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人像摄影背景的选择首先是室外的单人照片。在营区内外拍摄单人照片时,要做到心中有数,不泄露秘密,被摄对象军容要严整,军姿要端庄,摄影师双手拿稳相机,观察被摄对象的背后有没有妨碍物在头顶上出现,稍不注意选背景,照片冲洗出来,如果你是在炮场拍的头顶会长出炮管,如果是在营院或者马路拍的脑袋后面会长出电线杆、小树等,可以说是千姿百态,无奇不有。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出现,在拍单人相时,定好位选好拍摄点,背景要求干净利索。只要稍加留神,以上弊病是完全可以克服掉的。也一定能够拍出你自己满意的照片来。其次是拍摄合…  相似文献   

2.
在风景摄影、大型团体人像合影中往往需要特殊的全景照相机来拍摄超大场景、超广视角的全景照片。过去,拍摄全景照片是专业摄影人士的专利,必须使用昂贵的全景照相机拍摄,否则就只能靠暗房技术和手工拼接的方法来完成.不仅难度大,而且成功率低。而数码摄影技法使普通摄影爱好者用普通的数码照相机完成拍摄后,再用软件进行缝合就可以制作出风光无限的全景照片。  相似文献   

3.
人像摄影,是难度较大的一个摄影门类。由于波摄人物距摄影者很近,或事先知道要为其拍照而紧张、做作起来。特别是在人像摄影室内,被摄者往往对摄影场内的灯光等设施感到拘束不安。如何让被摄者的最佳状态,最佳神情和内在的美表现出来是必须下些功夫的,这也体现了摄影者的修养和水平。照片《黑孩子》(阿瑟·斯迈利摄)有着纯朴。自然、柔和的风格,人物神态恬静、平和、温馨,让人神往。一般而言,拍摄影星人物肖像除了灯光布局外,背景的安排处理,姿态的摆布,化妆的色调,发型的变化,珠宝饰物的陪衬,着装的新颖等等都是使~张人物…  相似文献   

4.
姚远女士是第二届"全国人像摄影十杰"称号获得者,同时也是国际《徕卡杯系列年赛》人物组一等奖获得者。她是数码人像创意摄影的推创人之一。姚远女士不仅在人像摄影和人物摄影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在化妆方面也独树一帜。姚远的摄影化妆术是影、祝、歌名星们追踪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业余摄影人员,常常为采用一只闪光灯拍出的照片所出现的光线平淡、缺乏层次而苦恼。我经过实践,终于拍成几幅自认较满意的单灯人像照片。这里仅谈点体会;在户外夜间使用单灯照明摄影,大都拍一些中小型画面。特别是在柏摄人物特写时,如果采用将闪光灯安在热靴插座上的方法直接进行拍摄,就会因闪光灯亮度大、色温高,光线呈顺光,而拍出的照片反差过大没有质感。在这种情况下,就最好采用使闪光灯的照明轴线与照相机的拍摄轴线有一定夹角的照射方法。照相机与闪光灯的联接用3-5米长的小经电线即可。闪光灯的位置和角度,以在被提者侧上…  相似文献   

6.
抓拍,是新闻摄影一种基本的拍摄方法。抓拍就是在新闻事实发展的过程中,不经过导演摆布或组织加工,所抓取的典型瞬间。抓拍的人物照片有其独特的魅力。1980年以来,全国的新闻照片评选获奖的人物照片,可以说明这一点。抓拍的人物照片,给读者的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真实可信有的人拍摄人物照片,为了追求理想的构图和生动的造型,将报道对象进行不适当的组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活节奏的变化,人们的阅报习惯趋于加快,于是报纸对新闻照片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加大,这种变化造成照片的需要数量增加和突发类现场照片的数量相对有限的客观现状,其结果导致使用非事发现场或可预知场面照片的机率增加,这也在不经意中使照片在主观成分的含量方面随之有了微妙的变化,因为相对于突发事件的拍摄,无论是到事发现场补拍场景,还是拍摄与事件有关的人物照片,都将由于时间、场  相似文献   

