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安     
邓笛 《海外英语》2007,(3):32-33
[1] 早安! 我们每次都会把这句话用在恰当的时候吗? 我对女儿说这句话, 对员工说这句话, 甚至对邮递员, 我也说这句话。我想你会说这句话只是一天开始时人们相互间的一种问候, 是活跃气氛的一种寒暄, 或者对大多数——至少对部分人来说只是一种习惯和一种礼貌。对我而言,“早安”有着与大多数人完全不同的含意。我不记得我多少次说过这句话, 也不记得在什么特别的时刻说过这句话, 但是有一次我却铭刻在心!  相似文献   

2.
亲子活动中,有一对祖孙引起了我的注意。当教师出示教具时。一小男孩跑到教师跟前去拿教师手里的玩具。教师很有耐心地说,先坐回去,老师讲完后给他玩。只见这男孩生气地推了老师一下.而孩子奶奶看见了也不管。我向老师了解情况时,老师哭笑不得地说,谈过了,但这位奶奶就是不听,而且还说自己带的孩子都是研究生、到国外留学过.人家国外提倡自由。老师还告诉我,这男孩2岁半多了还夹着尿不湿.其他家长不解地问她为什么,这位奶奶却说男孩子的注意力不在这儿。在接下来的观察中,我发现这位老人确实有“个性”。  相似文献   

3.
王海青 《青海教育》2013,(11):86-86
“教师心中有爱,腹中有诗,指上有金,就可以诗意地栖居了。”这是我在山东师范大学参加学习时一位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给我很深的触动,也让我回味良久。原来教学也可以成为诗意的生活,原来教师也可以诗意地生活。  相似文献   

4.
老师来了     
张传刚 《上海教育》2004,(10S):63-63
“老师来了”,当我还是一名学生时,这句话说过很多次;当我成为教师,在多年的从教生涯中,这句话也听到了很多次。以前说时或听到时,对这句话没作细想,也没朝深处想。现在,忽然感觉到就是这四个字,却透露出很多信息,值得做教师的我们去深思。  相似文献   

5.
有句话说,"父母的爱在眼前,爱得执著;老师的爱在明天,爱得深远。"这句话曾经让我感触良多,让我感恩于曾经教导过我的老师,也让我深感身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之重大。于是,在我成为班主任之后,我更加铭记着这句话,把它奉为我教学工作的原则。我一直以为:现在的家长大都很溺爱孩子,现在的孩子大都娇纵成性,也很缺乏自觉  相似文献   

6.
这次我又把《石榴》—课里“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一句中“绿黄色的叶子”读成了“黄绿色的叶子”。这帮孩子发现我又出错了。马上来了精神,他们兴奋地喊道:“老师,你又读错了!” 我怕影响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便煞有介事地说:“我向同学们保证.下次再读错我罚自己把这句话抄十遍。” 可万万没想到,过了一个月。我又读错了,学生给我纠正后,嘴里还不停地喊着:“老师.上次你说过要是你再读错这句话就罚自己抄十遍。”  相似文献   

7.
曾经看过这样一组漫画,第一幅图:妈妈对要上学的孩子说:路上小心!第二幅图:孩子一路上边走边想着妈妈刚刚跟他说过的这句话:路上小心!第三幅图:这个牢记妈妈说过的话的孩子还是摔倒了。第四幅图:摔疼了的孩子终于明白妈妈说这句话的原因。他自己爬起来后就提醒自己:路上小心!结果很顺利地到达了,这组漫画不禁让我联想到在平时教学中,我会不会也像这位妈妈一样给孩子许多的叮嘱,而学生也像这位听话的孩子把这些叮嘱都牢记于心,但真正能理解其中含义的又有几个?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不能像这位“妈妈”一样,一味的叮嘱学生:“不要犯错”。黑格尔说过“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也许让他们经历过错误才得到的东西对他们而言更是一种财富。那么,如何对待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错误呢?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一下:  相似文献   

