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神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人类思想史上,有许多思想品对文明的发展作过有益的探索.毛泽东、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尤其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探索了社会主义情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并系统地论证和阐明了社会主义用种文明建设理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里程回.纵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对革命精神的高度重视,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社神文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国革命…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号现代化建设、与社会全面发展之间是什么关系?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是什么?衡量和评价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程度和进步状况的标准是什么'坦军地讲,这并不是一个人人都很清楚的问题。比如,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同志总是把经济发展自社会发展混为一谈,把经济建设者同于现代化建设,用经声发展指标代替社会友属回标,而把包含着调神文明建设的社兰文明进步和人的全回自庄的发展这一社会发展的置高价值取问搁置在一边。从社会主义社苦历查发展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善,友属经济本要开不是回的,更不是唯一的回的,发展经济、加强…  相似文献   

3.
试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结构框架潘和泉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摆脱野蛮而不断进步的状态。精神文明则是人类精神生活进步的状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结构框架,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精...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世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法制文明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三大组成部分。法制还是人治,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及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邓小平同志生前就高瞻远瞩,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时期明确指出,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几十年的社会实践也充分证明,社会主义法制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法制文明同属社会主义文明,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又相互促进,它们产生与发展都是由社会主义社会与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要在全体人民中进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教育,普及法律常识,增强民主法制观念”,“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法制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法制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正确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视角,把校园文化建设和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对于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落到实处,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广泛而持久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发展校园文化与创建港城文明息息相关.校医文化与港城文明的关系,实际上是叫、环境”与“大环境”的关系.大力发展校园文化,搞好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这既是宁波两个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所决定的,也是宁波创建港城文明和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的内在要求。在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一种力量和港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家庭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随社会进步与发展,其内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建设要求也就要有提高。在此,笔者针对家庭文明建设的现实状况,肤浅地谈一谈家庭文明建设。   一、家庭文明建设的基础作用   1.家庭文明建设是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基石”。“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从人类历史和社会演变的角度来看,家庭是维系人与人之间亲情的物质基础和客观存在。   2.家庭文明建设是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动力和保证。   3.家庭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在十四届…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建立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消除思想道德领域出现的“滑坡”现象,都迫切地要求加强道德立法,通过道德立法来强化道德的权威性和约束性.在这个由“软性”变成“硬性”的过程中,既要符合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和特点,又要体现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而目前,我们对于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在某些领域出现的诸多严重的“道德失范”行为的监督和调控,在立法层面上尚欠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最近反复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质,坚持精神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讲政治的重要问题之一。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首先要搞清精神文明的含义,进而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质。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文明”指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文化”和“文明”是很相近的概念,“文化”是“文明”发展的基础。“精神文明”是指社会精神生活的积极成果及其附属…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诀议>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要靠法制."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用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政策依据、任务和目的.学习六中全会《决议》,首先应该深入学习和领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深刻领会《决议湖精神实质,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使。第一,指导思想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相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和政策根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是我国扭神文明建设指导思想的第一个要点,它明确回答了我国精…  相似文献   

12.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赵存生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王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我国社会主义们质文明建设和社会王义清神文明建设都取展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动进过程中,田于种种愿回使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不但影响了精神文明的建设,进而...  相似文献   

13.
浅谈教育价值和价值观教育曹起祥价值观建设,关系到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社会的文明进步,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  相似文献   

14.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情神文明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方针.而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中,有别于物质生产、对物质生产有制约作用的精神生产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领域.本文对精神生产的性质、特点、精神生产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精神生产的社会制约因素等问题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正> 文明是与蒙昧、野蛮相对而言的,是指人类社会的开化程度和进步的状态。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是人类社会赖于进步发展、缺一不可的两个重要方面。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精神文明是属于社会主义范畴的。它的内容十分丰富。赵紫阳总理在去年五届人大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必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这是一个社会文明与否和文明程度的标志。……另一方面是社会政治思想和伦理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这是由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并且强烈地反作用于社会制度性质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就是: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极大地提高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一方面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提高人们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大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他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目标是培育“四有”新人。邓小平同志强调精神文明重在建设,重在教育,重在经常,不搞运动。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和目标。邓小平同志早在1979年就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充分说明,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对于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四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一靠说服教育,二靠法制。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的两个文明建设是在相互依存、互相促进、整体协调过程中发展着的。其中,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以物质文明建设为基础,而且还以社会思维为杠杆,即靠社会思维的历史继承功能、社会协调功能、大众传播功能,不断推向新阶段的。可见,充分重视社会思维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强化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是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条宝贵经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真谛的科学揭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入高度关注改革开放条件下人们精神领域的发展变化,创造性地提出并使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范畴,系统阐发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