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俊文 《物理教师》2011,32(2):11-13
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在课程内容上体现基础性;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我学习,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一方面强调物理知识的基础性,另一方面强调自我学习,学会迁移.奥苏泊尔认为:“为迁移而教.”从物理课程的自身特点出发进行类比学习,是实现物理新课程强调知识基础性和自主学习迁移性的有效途径,也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学习“新知识观”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与学习理论,是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钟启泉教授指出:“时至今日,尽管依然存在对知识的不同理解,但已经达成共识的是:知识不是游离于认识主体之外的纯粹客观的东西;学习过程也不是打开‘知识百宝箱’向学生移植信息那么简单机械。学习乃是学生建构他们自身对于客体的理解,亦即知识是由学习主动建构的。”  相似文献   

3.
化学殿堂之所以高大辉煌是因为它是建筑在坚实的化学“双基”之上的,在此意义上初中化学特别强调“启蒙性”和“基础性”。在初中化学课程标准里明确地规定了所要达到的最基础的学习要求。中考化学命题的重点也应落实到考查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方法和价值观上。  相似文献   

4.
建构主义学习思想解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桂春 《教育科学》2005,21(4):29-32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认知结构的改变,学习是由结构决定的自组织的循环过程,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错误和失败在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学习的目的是个体或群体为了保持有机体的适应与生存,提高适应生活的“生存力”。  相似文献   

5.
知识的意义性与"知识获得"的新标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个体精神自由是教育及其课程应该给予学习者的承诺,课程知识对学生个体精神自由的生硬压制必须予以清除。知识的“意义性”为人与知识建立超功利的“意义关系”提供了可能,也为人在课程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个体精神自由提供了重要基础。但近代以来人们对待知识的“力量化”倾向使知识的学习遵循纯功利的标准,仅仅满足于对知识的“占有”,从而失去了对人的精神成长的关照。现在的关键是要改变人们对待知识的态度,特别是建立起评判“知识获得”的新标准——关注知识与人的意义世界的整体关联的“意义标准”,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知识与人交往的恰当环境。  相似文献   

6.
从“认知双螺旋”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认知双螺旋及其特点 考察个体人的认知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不难发现有两种学习方式:继承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作用和影响。人们正是通过继承性学习了解前人的优秀化成果,掌握人类既存的人和科学的系统知识,又通过探索、发现等实践性学习,掌握相关技能、方法等经验性知识。两种学习方式,反映了两种认知途径,两的综合作用,既积累“可以用概念、命题、公式、图形等加以表达的”显性知识,又掌握大量无系统性,“无法用语言说出或进行传达的”缄默知识,荒最终形成个体人独具特色的认知风格和知识网络。无论继承性的系统学习,还是经验性的实践学习,其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都是螺旋式的,受人类基因双螺旋的启发,将二结合起来,笔冒昧地提出了“个体人认知形成和发展的双螺旋结构(简称“认知双螺旋”)的构想,并认为正是这个“认知双螺旋”的建构过程及其质量水平,主导了个体人的成长过程和发展水平。任何成功的或不成功的人士的人生历程和经验都会证明这一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异步教学指导计划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蓝本,是实施异步教学的重要依据。黎世法教授指出:“在异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体独学是基础,教师的指导是学生进行有效个体独学的重要外部条件。学生通过独立的个体学习既学到了知识,又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学生是教与学的主体,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主体”的地位,要用“以人为本”的思想看待这个“主体”。不仅仅是把握住学生整体的已建构的知识情况,还要把握住学生个体的知识情况;当教师把握住了学生这个学习主体,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才能让学生在每节课的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才能够让学生每天每一节课都有一种健康的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  相似文献   

9.
一、资源形式的主题化趋向性 长期以来。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都习惯在一个一个的科目中学习系统的知识,各科目之间的知识系统缺少关联。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贯彻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新课标要求应用模式应以学生为主体,超越单一的“以学科为中心”。突出“领域意识”和“问题中心”。学生的学习目标已不再是学习一堆互相不关联的知识和技能,而更强调利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基于这样的发展趋势。教学过程、评估方法和学习资源的形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说。  相似文献   

