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横向研究3~6岁幼儿单腿站立动作技能的运动学和下肢肌力特征,构建站立时间与支撑腿膝关节屈曲角及小腿长度的回归方程,以揭示3~6岁幼儿单腿站立姿势控制能力发展规律。方法:选取北京市2所幼儿园共135名幼儿。采用BTS红外动作捕捉系统采集运动学数据,使用VIXTA数字录像机同步录像,使用“Anybody 7.0”仿真软件计算下肢肌力,采用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方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幼儿单腿站立动作技能可分为3个发展阶段:初级阶段人数随年龄增加而减少,中级阶段人数呈现两边少、中间多的特征,高级阶段人数随年龄增加而增多。2)幼儿的膝关节屈曲角出现阶段主效应和年龄×阶段的交互效应,踝关节屈曲角出现年龄×性别的交互效应,髋关节屈曲角和髋外展角出现性别主效应,支撑腿膝关节屈曲角出现阶段×性别的交互效应(p<0.05)。3)站立时间与小腿长度和支撑腿膝关节屈曲角的回归方程为:Y=-85.14+2.36X1+0.26X2。4)支撑腿在AL、OES和IM肌力表现出年龄主效应,非支撑腿在SB、BFCB、Sartorius、IM、GMEA、TFL肌力表现出阶段主效应。结论:1)随着动作发展的成熟,幼儿脊柱和骨盆趋于直立,手臂稳定,髋关节外展角度变小,踝关节自然下垂,支撑腿接近完全直立状态。2)幼儿单腿站立动作发展的运动特征受年龄、性别与发展阶段的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下肢髋、膝、踝关节角度的差异上。3)幼儿支撑腿肌力主要受年龄的影响,呈现“高-低-高”的特征,5岁可能是肌力发展的分化阶段,非支撑腿肌力随发展阶段的成熟,呈线性增大或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从“软塑造”的新角度对旅游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提出在激烈区域竞争环境下,适合资源相对薄弱型的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模式。并以保定为例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保定旅游目前属于粗放型增长,且旅游业带动效应不强的结论。进而提出保定市旅游核心竞争力“软塑造”的对策,包括旅游局积极寻求部门协调力和行业引导力,软规划形成“硬实力”,以及树立现代营销观念,“软开发”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了液压缸爬行现象的定义,分析了液压缸产生爬行的多方面原因,并详细介绍了解决液压爬行现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一、五年制小学《自然》课本第三册第58页,有关于“大气的压力实验”。课本中是用一个手指堵住注射器的管口,一手用力向外拔活塞,活塞拔起来很费力,这说明了大气的压力压住了活塞,这时实验现象只有实验者本人感觉得到。为了提高实验效果,笔者对此实验作了如下改进,让实验现象从定性和定量的两个角度展示在学生面前。具体改进方法如下。 实验器材:注射器,带单孔的橡皮塞,小气球,弹簧秤。  相似文献   

5.
针对一维密闭腔体中过热液体R134a的传热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计算区域左边界进行阶跃温差为1 K的等温加热,通过求解可压缩流体控制方程组,成功捕捉到流体内部存在的活塞效应,计算出其当量热导率,并分析过热程度对活塞效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过热液体R134a中活塞效应当量热导率显著高于工质自身热导率,利用活塞效应可传递更高的热流密度,并实现更高的传热速率。  相似文献   

6.
110m栏技术发展趋势及训练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今110m栏技术的发展趋势已从“跨栏”阶段进入到“跑栏”时代,其特征是远起跨、近下栏,攻栏腿屈膝高摆,下栏迅速,过栏时重心起伏平稳,并与栏间跑的衔接更加紧密。训练中,要重视栏间速度的发挥及过栏技术与栏间跑的衔接训练,重视后程能力的培养,重视以素质基础为依托才能展示技术风采。任何训练方法、手段必须与受训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7.
压缩气体液化实验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热现象”章节中的一个课堂演示实验,教材中介绍的操作方法为:在注射器里吸入少量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口堵住,然后向外拉活塞,注射器中液态的乙醚消失了,全部变成了气态的乙醚。再推活塞,使气态乙醚的体积被压缩,注射器内的气态乙醚又液化了。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道德状况出现了紊乱和“滑坡”的现象。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道德规范的软约束机制造成的。因此 ,道德法律化是当前强化道德软约束的有效手段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晕轮”又称“田县”或“月星”,它是宇宙间的一种自然现象。“晕轮”效应是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指人们对某事物的整体印象。直接影响到对其具体特征的认识和评价。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晕轮”效应广泛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并有着极其微妙的影响。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过程。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就是这个过程中的人际关系。这种师生关系所产生的“晕轮”效应对体育教学有着极大的影响。“晕轮”效应有三个主要特性:定势性,迁移性和遮掩性。在体育课上,师生之间的交往及关系中都有这三方面的表…  相似文献   

