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湖南卫视《不一样的美男子》的成功"边拍边播",中国周播剧"伪周播"的帽子总算可以慢慢地摘下,而摘下伪周播后的任务是思考如何让中国周播剧更好地发展。本文着重讨论了中国周播剧发展的特点与品牌价值前景,思考刚刚建立的中国周播剧模式有哪些值得坚持和发展的品牌价值取向,继而针对如何将中国周播剧导入正轨、继续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1年,湖南卫视周播剧的出现打破了我国以往电视剧单一的日播模式,开启了我国的"周播剧时代"。然而,试水的这6年以来,湖南卫视周播剧并未如预期的那般一帆风顺,而是在跌跌撞撞中缓慢前行。本文运用传播学的5W模式探析湖南卫视周播剧的传播特点,并针对其现存问题提出解决之法,给国内其他卫视周播剧的发展以启示。  相似文献   

3.
自2011年湖南卫视首次采用周播剧概念并播放首部周播剧《被遗忘的秘密》收视欠佳后,期间,虽其一直努力推动改进,但除2012年《轩辕剑之天之痕》稍有起色,其它周播剧均没能克服水土不服而惨成炮灰。2014年暑期档,湖南卫视重磅推出了仙侠古装剧《古剑奇谭》,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成为今年假期档的现象级电视剧。本文试以《古剑奇谭》为例,浅析其成功原因,探索周播剧在中国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陆的周播剧是新时代下的新产物。新颖的剧情,周播的形式,晚间十点档的相约,我国的周播剧有它的特殊性。模式从欧美引进,内容与制作模式却有着本土特色。本文运用文献调查法以及比较研究法分析中国周播剧发展的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颖颖 《青年记者》2017,(12):79-80
国内周播剧的发展:在曲折中前进 2017年,湖南卫视两大周播剧场合并为“青春进行时”,取消原先的“钻石独播剧场”,电视剧播放安排方面将只保留“金鹰独播剧场”和“青春进行时剧场”.其实这并非湖南卫视第一次对周播剧场进行停播调整,自2011年湖南卫视引入周播剧这一电视剧制播形式以来,从最初的“芒果周播剧剧场”到今天的“钻石独播剧场”和“青春进行时剧场”,其间包括剧场名称、剧场播出时间、播出周期以及播出电视剧类型等等都处于不断调整当中,这显示了周播剧在中国的发展并不太顺利.  相似文献   

6.
周潇潇  王磊 《视听界》2013,(6):66-68
由于审查制度滞后、叙事方法有异、收视习惯不同等原因,周播剧移植到中国大陆后显得水土不服。尽管有诸多瓶颈存在,但在需求强大的中国电视剧市场,周播剧仍可以从艺术形式、编排策略、营销机制等方面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7.
周播剧:水土不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晓丽 《视听界》2008,(3):36-37
电视剧一周播出一到两次,边制作边播出,此之谓“周播剧”。纵观世界各国电视副制作,绝大多数都采用周播的制作模式。周播剧具有很多优势:首先是锁定目标观众,为受众量身制作,实现传播效果最优化;其次是多重开发受众群,打造潜在消费群,实现商业利益最大化;再次,依市场定做,减少投资风险,不会造成资金和人员浪费;  相似文献   

8.
王洁 《新闻爱好者》2008,(12):174-174
“周播剧”是电视剧播出中出现的一种节目样态,它既不同于首播剧的以新取胜,序列播出,也不同于经典剧的古典今意,汪洋恣肆。周播剧是对长篇连续剧的结构调整和节奏重置。周播剧是以周播的形式以精编版的内容和针对性的播出为标志的节目样态。  相似文献   