10.
超越式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以超越自己为核心,以自己现有水平为起点,超越自己现有水平,达到新的水平。这里的水平不仅指化知识水平,还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能力、情感态度、化意识水平,尤其强调实践知识水平,实践是超越自我的前提条件。超越式学习的出发点是“学生是学习主体”,超越自我的基础是人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11.
观点     
《教育科学论坛》2009,(8):80-80
杨小微:基础教育的“基础性”集中表现于兴趣、能力、习惯和品格上 杨小微认为,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之中最基础的阶段,基础敦育的“基础性”集中体现于为年轻一代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基。由于知识更新的加速以及社会结构的急遽改变,一次教育受用终身的时代风景不再,所以基础教育“奠基”之“基”,便集中表现于兴趣、能力、习惯和品格上。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既是“锻练思维的体操”,又是“研究自然科学的钥匙”,因此,每个同学都想学好它,都渴望学好它。但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现代学习理论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掌握方法的知识,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学数学和其它学科一样,都要讲究学习方法。学习得法,事半功倍,学不得法,事倍功半。下面就学习高中数学从“三条原则”、“三个习惯”、“三种方法”、“三大能力”、“三个关系”,这里简称“五三”学习方略谈几点看法,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探究学习理论的构建首先应当确立其相应的知识观基础。旁观知识观与接受学习是一对合适的搭档,而参与知识观则是探究学习的立论基点。参与知识观源于对“确定性知识”的质疑,其基本要素——知识的不确定性、个体性、过程性以及建构性等为探究学习勾画了一幅合理的知识图景。  相似文献   

14.
王玉 《家庭教育》2007,(7X):30-31
学习是以学习者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目的不只在学习知识,更在发展个体的智能和态度。学习是一个认知历程,也是一个社会历程,除了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外,周围的人、事、物都会与学习者产生主动的交流互动,而使整个过程呈现动态的历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学习化社会人类的知识生存方式及知识观的演变要求确立一种“知识就是快乐”的知识价值观。“知识快乐观”的实质是人的学习本性的实现和超越,表现为知识作为结果的快乐与知识作为过程(即求知)的快乐。与这种知识价值观相对应的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学习化课程。学习化课程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其内容是整合各种有利于增进人的幸福的知识,其方法是“主体学习”与对话学习。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说“没有探究,就没有科学。”的确,从物理发展的历程看,物理知识是人类在长期不断的探索中获得和发展的;从个体认知事物的过程来看,主动探究可以说是个体的天性。如果认为物理教育必须遵循物理知识产生、发展的规律和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规律的话,我们就不难理解《标准》中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其实质就是一种回归物理和儿童本性的教育追求。在物理教学中,要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性学习,其现实途径之一就是用“表现性学习活动”来提升物理课堂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发动机”。在知识基础好、学习目的明确、求知欲望强的班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容易,而在知识基础差、求知欲望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班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一个必须深入研究和踏实实践的课题。下面就如何在基础较差的班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浅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生态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生态系统是一个完善的知识交流网络系统,它为信息、技术的自由流动。个体心智模式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提供了一个基础结构。虚拟学习社区就是这样一种系统,在此系统中,只有协调各要素之间达到一种生态的平衡,才能产生新的知识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陈正璋 《福建教育》2006,(12A):53-53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在旧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的。已有的知识技能对于他所要认识、获得新的知识并形成技能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即”认知迁移“。迁移可分为两种类型:“正迁移”。表现为个体已有知识技能对新知的认识产生积极推进作用。有利于促进个体对新知识技能的掌握;“负迁移”,表现为已有知识技能干扰着个体对新知识技能的掌握,它对个体认识新知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就小学生科学学科学习中,诱发学生产生“负迁移”的因素与教学对策进行简析。  相似文献   

20.
知识具有个体属性,个体对知识的建构和生成过程千差万别,然而,在我们的知识教育中,“知识”常常是外在于个体的,普遍的,客观的,价值无涉的,知识的丰富内涵及其个体属性不显。为此,在知识教育中,应对知识的个体属性重新给以定位,凸显知识的境域性、默会性和价值关涉,正确认识“掌握知识”,关注知识的个体生成,实现知识教育生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