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5月7日,某报报道:“5月6日,××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召开.市人大常委会第一副主任×××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市长×××……出席会议.” 读完这则消息,笔者认为其中有两处于法无据.其一,依照地方组织法第八条、第二十五条规定,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包括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符合法律规范的职位称谓,哪有“第一副主任”一说?纯属臆造.其二,地方组织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如果担任上述职务,必须向常务委员会辞去常务委员会的职务.”  相似文献   

2.
在汉语中,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称为数词;用以表示和书写数词的文字符号是数字。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中,都绝对不可缺少,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数字(数词)的运用,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制定出各种使用的标准和法规,尽量使之科学化、规范化。我国1987年1月正日颁布的由国家语委、原国家出版局、原国家标准局等中央七部门共同制定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就是这种法规性文件之一。这个“规定”使用了十年,又对它进行了修订,定名…  相似文献   

3.
《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下称《试行规定》),从《人民日报》1986年12月31日公布到现在已经两年多了。试行情况怎样呢?从我接触到的报刊来看,除《人民日报》、《大众电影》等为数不多的报刊,使用数字体例比较统一、规范外,还有相当多的报刊,包括一些面向全国、面向全省、发行量很大的正式出版发行的报刊,对施行《试行规定》并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数字用法依然存在着混乱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今年2月8日《人民日报》第三版“人民论坛”栏目中,刊登了一篇钟怀撰写的《用字混乱不是小事》的文章。此文用实例叙述了用字混乱的坏处和正确使用文字的好处,同时呼吁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我连读几遍后,觉  相似文献   

5.
据新华社近日报道,安徽省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审判处安徽省交通厅原厅长王兴尧有期徒刑十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15万元。法院审理查明,王兴尧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贿赂折合人民币13.53万元,对人民币83万余元、港币1.2万余元的财产无法说明其合法来源。  相似文献   

6.
一稿多投何时了郑德明同志在《出版研究》(94。5)撰文,就近来困扰报刊杂志的一稿多投现象进行剖析,在谈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时,他说:产生一稿多投现象原因也很复杂。首先是利益的驱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时间就是金钱,人们的言行都将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作者...  相似文献   

7.
新华社1988年10月29日发了一篇关于湖南省百万大军广修水利工程的消息,其导语是这样写的:“眼下,湖南省农村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忙:特大秋汛过后的洞庭湖区正在着手恢复水毁工程;山丘区一些地方更是不待晚稻开镰便提前拉开了水利冬修的序幕……”细读这段文字,我觉得“湖南省农村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忙”一句,说得太过分了。就拿1988年来说, 广修水利工程的繁忙,毕竟不如特大秋汛时抗洪抢险救灾那么紧张繁忙。那时,省地(市)县不少机关的同志都投入了抗洪战斗,日夜奋战。许多农民也挑灯夜战  相似文献   

8.
应炜 《声屏世界》2001,(5):46-47
国家主席江泽民于1999年10月30日签署命令:公布《国家通用语言字法》并于2001年1月1日执行。这个法规的公布执行,把语用规范化提到“国家意识、法制意识、现代意识”的高度,其中强调了广播电视媒介对提高全民语言素质所担负的重要责任。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是全国人民的语言教师,在大众传播媒介工作的节目主持人应该记住,当他端坐在话筒前,他的言语活动不是个人化的传播行为,他必须接受社会的监督,必须接受法律法规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因未向高年级学生交纳“保护费”便遭一顿毒打,而老师又不让及时告知家长,直到孩子住校半月后回家,才被父母偶然获悉。来自颇有名气的南京21世纪双语学校一位家长的此则投诉,新年之际经公开曝光,今此间上下震惊不小,堂堂“贵族学校”竟然也有这等事情,“校  相似文献   

10.
宋连昌 《传媒》2001,(6):45
据有关部门规定,从今年7月起,凡是播出的电视剧、电视专题等重要节目都要加配字幕。这无疑是个非常好和深受观众欢迎的举措。它不仅能方便观众收看,也可以帮助观众加深  相似文献   

11.
今年2月6日,首都一家大报刊登一幅哈萨克斯坦女运动员夺得第三届亚冬会首枚金牌照片,大标题出错,把第三届的“届”字错成“枚”变成了“第三枚亚冬会首枚金牌产生。”3月27日,某大报刊登的图片《西藏登山队出征尼泊尔》,标题和文字说明都把尼泊尔的“泊”错成“伯”。4月8日,一家报纸刊登一条消息,题为《美国洛山矶时报》,从标题到文章4次使用了《洛山矶时报》一  相似文献   