9.
李月媛 《新闻界》2013,(17):33-35
近十年来,我国电视剧产业迅速发展并形成新的繁荣局面,一举跃升为世界电视剧生产的第一大国。另一方面电视剧作品良莠不齐,多产量却少精品,题材扎堆、翻拍成风带来的恶性竞争又导致电视剧生产长期存在着过剩现象,电视剧产业发展陷入困境。对此,国内电视剧行业通过对国外周播剧成熟模式的借鉴,在国内积极大胆地尝试周播模式,不仅在产业上多了一种新的运营模式,同时为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为行业创造更多盈利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陈术合  唐弦 《视听界》2013,(1):48-50
2012年7月,湖南卫视开创了“第一周播剧场”。该剧场打破我国电视剧日播的传统播出模式,采取周播模式,只在每周五和周六晚上的十点钟分别两集连播。伴随着《轩辕剑之天之痕》、《新白发魔女传》等剧的热播,电视剧周播渐渐地得到了业界的认可,为受众所接受。本文拟从传播学视角,以《轩辕剑之天之痕》为例,对国产周播剧兴起现象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1.
《视听界》2010,(6):13-13
事由:湖南卫视将于明年推出"芒果周播剧场",播出方式为每周六两集全国独家首播电视剧,这将是国内荧屏首次迎来"周播剧"。  相似文献   

12.
创建盘龙云海,推出排毒养颜胶囊,寄托了我和我的团队"品牌报国"的梦想。回顾15年来,盘龙云海,这个从云南边疆起步的制药企业,迅速发展为一个具备全球影响力的集团,并已在美国、香港和中国  相似文献   

13.
刘娟 《传媒观察》2011,(5):40-41
新浪体育微博"明星效应"的传播现状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ing),是一种可以即时发布消息的类似博客的系统,其文字内容控制在140字以内,并实现即时分享。①2006年微博在美国兴起,紧随其后从2007年开始中国微博网站起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郭庆 《视听界》2008,(1):82-84
在这个流行模仿外国电视文化的时代,2004年重庆电视台马及人创立的电视栏目剧成为真正“中国化”的节目形态。随后,电视栏目剧的“井喷现象”向电视剧挑战,争抢了观众,但电视栏目剧的泛滥成灾令这种节目形态的艺术性、思想性及技术标准降到了“视觉虐待”的地步。就在栏目剧的发展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15.
1945年8月9日,苏联根据《雅尔塔协定》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并将日本殖民者驱逐出中国领土,继而控制了东北的局势,而日本在殖民统治中国东北时期的大量资产被苏联拆运回国,关于该项资产是作为苏联的"战利品"还是中国抗战胜利对日索赔的一部分,文章将从法理和对日索赔两个角度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6.
杨兴英 《兰台世界》2012,(36):18-19
本文在回顾宋朝经济实例基础之上,浅析了宋朝信用体系的初步建立,并从信用形式、信用工具以及信用管理三个纬度阐述了宋朝信用体系的发展,从而呈现出中国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引进版权"的电视节目在目前国内电视市场的发展现状做了一个简单的概述,可谓2012年的光彩熠熠,2013年的遍地开花。在"引进版权"电视节目大热的背景之下,它对国内电视市场究竟是喜是忧?本文浅析了"引进版权"电视节目对中国电视市场的促进和激活作用,同时也分析了它可能带来的不利因素,并试图探讨在这种喜忧参半的境遇之下,中国电视人如何突围而出,最终做到双赢。  相似文献   

18.
庞春燕 《传媒》2006,(5):16-18
今年是《新周刊》创刊10周年.10年来,《新周刊》从一个"小作坊"开始起步,迅速成长为"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之一,并创造了一个响当当的品牌;10年来,《新周刊》一度颠覆了中国期刊的办刊理念,给读者带来了无数的惊喜、期待和"阅读快感".  相似文献   

19.
“剧战”2011     
单文婷 《视听界》2011,(1):18-18
电视剧作为收视的重头戏,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近期,电视剧市场硝烟四起:多部电视剧每集投资逼近百万元,荧屏迎来“大剧时代”;电视剧市场“涨”声一片,各家电视台大幅提高购剧预算和推出自制剧;各大卫视纷纷推出开年大戏抢占荧屏;湖南卫视推出“芒果周播剧场”,国内荧屏首次迎来“周播剧”;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10年代20年代,一批话剧作品和小说作品被改编并拍摄成电影,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中国电影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处于起步和拓荒时期的中国电影从这里不仅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润,也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