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舌诊是我国传统医学四诊“望、闻、问、切”中的重要内容.传统的舌诊方法主要依靠医生目视,主观观察诊断病情.这种方法缺乏客观评价依据,制约了舌诊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研究舌诊,使其更加科学化、客观化、定量化,已成为舌诊研究的必然方向.本文介绍了中医舌诊客观化在舌体分割、舌质舌苔识别、舌体胖瘦和歪斜识别等方面的研究发展现状和舌诊的主要研究指标.  相似文献   

2.
李定国 《知识窗》2006,(11):31-31
中医看病采用望闻问切“四诊”,即望面色、察舌像,闻气味和声音.问病情和号脉。西医也有“四诊”: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叩诊主要用于探查胸部和腹部的某些病变,其方法是左手中指贴在病人的胸膛或腹壁;用右手中指去叩击左手中指,根据发出的回音来判断有无异常,并由此对某些疾病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医书记载:“看病必察色,察色先观面。”中医望面识病,主要就是观察面部的气色。面部神色可以说是全身精神气血状况的综合反映。我国正常人的面部微黄,略带红润,而又稍有光泽,中医称之为“常色”。人生病时,面部色泽发生变化,便称为“病色”。中医认为五色主病,即“色青多为肝病,色赤多为心病,色黄多为脾病,色白多为肺病,色黑多为肾病”。这种说法,正揭示出面色和健  相似文献   

4.
黄毓 《今日科苑》2010,(1):14-16
在中医针灸发展到“中国开花,全世界香”的今天,回过头来看中医医药的发展,让人不得不有“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吁: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中医医案作为重要的医疗资源含有大量的数据与信息,深度挖掘中医医案,围绕医案内容进行知识发现,有利于隐性知识的发掘,提高中医临床诊疗的效率与医疗服务的精准性。[方法/过程]以实地肺病医案为数据源,基于统计分析与关联规则的方法对中医医案内容进行挖掘,以咳嗽为主证为出发点,挖掘相关中医用药规律与临床症状以及症—药规律,探究关联规则分析在中医药知识发现方面的创新应用。[结果/结论]本地治疗咳嗽的高频药物包括炙甘草、杏仁、半夏、川贝母、茯苓、陈皮等,舌诊症状以苔薄白、苔薄黄、舌红、舌暗红、有齿印等为常见。基于Apriori算法的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常见的药物配伍为丹参,桔梗—炙甘草、柴胡,桔梗—炙甘草、前胡,枳壳—桔梗等;舌诊症状以薄淡黄—舌暗红、有齿印—舌暗红、苔薄腻淡黄—有齿印等组合为强关联组合,苔薄淡黄—舌暗红症状组合的强关联药物有桔梗、炙甘草、丹参、白前等。咳嗽患者的类型有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涉及风热证、痰湿证、阴虚证、肺气虚证、痰热壅肺证等证型。  相似文献   

6.
引言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创建的四诊法“望”“闻”“问”“切”至今也是中医诊断之根本,在这里笔者仅以此来证明何样的企业才适合多元化发展。“望”多元化企业之形象我们可以把企业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创业初期、发展初期、稳健期、二次创业期、持续发展期。每一个阶段的发展战略是不一样的。当企业告别了艰苦的创业期,进入发展初期和稳健期时,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产业和闲余资金后,若想快速发展,一般企业都需要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舌诊,是中医学望诊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舌苔、舌质的观察,从而了解病变的所在,据以辨证论治。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工程、人工神经网络、各种优化算法等的逐步发展和成熟,人工智能技术才开始运用于中医领域,并已涉及到舌体与舌苔的颜色、形质、动态、歪斜、纹理(裂痕、点刺)、厚薄、胖瘦、润燥等所有方面。将中医舌诊和信息技术相融和,运用图像信息处理技术来分析舌像,是保证中医舌诊客观化识别方法不断深入的有力举措,对促进中医舌诊的现代化、规范化,对中医舌诊的继承和创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医药卫生     
肝癌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舌象分析摘要:目的:以望舌为主了解原发性肝癌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  相似文献   