8.
很多心理杂志都曾引用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来看心理医生。这位母亲说:“我生这孩子的时候不太顺利,医生不仅给他吸了氧,还告诉我这孩子以后可能会出现智力问题。这不,这孩子9岁了,和别的孩子确实不太一样。因为先天不足,他脑子太慢,有学习困难,成绩一直倒数。我真担心他会有智力低下的问题。”母亲越说越激动,“我带他去过好几家医院,做了很多检查,可都没查出什么毛病。”“但他肯定是脑子有问题,我生他的时候落下的病根。”母亲一直在反复强调。而当医生向孩子本人询问时,孩子竟也不假思索地说:“我脑子有问题,所以学习不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做孩子的老师,你自己就要严格地管束你自己。”卢梭在《爱弥尔》中说过的这句话,我是深有感受的。我曾经就是因为没有管束好自己的言行,深深地伤害了我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
孩子,首先我希望你是健康的。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话》中的第一句话。这也是我最想和你说的第一句话。 无沦灶事业有成还是个人幸福,健康的身体都是基础。我相信绝大多数的父母像我一样,在孩子刚出生时,唯愿孩子健康。  相似文献   

11.
朱娟华 《早期教育》2001,(16):39-39
江苏盐城韦先生来信。说他的儿子今年五岁,比较顽皮,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时,总有一些矛盾发生.邻居也总是来告状.我曾经狠狠地教训过儿子,但是效果并不太好,该怎么办才好呢?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为了你好!”多少老师、家长苦口婆心地对孩子说过这句话啊!可是又有多少孩子被这句发自肺腑的话打动过?当今的老师累,累在身体上,更累在心里。常感叹:现在的学生真难教!当前的家长烦,常慨叹:孩子怎这么不争气呀!孩子们也累也烦,正是不知愁滋味的年纪,却出演着一场场离家出走、轻生自残的惨剧。反思这种种现象,不难发现:部分家长、教育工作者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为了你好!”多少老师、家长苦口婆心地对孩子说过这句话啊!可是又有多少孩子被这句发自肺腑的话打动过?当今的老师累,累在身体上,更累在心里。常感叹:现在的学生真难教!当前的家长烦,常慨叹:孩子怎这么不争气呀!孩子们也累也烦,正是不知愁滋味的年纪,却出演着一场场离家出走、轻生自残的惨剧。反思这种种现象,不难发现:部分家长、教育工作者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王晓刚 《小学生》2006,(4):26-26
爸爸、妈妈我有一句话埋在心里好长时间了,一直没有机会向你们说,我想说的这句话就是我觉得孩子在家长面前不应该唯命是从,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自从踏进校门以后,我就很少在外面玩了,就如一只活泼的小鸟被锁在笼子里。我渴望“自由自在地飞翔”,可妈妈的管教却象一把无形的大锁,把我锁在了“鸟笼”里——我的书房。爸爸、妈妈,也许你们看了下面的两件事就会改变对儿子的教育方法的。  相似文献   

15.
一次调查中,有位学生家长说:课程改革虽然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这句话久久地在我心中回荡,使我深感责任的重大。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  相似文献   

16.
“你真是名副其实的十万个为什么……”这是孩子小学老师在三年级时对我孩子的评价。现在回忆起这句话时,我还是感到十分的欣慰。其实这正是我们要的“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换一句俗话就是让孩子对一些事情要“打破沙锅问到底”。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是很难。特别是一个只有八九  相似文献   

17.
有句话说,“父母的爱在眼前,爱得执老老师的爱在明天,爱得深远。”这句话曾经让我感触良多,让我感恩于曾经教导过我的老师,也让我深感身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之重大。  相似文献   

18.
王洁 《上海教育》2011,(1):35-35
印象中我曾经对很多长宁的校长和老师说过这样的话:“真想到长宁来工作。”说这句话时,我是发自内心的。理由之一,是因为长宁的很多学校与我家的距离近,于是在很多约定的时间里,我都能晚晚地出门,而总能早早地赶到学校;  相似文献   

19.
爸爸、妈妈我有一句话埋在心里好长时间了,一直没有机会向你们说,我想说的这句话就是我觉得孩子在家长面前不应该唯命是从,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自从踏进校门以后,我就很少在外面玩了,就  相似文献   

20.
1.摇滚之外的胡须我笑嘻嘻地对自己说:我有理解每个人的勇气, 却没有理解每颗心的耐性。说这句话时我正站在镜子前刮胡子。我很难理解为什么胡子的根这么深,又这么不厌其烦地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