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关键在课堂。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在掌控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关键,启在适时,发在当时。换言之,要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我们必须把握好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几个关键环节。第一、克服传统的灌输方式,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体验。纸上得来终觉浅,  相似文献   

2.
正《品德与社会教师教学参考用书》强调,让学生在体验、探究和研讨的活动过程中学习。教学实践中,体验是实现课程目标,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但现实中,学生经过体验学习获得相关知识后,仍存在"知行不一,一错再错"的现象,未能以所学知识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症结何在?针对这一问题,下文试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吃穿用哪里来》一课进行教学实验,探讨个中原委。一、实验探析  相似文献   

3.
李香 《考试周刊》2015,(24):118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因此,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从生活实际着手,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体验教育,使品德教育能真正打破说教形式,具有实效性。体验式学习是指在道德情境、道德形象的作用下,学习者通过类似身临其境的氛围和细微体察,以及换位思考等真切的内心活动,对道德问题获得真实感受和经验的学习方法。它  相似文献   

4.
正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课程的增加,课时的缩减使学生花在数学学习上的精力和时间变少了,这要求我们教师努力建设高效课堂,指导学生高效学习,把教师的数学教学和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师生共同努力达到减负高效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学生从被动"学数学"转变为主动"做数学",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建  相似文献   

5.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认为:(数学教学)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从中不难看出,数学课程的教学应始终围绕学生的主体发展,让学生从数学的课堂中不仅能够获得知识与技能,也能获得情感的体验。  相似文献   

6.
尹纪才 《中小学电教》2010,(12):155-155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应是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教学的目的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  相似文献   

7.
正新课程积极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把数学教育的实践性作为重要的改革理念,要求数学教学内容应当与现实密切联系.初中苏科版新教材就是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为主线展开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看得到、听得见、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使得数学生活化,便于实践.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需途径,其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一、教学民主倡导实践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活动中,教师要抛弃"我在给学生上  相似文献   

8.
蒋可菡 《生活教育》2014,(23):119-121
正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基本思路,就是以激发情感和抒发生活体验为基础,通过创设一定的写作情境,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融入感受生活、体验自主创作,让作文回归生活,成为学生生命体验的激情表达。一、鼓励学生体验真实的生活1.每日一记,积累素材。作文,是学生描写生活的过程,五彩缤纷的生活是作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材。学生对生活体验得越深,描绘的生活就越精彩。  相似文献   

9.
顾伟利 《辽宁教育》2013,(6X):73-74
<正>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这就意味着我们长期"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需要做根本性的转变,要"以学生为中心"。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是情感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学习热  相似文献   

10.
正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它直观地体现了学生对语言的敏感程度与应用水平,是学生语文学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实际的习作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困难重重,具体表现在学生习作兴趣不高、畏难等消极情绪显著、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语言组织能力不强等方面,究其原因,还要从学生困扰的"无话可写"说起。在多年的习作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困扰,他们并非真的讨厌习作,而是确实不知道写些什么,好像没有什么话可以说,即使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与教学本就息息相关,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更是如此,教材内容的设置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生活元素融入高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分析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堂以生活元素为依托的现状,探究生活元素在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正由于人口的增加与人类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地球上的资源越来越少,资源问题面临严峻的现实。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自然资源的机会很多,如水、土地、石油等,但他们对地球自然资源枯竭的现状,缺乏科学客观的了解与认识,部分学生缺乏资源危机感。因此,引导学生了解资源枯竭的现状,深刻认识资源枯竭对人类生存所造成的巨大危害就很有必要。《资源在枯竭》这节课以课本知识为依据,实施深层探究,将教材资源与  相似文献   

13.
正《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是通过儿童寻找生活体验,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而展开教学的。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所以,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  相似文献   

14.
正《擦亮眼睛》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成长不烦恼中的一课,旨在引领学生辨析生活中的一些迷信现象,了解迷信的本质和危害,懂得科学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树立从小抵制封建迷信思想的观念。我前后经过两次执教,比较着不同的课堂组织和教学效果,从中体会到了蚕儿破茧般的欢愉,并希望与大家分享这份思考和成长的快乐。一、由浅入深,调整课程内容学习活动是学生理解、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平台,但学  相似文献   

15.
<正>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知识含量极高的课程,其中地理题材的教学内容占有很大比例,大致包括地理地貌、气候民俗、世界人口等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地理知识本身的学习不是最终目的,它仅仅是促使学生品德形成与获得社会性发展的一个有效载体,是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服务的。因此,我认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地理应该是生活的地理、人文的地理。  相似文献   

16.
正八年级学生已是消费大军中的成员。他们在消费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却不懂得作为消费者该享有哪些权利,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教学《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一课,我提供大量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强化情感体验。旨在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认识消费者的权利的具体内容,懂得当权益受到侵犯时应通过何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学会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空间不能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课程资源也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应加强课程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使儿童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此,我们充分挖掘了乡土教育资源,巧妙地进行了五个方面的结合,较好地实现了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8.
张丽慧 《中国教师》2013,(20):50-51
"采集生成法",即引导学生把已有经验与新的道德生活情境有机结合,创造性地生成自己的学习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先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寻找学习素材,然后理解和表达这些素材,最终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采集生成法"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重视他们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利用已有经验与新的道德生活情境有机结合,在互相交流与分享活动中,让问题产生,最终通过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学生面对作文话题,有立意,却苦于没有生活体验,没有写作素材。作文,处于一种"欲炊"而"无米"的状态。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创造积极活泼生动的写作氛围,激活学生已有之"米",给予学生确无之"米",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开阔学生写作思路,使学生身临其境,心临其境,做好"名无米、实有米"之炊。  相似文献   

20.
"我知道自己不能向任何人传授任何东西,我只能提供一个能在其中学习的环境。"(心理学家罗杰斯)体验活动的最终目标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在其中学习的环境,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产生真切的感受和体验,从而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