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规律就是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列宁说:“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新中国的出版事业已有40多年的历史,而以出版为对象的科学研究,只是到了本世纪80年代,才逐步开展起来。怎样科学地组织社会主义出版事业,在我们面前还有许多未被认清的问题。但是,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图书出版业发展史,新中国40多年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发展史,为我们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出版业的规律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只要我国出版界从事实际工作和理论工作的同志携  相似文献   

2.
以出版业数字化战略视角,分析出版业数字化战略的两个方面,即出版产业数字化战略与出版事业数字化建设、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与作为独立业态的数字出版;探讨"三个关系",即出版业数字化战略与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数字出版的关系,得出出版业数字化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的基本判断."十四五"期间,数字出版的意识形态属性将更加凸显,数字出版将体现出产业体系智能化、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特质,数字出版的市场调节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将更加健全.  相似文献   

3.
运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整体论的观点来研究分析地方出版事业编、印、发、供、管等环节之间的关系,推动地方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即本文所要探讨的地方出版事业整体发展战略。现以其内涵与途径为重点分析如下: 一、地方出版事业整体发展战略的内涵地方出版事业的整体发展战略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具体来说,它包含了六个主要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深圳新闻出版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深圳建市之前属宝安县。在 1979年撤县建市之前的 30年间,出版事业发展相当缓慢,称得上出版业的只有解放初期建立的宝安县新华书店, 50至 70年代图书销售额最高的年份不到 40万元。   1979年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建立经济特区后,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和特殊的地理位置,深圳市的新闻出版事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综观 2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 1980年至 1986年为特区出版业初创阶段。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伊始,中共深圳市委和市人民政府对出版事业非常重视,积极支持报刊、…  相似文献   

5.
推动出版产业向现代出版转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版事业取得了极为显著的进步,出版业已经从一个品种单一,规模不大,实力较弱的行业发展成为品种齐全,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实力,越来越引人注目的产业,形成了从编辑、出版、印刷、发行、物资供应到教育、科研、对外贸易等较为完整的出版体系;规模数量和出版物品种已经跃居世界前列。这样一种发展规模和速度,一方面说明事业兴旺发达,说明出版工作者的巨大奉献。另一方面也可看出,由于改革不配套,管理滞后,也为出版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矛盾。突出表现为下述5个方面从产业结构看,出版、印刷、发行、物资供应四个…  相似文献   

6.
我国出版高等教育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教育作为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出版业从业人员素质、实现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出版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出版事业的发展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出版业的发展,出版业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高素质出版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出版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出版界、学术界和教育界所重视,大力发展出版教育成为目前出版业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我国出版业正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科学、稳定、协调的法律治理体系是出版业成功转型的关键。面对我国出版业所具有的双重属性,从政策、法制、社会、市场环境等方面发现存在的问题是解放和发展出版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在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协调处理好政府、社会、市场与出版主体之间的关系,才能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出版业法律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近来大热的O2O概念为出版业带来全新的发展契机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O2O所代表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也正适应了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要求.从本质上看,出版业所要的是数字化转型而非转场,只有融合线上、线下的发展,才能实现对传统产业的继承与扬弃.本文将从产品研发、营销、交易以和数据挖掘四个方面,尝试探讨O2O为出版业带来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政府出版事业主管部门调整政策,为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支持,对出版业的创意开发做出了积极引导,进而促使我国出版业转型升级.文章从出版视角切入,针对文创产业的二次创意开发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希望助力出版事业发展,推动文创产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民族出版工作,既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重要方面。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出版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分析了我国民族出版工作当前面临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民族出版业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疆出版业底子薄、基础弱,由于历史、地域、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困难和问题长期积累,新疆少数民族出版事业相对滞后。要解决新疆出版的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出版界的同仁们加倍努力,找出差距,充分认识新疆出版业特别是少数民族出版事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时调整对策,进一步加快新疆出版业机制体制改革,为新疆文化建设、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力量。一、新疆少数民族出版事业发展现状及特点(一)新疆少数民族出版的概念界定。  相似文献   

12.
加强出版理论工作是深化出版改革和繁荣出版事业的需要。出版改革已经进行了10年,我国出版业已基本上从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这一转变向出版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我国的社会主义出版业面向具有竞争机制的图书市场,逐步走向自我约束、完善和发展的道路。多年的改革实践说明,在实现这一转变过程中,理论上的自觉性十分重要,只有深刻地理解新时期社会主义出版业的性质、任务及其重要地位,人们才能有效地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影响以及商品经济的消极影响,将改革引向深入,推动出版业逐步走向繁荣。随着出版事业的发展,出版理论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几年来我们  相似文献   

13.
在最近召开的第二届跨世纪出版战略研讨会上,中国编辑学会青年编辑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社长胡守文,在对我国出版业进行前瞻性思考时说,中国出版业跨世纪战略最根本最重要的主题,就是怎样由出版大国迈向出版强国的问题。他对当今我国出版事业蓬勃发展的现状,特别从80年代进入90年代之后出版业已经形成的特征作了剖析,并对世纪之交的我国出版业的走向及发展态势,提出了八个方面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出版事业综合实力得到了全面提高。但应当看到,出版业中长期存在的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的深入,新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出现,又使出版业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如何迎接挑战,增强出版产业的整体实力呢?高新技术发展,国际出版市场一体化发展趋势,民营经济和其他行业对出版业不断介入,都可能导致我国出版业经济结构的变化,对国有出版业形成强大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国有出版业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快发展,提高国有出版产业的整体实…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介绍、分析和评估西班牙出版业海外市场现状,以及政府和行业协会对行业的扶持措施等,对近年来西班牙出版业海外推广的变化进行研究,并从西班牙出版业海外市场的开拓和发展、文化和出版互相推动、行业协会等在版权贸易的作用这几方面,找寻对我国出版业海外传播和推广的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出版事业发展迅猛,成绩显著,有力地宣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确立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热情颂扬了十多年来我国各条战线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是出版工作的主流。 出版业也确实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政治倾向不好,格调品味不高,有  相似文献   

17.
张俊 《编辑学刊》2023,(6):110-115
出版学教育和出版行业是人才供需的两个方面。文章以20世纪上半叶现代出版业出现为起点,以出版产学之间的关系、互动逻辑为框架,从出版学教育的发展、出版业的发展,观察两个方面不同阶段的关系,以及新时代各自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为历史留下见证为未来提供借鉴──推荐《中国出版论丛》中国书籍出版社章宏伟认真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带来的出版业的迅速恢复、发展和繁荣,研究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发展规律,进一步探索、深化出版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版事业,是当前出版理...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促进我国期刊出版事业的繁荣和发展,鼓励和表彰优秀期刊的出版,新闻出版总署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从我国8725种期刊中选拔出1518种优秀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并于2001年岁末正式确定并向社会公布.组建强劲的"中国期刊方阵",是新闻出版总署根据我国期刊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面临的形势为推动新世纪初中国期刊出版的繁荣与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中国期刊方阵"的确立和成功排定,在期刊出版业和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它对于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期刊出版业的发展所产生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将集中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双一流"建设与高校学术出版之间存在天然的纽带关系,两者互融共生、协同并进.高校学报作为我国出版业的生力军和高校学术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母体学校建设、出版业和社会发展均有重要影响.文章以"双一流"语境为研究背景,结合《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具体实践,对高校学报的办刊定位进行系统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高校学报的转型路径,以期为高校建设与学术出版协同式、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