9.
有关中西医的争论由来已久。当西医刚进入中国时,人们主张“中体西用”,后有“中西医汇通”,也不断有“废止中医”的呼声。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西学中”压倒了反对中医的声音。文革时期“针剌麻醉”、“一根针一把草”、“中医办学”使中医盛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医一方面受到国际关注,另一方面又受到科学界的质疑。几起几落,中医究竞是什么?如何看待中医?中医的命运如何?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信息》2005,(12B):170-170
引言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问,扁鹊日:“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日:“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创建的四诊法“望”“闻”“问”“切”至今也是中医诊断之根本,在这里笔者仅以此来证明何样的企业才适合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医治病,通过望、闻、问、切,医家心有定数,便据证定“法“,依法制“方“,按方遣药.这是中医诊治的常规过程.然而,中国古代名医治病对有的病证,却不施药石,采取激怒病人使之无药自愈的心理疗法.……  相似文献   

12.
脉诊是最具中医特色的征象,在中医诊断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医有四诊,即:望、闻、问、切,其中脉诊就是切诊。在教学中主要以师承法临证为核心。在脉诊实验教学模型建立中通过人工模型、动物模型、人体模型教学模型对比,发现人工模型稳定性较强,但真实指感不强。对此,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就中医脉诊实验教学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脑的广泛普及与电脑软硬件设备的飞速发展,二手电脑市场也日益活跃。如何挑选一台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二手电脑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本文借用中医诊断的“望、闻、问、切”等四种手法介绍了选购二手电脑的具体细节。  相似文献   

14.
<正>专家简介:许家佗,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特聘教授。1972年生,大连人。长期跨学科从事中医诊断学教学以及舌诊、脉诊等中医现代诊断技术研究。原"863"计划中医亚健康技术研究课题组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智能舌诊系统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精准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  相似文献   

15.
〈数书九章〉“表望浮图”题与湖州多宝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数书九章》“表望浮图”题的造术思想,重点探讨了“表望浮图”题的实际背景,认为:“表望浮图”题的依据就是湖州的多宝塔,进而也为研究工建筑多宝塔提供了玫些史料。  相似文献   

16.
湘泓 《百科知识》2007,(12S):42-44
“鹦鹉学舌” 哺乳类是高等的脊椎动物,舌头也很发达。哺乳类的舌富于肌肉,随着舌的发音更加复杂化,舌能在口腔内灵活地活动。舌背黏膜上具有一系列乳头,乳头内有味觉感受器,又称味蕾。因此,哺乳类的舌主要功能为味觉,另外还有吸吮、舔食、搅拌食物和帮助吞咽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马婧婧 《今日科苑》2010,(1):197-202
香港虽小,却多彩多姿。世界级的建筑,精致的美食,逛不完的商店,看不够的时尚……“上山下海”,是香港之旅不可或缺的。“上山”就是乘坐缆车登上香港之巅的太平山顶,凭栏俯瞰港九美景。“下海”就是游览香港海洋公园。海洋公园的妙趣,望“洋”不兴叹,尤其让我们不能释怀。  相似文献   

18.
《发明与革新》2014,(12):50-50
近段时间,有关“中医诊脉验孕”的网络约赌赚足了眼球.不久前,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医师“烧伤超人阿宝”通过微博叫板“中医把脉验孕”.他提出,让受试者躲在屏风后面,只露出手腕,看中医能否号脉号出怀孕,甚至男女.而在近年来,中西医之争一直都是热门话题.那么,中医诊脉验孕到底是传统医学还是故弄玄虚呢?  相似文献   

19.
近段时间,有关“中医诊脉验孕”的网络约赌赚足了眼球。不久前,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医师“烧伤超人阿宝”通过微博叫板“中医把脉验孕”。他提出,让受试者躲在屏风后面,只露出手腕,看中医能否号脉号出怀孕,甚至男女。而在近年来,中西医之争一直都是热门话题。那么,中医诊脉验孕到底是传统医学还是故弄玄虚呢?  相似文献   

20.
中医有“喜、怒、忧、思、悲、恐、惊”心情导致疾病的说法,相应地,又提出:“以其人之身还治其人之道”的说法;即用相克的情绪疗法达到治疗的目的。比如:看恐怖大片——[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