中小标题被称为分题,是指插在新闻或章中的标题,区分于大标题,俗称为小标题。又因为其插在中,所以又叫插题。好的小标题对一篇长篇特稿而言,不仅能画龙点睛,而且还有锦上添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4.
一、现状:加若干小标题的消息越来越多了
  加小标题的消息,如今在全国很多都市类平面媒体,成为一种常态。浙江一家擅长讲故事的都市类报纸,在这方面表现很突出,不管是经济新闻,还是社会新闻,很多都是以加小标题的“消息体裁”来呈现的,即便是长篇大论地讲故事,也要在文端加上“本报讯”。比如2014年12月19日的一篇消息,主标题是《杭州出台规划打造“中国快递之都”》,整版报道,两三千字,加了三个小标题。  相似文献   

5.
有些事情实在气人,很简单的事情,叫你报道一下,二千字竟然就是说不清楚。这不在于能力,而在于缺乏认真的工作态度。日前看到2007年7月12日的北京青年报的两条消息,只是粗略地扫了一下大小标题和图片,就迫使我不得不把消息看完;不是消息好看,而是看不明白事实究竟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6.
李芳 《新闻传播》2010,(3):110-110
在电视新闻的播出过程中嵌入多个小标题,仿佛亮眼点缀在新闻中,能起到增强层次,突出主题,引导观众的作用。本文通过剖析小标题的作用和传播原理,总结了提炼小标题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曾平  李陵 《大观周刊》2012,(32):255-255
设计小标题的意义;阅读中训练打造小标题;作文编列小标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9.
消息是新闻的主体,是报纸最显著的标志。在各种新闻体裁中,消息处于决定报纸命运的主体地位,可以说,写消息是记者的第一职责。然而,近些年在办报和阅报当中,发现了消息写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亟待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切实发挥新闻舆论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的整体效应新闻作为一种社会文化 ,重在发挥自身的价值。马克思曾明确指出 :“‘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新闻作品作为一种语体化、书面化的文化 ,它不像物质产品那样直接作用于衣食住行 ,其价值在于满足人类特定的精神文化需要 ,社会、读者需要的多样性 ,决定了其价值功能的多样性。诸如传输信息、传播知识、沟通思想、提供娱乐、交友购物 ,乃至解决具体问题和处理具体事物等等 ,而其喉舌、引导、传播、监督等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主功能 ,或者概括为“…  相似文献   

11.
消息写作中,有的学者认为在通常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太细的细节;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在有的情况下,消息的写作需要有细节,而且是必须的,只是,这个细节与  相似文献   

12.
消息报道是新闻采访活动中简明扼要地传递信息的常用文体。这里提到的消息报道,专指电视消息类新闻节目。电视消息节目在叙述新闻事件、传播新闻信息上,往往以简短、快速、鲜活、广泛取胜,是新闻传播活动中的轻骑兵、突击队。  相似文献   

13.
14.
消息探源     
“消息”是一个很常用的词,一般指音讯的意思,如,“消息全无”,即没有任何音讯。作为新闻专业的一个术语,消息则专指最常用、最简练、最直接、最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然而消息最早的含义却不尽如此。在我国,“消息”一词的出现比“新闻”早得多。虽然“新”和“闻”两字早就散见于殷墟甲骨文中,但联成一词使用却在秦汉以后,据考最早见于《新唐书》中,唐初孙处玄曾感叹当时很少有记录新鲜事的书,而云:“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这里的“新闻”主要指奇闻异事、街谈巷议、新鲜见识等,恐怕类似《汉书·艺文志》中的“…  相似文献   

15.
有一类通讯员的稿件,常常只有一个段落,看上去黑压压一片。拿起这样的来稿,如果不是职责在身,真不想看下去。就报道的内容而言,这样的稿件通常也不注重分清所报道事实内容的轻重缓急,恨不得一骨脑把采访到的情况和细节统统搬上来。其实,如果仔细将这类稿件中的成份筛选一下,重新按照新闻价值和事实内容的轻重来编排,注重段落的划分,通常可以节省一半以上的篇幅,而原来预定的报道内容可以基本保留。段落划分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逻辑和意义,而这是不需要通过增添字数达到的效果。下面以一篇通讯员的来稿作为例子,专门谈一下如何划分消息的层次结构。  相似文献   

16.
消息的结尾,历来容易被忽视。记者(通讯员)写稿,习惯于“倒金字塔式”的消息结构,即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摆在最前面,然后安排重要的、次重要的, 到最后就剩下可有可无的东西了;编辑编稿,则可以从后往前删,删到哪里算哪里。现在报纸上不少消息,根本没有结尾,这是一个客观事实。正因为如此,介绍新闻写作技巧的文章不可谓不多,但探讨消息结尾的文章却较为少见。因此,笔者在平日浏览新闻报道,常常有这样的感觉:看到新闻导语时感觉较好,读到结尾时会突然地感到生硬、乏力或尴尬。而在阅读欣赏那些烩炙人口的新闻名篇及“中国新闻…  相似文献   

17.
《新闻导刊》2004,(4):45-45
报纸上的消息退化具体表现在一是体裁失衡;二是可读性差;三是消息的时效性差。这种消息危机,一日“夺主”,消息的主体地位有被其他主体侵蚀挤掉的趋势;二日“膨化”,很多消息被毫无意义地拉长;三日“变异”,出现了“新八股”,充斥着官话、套话、大话、空话、废话。  相似文献   

18.
消息是新闻的主体,是报纸最显著的标志。在各种新闻体裁中,消息处于决定报纸优劣的主体地位,可以说,写消息是记者必须具备的能力。然而,近些年在办报和读报当中,发现了消息写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亟待改进的问题。会议消息突破少现今,翻开报纸,会议消息繁多,尤其是头版版面,几乎全被会议消息占有。新闻教科书上新闻的分类本没有会议消息这一项。按新闻教科书上的分类,会议消息应属于动态消息,即“新近发生的事件”。新闻写作,尤其是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是用事实说话,及时迅速抓住事物的特点,主题集中,简短生动。遗憾的是,许多会议消息的…  相似文献   

19.
20.
消息是报纸的主角,消息活则报纸活,消息死则报纸难活。因此,多少年来,报纸同仁们一直为让消息活而不懈地努力着,什么散式写法呀,什么让消息软下来呀,等等,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想让消息活起来。尽管如此,目前,死板的消息仍大量地存在于报纸的版面上。具体分析,在死板的消息中,有相当一部分,或说主要是经济类消息,因此,研究如何写活经济类消息就成了重点。笔根据多年的实践觉得,要想让经济类消息活起来,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