10.
“过早举腿”是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学生易出现的错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许多教师和学者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多种辅助练习手段,在实践中运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同时也发现少部分学生出现“过早举腿”的错误。针对这一问题,以文献资料法综述了关于“过早举腿”的研究现状,提出“外力留腿”以促进展髋的辅助手段,力求革新背越式跳高教学手段,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巧取液溴     
(1)装置(见图1)(2)实验步骤①在新购液溴瓶上配一大小适中的木塞(或橡胶塞),打上双孔,分别插入“U”型活塞和“L”型活塞。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有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有什么结果。”这就是“压缩空气引火”实验,是为了验证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而设立的。它是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必修)的实验内容,虽然教材几经变动,但该实验一直保留至今。  相似文献   

13.
船舶柴油机拉缸故障振动诊断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总结船舶柴油机“拉缸”故障的表现和产生原因,比较对此故障进行诊断的传统方法,着重分析缸体振动信号、声发射信号和柴油机扭振信号等3种振动诊断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最后提出采用扭振信号结合缸体振动的时域信号进行拉缸故障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竞走的基本要求是:支撑腿必须伸直,从单脚支撑过渡到双脚支撑,在摆动腿的脚跟接触地面前,后蹬腿的脚尖不得离开地面,这样就能保证双脚支撑、不会出现腾空现象。换句话说,学习竞走时,竞走者与地面要保持经常的接触。前边腿的落地应比后腿的离地要早否则将导致犯规动作。为了避  相似文献   

15.
新建本科高校在“转型期”过程中对大学文化重视不够,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高校要追求科学发展必须着力在顶层设计、大学治理模式、“三风”建设、学术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创建富有个性和特色的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16.
论100m途中跑后蹬腿和摆动腿的结构特点与后蹬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运用转动角位移和三角函数定理,认识了后蹬阶段人体运动的特点。运用后蹬腿蹬伸的局部观,论证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在后蹬阶段,当膝关节角度为165°的后蹬时相,后蹬腿的继续后蹬所出现的不同情况的动力效应;运用摆动腿与后蹬腿蹬伸的整体观,论证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在后蹬阶段,当膝关节角度为165°的后蹬时相,后蹬腿的继续后蹬所出现的不同情况的动力效应。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国CBA联赛十年来各队主、客场比赛的获胜率和胜率差的统计,分析“主场效应”现象和影响“主场效应”的各方面因素,希望能为我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的开展和职业运动员的训练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和起跳机制进行分析,认为背越式跳高起跳是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垂直支撑开始到起跳腿蹬离地面结束的“两步”起跳过程,起跳机制是在“两步”起跳过程中,两腿共同参与起跳,肌肉收缩用力产生加速度,使速度不断积累,当速度达到一定临界值时(支撑反作用力为零)人体按一定的腾起初速度和角度离地腾空。  相似文献   

19.
背越式跳高"双动力"起跳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法,训练实验法,分析了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和垂直速度的变化规律,认为背越式跳高起跳身体重心由低向高不断加速上升,垂直速度是由小到大不断加速增大是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垂直支撑开始到起跳腿蹬离地面结束的“两步”中完成的,起跳垂直速度是摆动腿支撑和起跳腿支撑下的“双动力”起跳中获得。弧线助跑起跳最大的优越性是经济实效地降低和升高身体重心,为身体重心运动方向提早转变和垂直速度提早积累创造有利条件。背越式跳高“双动力”起跳训练的中心是围绕以速度为核心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结合;四个平衡;五个途径;六个转化”进行起跳训练。  相似文献   

20.
运用2008-2017年体育产业增加值、产业结构层次系数,通过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实证检验体育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体育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同时两者间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从短期来看,两者的增长除了受上一期自身发展的影响外,相互间存在正向促进作用;二者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体育产业发展是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格兰杰原因;当体育产业受到冲击时,表现为“短期效应强,长期效应弱”;当区域产业结构受到冲击时,表现为“短期效应弱,长期效应强”;二者的发展以自身内在驱动力为主,体育产业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