8.
人像摄影和生活摄影都是摄影领域中最广泛、最常见、最受群众喜爱的题材。大凡从事摄影的人都是首先从这一专门学问开始的。人像摄影即肖像摄影,生活摄影则泛指一切反映家庭生活为内容的照片。这里,仅选几幅国外佳作以窥国外人像摄影的新趋向之一斑。其一,人物特写,重视运用以自然光为主的各种光线,以达到特殊的效果。如联邦德国摄影师P·L诺达拍摄的《流泪》(见封三)。一般人摄影很少使用这样的侧光。人物的半个面孔几乎全部沉没在黑影之中,高光部分的层次也因复制的关系而受到严重损失。尽管如此,这样的侧光照明却把刚从眼睛里淌出的泪珠十分有力地表现出来了。加之大胆剪裁,不求其全,使观者一眼见“的”。这张照片是大胆用光的尝试,打破了传统的呆板的室内人像拍摄方式,虽然牺牲了一些技术上的优点,而求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社会知名人物是新闻人物,也是摄影报道的对象。在拍摄新闻人物照片时,往往会有一般化的毛病,如拍摄画家必然是挥笔作画,拍摄作家则是坐在书架前翻书。这些照片都是因为记者对拍摄对象没有深入了解。或者是没有用眼睛去细致观察,从形式上考虑较多而产生的,这样的照片缺乏内涵,就不能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这里介绍新华社记者拍摄的三张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的照片,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点启示。华罗庚是新中国  相似文献   

10.
新闻人物现场肖像摄影的定义 新闻人物现场肖像是指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对人物和事件进行符合现场真实存在的推断、理解,使用现场光或现有光,一般在不干涉被摄对象的条件下,表现新闻人物的内心精神面貌、气质的新闻摄影样式。新闻人物现场肖像不同于一般题材的新闻摄影,也有别于人像摄影和人物摄影,拍摄难度大。  相似文献   

11.
新闻人物肖像摄影是指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对人物和事件进行合乎情理的判断、理解,使用现场光或现有光,一般在不干涉被摄对象的条件下,表现新闻人物的内心精神面貌、气质的摄影。新闻人物肖像摄影不同于一般题材的新闻摄影,也有别于肖像摄影和人物摄影,它是新闻摄影记者最难于掌握的一种摄影技巧,拍摄对象既要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又要具有视觉美感的形象价值。这就要求拍摄者在既定的现场条件下,使用极其有限的造型手段完成高难度的形象造型和对人物内心的深层开掘,并将这种开掘外化在摄影媒材上。我们知道,一幅成功的新闻人物肖像…  相似文献   

12.
舞台摄影作为摄影的其中一个专项早已被大家所熟知。从表面上来看,舞台摄影和其他的如风光摄影、人像摄影这些摄影的门类相比较,在基本的拍摄要求以及艺术手法的处理上看起来大概是没有什么不同的,但是如果进行深入的了解、进行仔细的分析就会发现这里边的内容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本文首先对舞台摄影拍摄所常见的舞台上的表演类别进行介绍,根据表演形式注意拍摄方式,同时对舞台拍摄的方法和技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爱美是人的天性。人们总希望自己的照片能够比现实中的自己更美、有更好的视觉形象。因此,发现照片主角的美、弥补照片上的缺陷,克服布光、曝光等技术上的瑕疵,这些是数码摄影中具有现实意义的技术手段。在摄影传统实践中,已经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来提升和美化被摄者的形象,如加柔光镜、用大口径中焦镜头、布蝴蝶光等。传统摄影的技法往往需要依靠器材设备,操作上也比较麻烦。而且必须在摄影的过程中完成,事后补救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数码技术手段源于传统摄影,又不同于传统摄影,其拍摄后的再处理功能是传统摄影无法比拟的,为人像摄影创作开辟了新天地。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数码技术的特技处理要适度,过分的夸张将使人像摄影丧失真实性,产生虚假感,使最后的效果适得其反。美化人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拍摄彩色照片时常会遇到深色背景,如在户外拍摄人物时,衬景是深色的树林、灌木丛;在摄影工作室里拍摄静物,衬景是黑纸或黑布;至于拍摄夜景照片,黑色背景就更普遍了。拍摄时,对深色背景处理得不好,主体如同剪贴在黑纸上,缺乏丰富的层次和纵深感,画面显得单调、空洞。但深色背景也不是一无是处,处理得当,画面会显得深邃有力、主体鲜明。  相似文献   

