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2-92
2008年苏富比春拍上出现一幅《河东君初访半野堂小影》的拍品。河东君,即明清易代之际的奇女子柳如是。她的这幅画像曾被影印在陈寅恪先生遗作《柳如是别传》中,但其真迹辗转流传,踪影难觅,陈寅恪本人也未能得见。如今,画像重现世间。这本收录柳如是画像的册页共19页,不仅收录有乾隆年间翰林余秋室(余集,号秋室)的这幅画、余用隶书抄录的顾苓《河东君传》全文、吴毂人的题词,  相似文献   

2.
《穿皮衣的女人》(封面)这幅画的作者是西班牙著名绘画大师格列柯,画中的那位穿皮衣的女人名叫多纳·耶罗马尼·德·拉斯·奎瓦斯,是格列柯十分喜爱的女人。格列柯经常把她的形象画在自己的作品中,他画的圣母和女圣者们具有奎瓦斯的特征。这幅画作于1577年,当时...  相似文献   

3.
谈《秦皇征战图》的艺术成就冯立深秋。雨雾中我来到张义潜先生寓所观画。一幅幅动人的历史画卷,使我对画家精湛的技艺和勤奋笔耕的精神至为感佩。在史的海洋里,他努力开拓中国历史人物画的新境界,展示民族艺术的审美思想。《秦皇征战图》这幅巨作,就是典型的代表。这...  相似文献   

4.
《林屋山民送米图》(以下简称《送米图》)的知名度很高,不只是因其文化艺术价值,还因为它是一份官民关系的重要文献。这幅画的主人公,是河南滑县人暴式昭。但鲜为人知的是,我们今天还能看见这幅画的印本.  相似文献   

5.
《中外文化交流》2000,(2):62-63
不久前在中国美术馆看黄永玉先生的画展,其中有一幅画着齐飞大雁的国画,空白处题一行大字:“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这幅画传达出的执的乡愁,曾让我久久驻足。后来我又读到他在欧洲停留期间写下的字,不仅仅是乡愁。  相似文献   

6.
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本刊在1986年第2期上曾介绍过他的生平与创作)是一个性格粗率,坚持革新的人,有许多谈论他的为人和艺术的离奇古怪的故事。这里是一个有关他的一幅画的故事,可惜这幅画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炸弹所毁。这幅画就是作于1592年的《圣马太》,是为罗马教堂所作的圣坛画。当时,一批年轻的罗马画家用一种新的形式作画,因为公众对前一辈艺术家们所作的与凡人迥异的天使以及把人体画得很长的人物画已感到厌倦,而把兴趣转向自然、质朴的绘画。卡拉瓦乔的《圣马太》不但画得自然,而且还自然得有些超过观众所能接受的程度。牧师们拒绝这幅画,因此卡拉瓦乔只好另画一幅,而最初创作的那一幅,即我们在本期封二上所见的,为一位罗马艺术收藏家所收购,这位收藏家十分欣赏卡拉瓦乔的艺术而不计较他如何刻画和表现《圣经》中的人物。圣马太在成为耶稣的门  相似文献   

7.
《鹊》     
翁弗勒附近有一个农场,画家们经常聚集在这里。这是在1867年,莫奈创作第一个雪景系列的最后一幅画。这幅画也许是莫奈1872年在别处创作的,可无论是这幅画的风格还是格调都非常接近翁弗勒派。  相似文献   

8.
和李水歌不熟,但对她的画不陌生。也是缘分所在,在吴东先生策划的《新工笔》展上,我和李水歌有过不长的闲聊。因先前知道她的画,便对李水歌有感性的认识,因而吴东先生约我为其画写点儿文字,我便欣然答应。  相似文献   

9.
当我画着《路》这幅画时,虽在心里想着它是今后将要走下去的路,但时而又把它看作是已走过来的路。这是条交织着绝望与希望的路,既是人生历程的尽头,又是新路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请看这幅肖像画。据此画的画家说,从未有人如此确切地画过耶稣基督的面容。他花了七年时间研究基督的形象(对这点《圣经》上毫无记载),并且在画板前共用了整整七个月才完  相似文献   