12.
竹尖更易点中读者兴趣点 作为《新快报》香港回归报道期间的值委,您对这次报道有何评价? 我比较赞同张克眉总编辑的一句话:“小投人,大产出”,也很同意张洪潮社长补充的另一句话:“小版型,大气魄”,这两句话基本概括此次《新快报》香港回归10周年报道的特点,达到这样一个效果,关键在于报社高层对报道有一个比较好的定位。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1996,(2)
挂名作者何时了报刊之友编辑部:目前,社会上存在着挂名作者现象,挂名者本人没有付出劳动,却在别人的作品上挂上自己的名字。据了解,挂名作者有以下几种表现:①利用职权在下级作品上挂名;②为了拉关系或照顾关系挂名;③为了讨好上级让其挂名;④利用不正当的手段挂...  相似文献   

14.
清政府在广州对外贸易中执行表面自由通商,实则盘剥扼杀的政策。在这样的国策和海关税则引领下,出现各级海关官员巧立名目的现象,横征暴敛就不奇怪了,他们在帮助国家盘剥的同时,自己也中饱私囊。  相似文献   

15.
最近,某报登了一篇短文。内容是,电视新闻报道了某回顾展中的一幅19年前的照片,引起了被摄进此照片的短文作者的回忆。作者介绍了拍摄此照片的过程。其中一段话颇值得玩味:“来了位摄影师,要拍几张照片。”“先拍巡逻场面。在冰上拍,很滑。我们穿着毛羊皮大氅,戴着貂绒帽,走了几个来回。那位胖胖的摄影师举着一架120相机,拍得很认真,直到满意。接着又叫我跟一位当地青年合拍站岗姿势的照片。……我俩爬上(冰排)去把刺刀打开,在风里站直,目光遥视远方……我记  相似文献   

16.
嵊钧 《新闻三昧》2008,(3):44-45
1只4日,在《东方早报》读到《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先生所撰之题为《“领导不可冒犯”的时代正在过去》的评论,当时便有一种感觉——曹林先生太过乐观!果然,当天便又出了一个比“最牛县长”还要牛百倍的县官:《法制日报》记者朱文娜,采写了一篇题为《辽宁西丰:一场官商较量》的报道,  相似文献   

17.
18.
身为版面编辑,碰见记者,常听到这样的问话:“近来缺什么稿子?”我的回答:“缺消息。”当编辑的,总希望自己编排的报纸版面为人称道。要做到这一步,办法自然很多:精心的设计,精美的图片,能使版面增色;精采的通讯和评论等,也能吸引不少读者。但报纸既为“新闻纸”,就得把提供新闻放在第一位,尤  相似文献   

19.
时常听人说“亲眼目睹”,总觉得有点怪怪的,“亲眼”哪能修饰“目睹”呢?上人民网报刊检索系统检索一下,竞检索出14181条含有“亲眼目睹”这一短语的“新闻”,实则更多,因为该系统能检索的最早时间是2003年6月13日,这之前定然有之.自2003年6月13日至2012年3月7日,但九年时问,平均起来,人们每天至少可以看到四条含有“亲眼目睹”的“新闻”,即使是那些知道“亲眼目睹”是错误用法的人,也会因耳濡目染而被“同化”.  相似文献   

20.
身为版面编辑,碰见记者,常听到这样的问话:“近来缺什么稿子?”我的回答:“缺消息。”当编辑的,总希望自己编排的报纸版面为人称道。要做到这一步,办法自然很多:精心的设计,精美的图片,能使版面增色;精采的通讯和评论等,也能吸引不少读者。但报纸既为“新闻纸”,就得把提供新闻放在第一位,尤其要多为读者提供“独家新闻”。通讯、评论等虽然很重要,但适量即可,消息的需要量却大得多。然而,在一些报纸的编辑部里,消息常常成为“缺门货”。编辑手头没有多少“本报讯”可编用,只好用大块头通讯充塞版面,或者靠通讯社电稿度日子。例如有一家全国性报纸,一版主要登消息,今年一季度平均每天刊登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