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峻铭 《考试周刊》2014,(65):89-90
翻译数字时,有些教学可以直译,有些如果直译则会让人不知所云。翻译数字有一定难度。如果分清数字的精确与模糊,摆脱语言形式对等的束缚,采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数字就可灵活处理,进行相应直译或意译。  相似文献   

2.
功能对等理论对英语修辞翻译具有指导意义。为实现功能对等,广告英语翻译可运用排比、押韵、仿拟、创译的修辞手法,科技英语翻译可通过异化处理和归化处理的修辞手法,新闻标题可采用直译和意译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3.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以功能对等为译文评判标准。《儒林外史》杨宪益译本The Scholars依据叙事方言的陈述功能、评述功能和描述功能,通过直译、意译、变译的翻译策略,实现叙事方言翻译在赋形、寓意、移情上的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4.
翻译的目的在于转换文本信息,实现信息的传递。功能派翻译理论指出,翻译是由其目的决定的。应用文的翻译要传递文本信息,还要实现文本与译本功能上的对等。本文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应用文文本的语言特点,通过实例分析,探讨了应用文汉译英的基本原则,即翻译中应以直译为主,通过断句和调整语序的方法处理长难句,并保持原文与译本语体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科技英语作为世界科技经济交流的应用文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奈达"功能对等论"框架下的科技英语翻译,更加注重源语文本的信息传达,更加符合译入语的文化内涵,实现了"功能对等"。基于功能对等论下的科技英语翻译,对于指导翻译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吴海丹 《海外英语》2014,(9):148-150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翻译活动。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译者通过对直译、转译以及意译等翻译方法的灵活使用保证目标语言能够很好地与原文本表达意图对等。所以,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用恰当的表达方法把原文本的信息传递给目标文本的使用者才是对药品说明书进行翻译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7.
字幕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翻译有着自身的特性,翻译中采取一定的翻译策略可以使观众充分了解电影的主题和内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以目的语观众为本,与字幕翻译的目的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本文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电影字幕英译文本为依据,分析了字幕翻译中文化负载词英译时采取的翻译策略,揭示了功能对等理论在字幕翻译中的巨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旅游对外宣传材料和公示语是较为独特的应用文体,是社会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功能不言而喻.本文主要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分析探究翻译中应该采用的策略,包括直译加解释、减译、意译、借译等.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从译语读者的角度出发,明确翻译目的,充分理解文本的预期功能,弄清楚译文的意图与效果,注意照顾东西方不同的旅游情趣、文化和审美习惯,并保持自己的宣传特色,达到使旅游产业和外籍游客互动双赢的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美国模范刑法典》为视角探析了法律术语跨文化翻译策略,即在存在文化共核的情形下,通过直译或意译的方式在译入语文化中寻找源语的基本对等词,在文化共核与差异并存的情形下,通过扩大或限定源语以达到功能对等,在主要存在文化差异的情形下,建议在忠实源语法律文化的前提下,灵活地采用释义、译借及创造新词等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英汉互译的翻译实践中,译者往往会面临各种不对等现象,这些不对等现象体现了翻译的不可译性。如何正确解决不可译性,使译文与原文达到最大限度地趋同,是摆在译者面前的难题。本文通过对翻译不可译性原因的分析,结合对等翻译理论,提出了音译法、直译法、创造法和意译法四种翻译策略,旨在克服不可译性对译文内容造成的影响,提升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11.
当代社会中,无论是电视广告,还是纸媒体当中的广告,都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译入语读者能领会原语广告的意图,需要正确的翻译理论的指导。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lbert Nida)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解决了广告文本翻译中的一些问题。本论文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就广告翻译进行研究,主要从英文广告文本的特点分析入手,从功能对等理论对广告文本翻译的指导意义方面出发,分析其特点以及广告文本汉译的主要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2.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强调的是信息的对等,而不是形式的对应。惯用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还集中体现了语言中的各种修辞手法。针对惯用语的这些文化特征,在翻译过程中,根据奈迭功能对等理论,可采用套译、直译或直译加注、意译来处理惯用语翻译中的问题,从而把原语文化信息最大限度地传达给译文读者。  相似文献   

13.
熊立本 《英语广场》2020,(22):30-32
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译文与原文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对应等同,译文要用词准确,形式流畅,内容生动。政论文具有鲜明的特点,集政治性、庄严、权威和创新于一体。政论文的英译本要求做到与原文在内容、形式和风格上的对等。本文首先阐述了功能对等理论的内涵,接着对《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中国特色词汇英译策略进行研究。本研究表明,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直译和意译等翻译策略对政治文本的英语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为该理论的实用性拓展了领域。  相似文献   

14.
尤金·奈达(EugeneA.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要等值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功能对等的翻译要寻求原文同译文在语义上的最切近和语体上的自然对等。旅游文本的翻译注重文化的交际和传播,在旅游文本的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都会直接影响到译文的功效。本文主要分析了尤金·奈达(EugeneA.Nida)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原理,结合甘孜州旅游文本的功能特点,探讨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作为甘孜州旅游文本翻译指导理论的可行性,提出了译文行文自然,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语义优先,自然对等和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反应相似的三大翻译原则及标准,并采用释义、类比和改译三大具体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分析苏绣英译及研究现状,阐述功能对等理论的内涵。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以现有英译资源为语料,从民间绣品及纹样的翻译和苏绣针法的翻译两个方面探讨苏绣特色词汇的翻译策略。认为译者要明确文化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充分考虑目标读者,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选择直译、意译、音译加注释等不同的翻译策略,促进苏绣文化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本着为达到汉语旅游文本英译本吸引外国读者的目的,同时完成其信息与呼唤功能,文章以功能翻译理论即翻译目的论、文本类型及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分别从信息传达、语言转换中语篇和句法两个层面深入探讨汉语旅游文本英译的具体翻译方法,以期在未来的旅游文本翻译领域中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影视字幕为目的语观众服务,让其获得与原语观众一样的感受。这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译入语读者在领会译文时与原语读者在领会原语文本时的反应一致有相似之处。本文从影视字幕翻译的具体实践入手,借用热播电视剧《神探夏洛克》(第四季)的字幕英译,论述了功能对等理论如何有效运用于字幕翻译,使其在语言、文化和艺术三方面达到对等以及译者为达到功能对等所采取的具体技巧。  相似文献   

18.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以目的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它的提出也为旅游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不同的翻译方法,包括直译加注释、增译、省译、归化和释义等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旅游文本在“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突出其“呼唤目的”.  相似文献   

19.
李珂 《文教资料》2009,(23):45-47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重要翻译理论,这一翻译理论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提出了目的性原则,要求翻译活动必须依据翻译目的,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译者应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决定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本文通过对目的论知识架构的分析,运用科技、旅游、广告、新闻应用文本的实例来阐释目的论对于应用文本翻译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红楼梦》中数字成语的考察基础上,较为深入地分析、比较了杨、霍英译本中数字成语的翻译译例.分析发现,杨、霍译本中对数字成语主要采取意译法和直译法,直译法译例中还可分为完全直译和部分直译等.对数字成语的翻译方法的考察从另一角度佐证了两位译者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的使用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