11.
这幅画创作于1926年,当时28岁的马格里特正处于创作的转折点。这一变化已体现在这幅画中,可以说这幅画对他画风的进一步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这幅画中,马格里特独特的空间表现一点儿也找不到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痕迹。他在这里呈现了三层空间,它们各自独立。画中的海滩和树林地面好像被锯子锯过一样,呈现出锯齿状的曲线,而且边缘有一种木头的质感,  相似文献   

12.
《野餐》     
1917年至1918年的冬天,夏加尔在完成了维贴布斯克的风景画不久,创作了这幅名的作品。《野餐》画于维贴布斯克,体现了作饱满的生活热情和艺术成就的新高度,其中还加入了刚刚发生的十月革命带来的自由和乐观的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13.
我压根儿没兴致在星期天大清早就来看这样无论如何也不能使我喜欢的画。然而,我之所以到这里来,还是夏日漱石的缘故。夏日漱石在写《伦敦塔》这部小说时,曾以这幅《简·格雷女王①就戮》作过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弗罗拉》(封面)《弗罗拉》这幅油画塑造的是古罗马神话中一位花神的形象。她身上披挂着由鲜花编织成的花带,微笑着向人间走来。她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充满了希望,双手轻松地舒展着,把朵朵鲜花洒向人间,向人们表达深切的问候。整个人体画得匀称,毫无夸大之感。半裸...  相似文献   

15.
英国艺术家哈密尔顿有一幅拼贴画:《究竟是什么东西使今天的家如此不同如此迷人》(1956年)。在这幅比信纸还小的作品中有波普一词,印在绑于木棍上的吸尘织物上。拿着木棍的,是练健美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男了。  相似文献   

16.
明·钦抑撰《画解》都四万馀言,是一部绘画理论著作。王世襄先生于一九五八年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发现此书的精抄本,遂加以标点,并撰写了这篇《后记》,收入王编《画学汇编》,当时腊版油印二百部。百馀年前,程庭鹭已谓“今《画解》一书,若在若亡”,余越园著《书画书乐解题》列入“未见”,故堪称孤本。一九八○年,上海编辑“画论丛书”,曾向王世襄先生索去复印本一份,准备印行,后因经费无着,未克实现。据了解,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在“文革”中将原写本丢失,故油印本成了仅存的本子。现在本刊发表王世襄先生的《<画解>后记》,以引起艺术理论界和出版界的注意,为《画解》续命。  相似文献   

17.
威尼斯的耶稣升天节克雷斯皮收藏,米兰〔意大利〕安东尼奥·卡纳莱托(1697—1768)卡纳莱托的绘画以对建筑物的精确刻画和对明媚的阳光的描绘所表现出来的威尼斯的城市风光,深受18世纪观众的欢迎。《威尼斯的耶稣升天节》这幅画透视准确,细节描写生动,富于...  相似文献   

18.
1837年3月中旬,莱蒙托夫因“大逆不道”的诗篇《诗人之死》被判处流放高加索,行将离开彼得堡。这一事件使对他宠爱备至的外祖母伊·阿·阿尔谢尼耶娃大为震惊。在莱蒙托夫启程前夕,她向教莱蒙托夫习画的画家扎鲍洛特斯基订了一幅外孙的画像。这幅肖像不久就画好了。然而,无论是这幅画像,还是他的其它画像,都不能把同时代人所记述的诗人心灵的火花,激情和忧郁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正>《三驾车》(《运水的童工》)是俄罗斯绘画艺术家瓦西里·格里戈利耶维奇·佩罗夫(1834-1882)创作的一幅形象逼真、震撼人心的画作。画中的三个孩子正拉着一个载着巨大水桶的雪橇艰难前行。这幅画作被视为19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民艰苦生活的一个生动写照。瓦西里·佩罗夫,俄国风俗画、历史画和肖像画家,19世纪民主主义与现实主义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1834年1月出生于俄国西西伯利亚秋明州的一个贵族家庭,曾在当地一  相似文献   

20.
胜利的爱神     
这幅作品是卡拉瓦乔受人委托,专门为朱斯蒂尼亚侯爵而画的。该作品据穆托拉抒情诗集前言中记载,大约完成于1601年——1602年之间。由于此画的缘故,卡拉瓦乔被罗马红衣主教开释,重新获得了自由。 画中的爱神既精明又傲慢,但并非英勇而完美。他的姿势看起来仿佛出自于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胜利》,然而又不象《胜利》中那个不稳定的,坐在马鞍上的英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