15.
坐落在中华商业第一街王府井最繁华地段的中国照相馆,是闻名全国的一家老字号照相馆,早在五十年代,老一辈的著名人像摄影师姚经才师傅,就曾经在这里为我国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以及朱德、陈毅、贺龙等十大元帅拍摄并制作过标准像。多少年来,这些照片一直作为我国人像摄影的经典,永远保留在博物馆和摄影的史册中。为中国照相馆的过去写出下了一段令人无比称羡的光荣历史。进入21世纪,世界上的一切似乎都在经历着数字化的过程,摄影也在进入一个数码影像的新时代。今天,当您走进这家老字号照相馆的时候,你…  相似文献   

16.
数码相机主要是靠电池提供电源,但如果你使用的是与数码相机不匹配的电池或是不注意节省,电池就会在你没拍摄几张照片时耗尽。当然,电池最终还是会用完的,当你发现它就快耗尽时,就需要及时更换它。  相似文献   

17.
老底片为何出黄斑?历史上照相馆拍摄的人像底片,一般都需要修版,而修版必须在底片的药膜面滴擦一些修相油。习惯的做法是只擦人物的面部,于是修版后在底片的中央就留下一个椭圆形的痕迹。因为修相油的折射率和片基的折射率差不多,底片上虽然留下不均匀的油印,但在印放出来的照片上却看不出来,对底片的均匀度也没有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8.
拍摄少年儿童的照片,首先要热爱他们,理解他们,才能像孩子一样有一颗童心,知道他们的兴趣所在。如果带着成人的目光去看待他们,就不知道如何去抓取具有少年儿童特征,反映他们内心活动的瞬间。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拍摄人物照片应注意拍摄眼神,但对于儿童摄影来说仅仅注意眼神是不  相似文献   

19.
摄影报道     
摄影报道可以简明地分为两部分:一是予测和发现新闻事件;另一是如实和充分地用照片报道这一事件。予测和发现新闻线索,在很大程度上是属于编辑工作的范围。摄影记者所要作的工作就是发现和摄取新闻事件的一个活动瞬间的照片。记者能准确地抓取瞬间,必须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掌握纯熟的摄影技术和技巧,有超乎常人的“三只眼”,另外还要碰运气。任何事件都有无数多的瞬间,关键是记者选择了什么瞬间。举例来看,图一是一张车祸的照片。车翻了,警察正在帮助一位女乘客从车上走下来。在这张照片中可以看到,拍摄时如果耽隔一秒钟或一分钟,或是相机的角度有些变化。这对照片都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这是一种瞬间。图二也是一张车祸的照片,它的画面构图与前一张不同,受伤的妇女横躺在  相似文献   

20.
听说有位同行在一次新闻摄影展览会上,进行了一项简单的调查:对参观两幅并列悬挂在展厅的人物照片的观众情况作了统计。这两幅照片,一幅是在新闻现场拍摄的新闻人物,一幅是在非新闻现场(书房)拍摄的“名人”肖像。他调查的结果是:一小时内仔细看照片和认真读说明的观众,前者较后者多百分之二十至三十。这个调查作得好,它说明观众的欣赏水平是高的。作为新闻照片,读者所想要,所愿意看到的一定是有现场背景、环境、情节的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的照片。而非现场拍摄的照片就很难说它属新闻摄影范畴,严格地说它不具备新闻价值。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