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瓜煎饼     
曹雨欣 《中学时代》2022,(17):18-19
<正>又是一载中秋,天刚蒙蒙亮,我便迫不及待地起床收拾好,箭一般地冲到奶奶的卧室,喊奶奶一起烙煎饼。窗外,村子里的屋顶飘着缕缕炊烟,空气中弥漫着轻纱似的薄雾,我仿佛已经闻到了地瓜煎饼的香气。中秋前后是地瓜成熟的时节,一株绿油油的地瓜藤下面往往是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地瓜依偎在一起。将地瓜挖出来后,洗净去皮,磨成糊状,加入少量玉米粉和面粉,即成为“煎饼糊子”。  相似文献   

2.
家乡的煎饼     
家乡的土特产很多,我却对煎饼情有独钟.(略过其他特产,直接写煎饼,干脆利落.) 家乡人做煎饼,是将小麦、玉米或豆子淘洗干净(所用的材料),调水磨成糊状,把糊浇在烧热的鏊(áo)子(一种特别的工具)上用薄篾片均匀摊开、烙熟,就成煎饼了(做法).煎饼薄脆松香,("薄脆松香"四字写尽煎饼的特色)不但老百姓爱吃,也令许多文人墨客为之倾倒.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就曾这样称赞煎饼:"圆如望月,大似铜钲,薄似剡溪之纸,色似黄鹤之翎."道出了煎饼轻薄如纸,色、香俱佳的特点.(宕开一笔,引用蒲松龄称赞煎饼的话,比直接称赞更有回味余地,更有内涵.这一段虽然简洁,却写了煎饼制作的原材料、工具、方法、特色以及人们对它的称赞和喜爱)  相似文献   

3.
家乡的煎饼     
家乡的土特产很多,可我却对煎饼情有独钟。家乡人做煎饼,是将小麦、玉米或豆子淘洗干净,调水磨成糊状,把糊浇在烧热的鏊(ao)子上,再用薄篾片均匀摊开、烙熟,就成了煎饼。煎饼薄脆松香,不但老百姓爱吃,也令许多文人墨客为之倾倒。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就曾这样称赞煎  相似文献   

4.
多功能小包     
材料:的确凉棉布60厘米,树脂衬布30厘米,口袋布4块,褡袢4只,拉链1根,纽扣、揿纽各2粒,丝带2根,带子12根(每根约15厘米长)。制作方法:1.将的确凉棉布裁两块做包的里子和面子。树脂衬布按同样尺寸剪1块(图一).2.将包的面料和衬布缝合,两边装上用丝带摺成的花边;包口处装上拉链,拉链左右两边装上褡袢;衬布的两边各装6根带子(图二)。3.剪水果形口袋4只,  相似文献   

5.
<正>在一节关于圆面积的练习课上,教师以买煎饼的故事开头——一天,小丽去煎饼摊买煎饼作早餐。她对摊主说:“给我一个直径12厘米的煎饼。”摊主回答:“没有12厘米的了,给你一个直径8厘米的和一个直径4厘米的吧。”如果你是小丽,你会同意吗?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很快,  相似文献   

6.
家乡的土特产很多,可我却只对煎饼情有独钟。煎饼是我们苏北靠近山东那一片地方人们的主食。将小麦、玉米或山芋干淘洗干净,调水磨成糊状,把糊浇在烧热的鏊子上用薄篾片均匀摊开、烙熟。就成了一张薄脆松香的煎饼了。  相似文献   

7.
第一口     
在我的记忆之中,每次吃烙馍或煎饼这类食物之时,母亲总有一个习惯……“吃饭了。”母亲每日都会用相同的语音与口吻通知我吃饭的时间到了。“今天吃烙馍。”母亲说道。“噢!”我敷衍似的应了一声,因为这是我最讨厌的主食之一。但仔细一看,方知桌上还摆着一盘与烙馍“绝配”的炒羊肉。这样的饭菜搭配,很明显是母亲特意为我安排的。  相似文献   

8.
家乡的煎饼     
我的家乡在美丽如画的海边小城——赣榆。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这里的人们更是勤劳淳朴,开朗热情。家乡的特产很多,我却对煎饼情有独钟。家乡人做煎饼,是将小麦、玉米或豆子淘洗干净后调水磨成糊状,再把糊浇在烧热的鏊子*上用薄竹片均匀摊开、烙熟,揭下来就成了。我们这儿的煎饼又薄又脆又香,深受老百姓喜爱。  相似文献   

9.
今天下午,奶奶打电话让我和妈妈回去吃饭。一进门,我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奶奶手里拿着一样东西过来说:"看,这是什么?"我接过来一看,这是什么呀?像圆柱子一样,上面粘满了芝麻,还粘手。我问奶奶:"这是什么呀?  相似文献   

10.
家乡的煎饼     
家乡人做煎饼,是将小麦、玉米或豆子淘洗干净,调水磨成糊状,把糊浇在烧热的鏊子上用薄蔑片均匀摊开、烙熟,就成煎饼了。煎饼薄脆松香,不但老百姓爱吃,也令许多文人墨客为之倾倒。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就曾这样称赞煎饼:“圆如望月,大似铜钲,薄似剡溪之纸,色似黄鹤之翎。”一语道出了煎饼轻薄如纸,色、香、味俱佳的特点。听奶奶说,从前没有电磨,煎饼糊都要在石磨上推。常常天刚亮,就要起来推,一推就好几个小时。现在好了,用电磨几分钟就磨出又细又白的糊糊,虽然如此,上了年纪的人还是忘不了那些石磨,因为它们记着家乡人的多少沧桑,多少深情啊…  相似文献   

11.
煎饼飘香     
下班后去市场买菜。哇!一股久违的玉米飘香沁入心脾,真像小时候吃的煎饼味儿呀!循着香气一路寻找,果然在市场的旮旯处发现一个大姐守着一个煎饼摊。"大姐,煎饼真香!"我夸赞地说。"自己摊的,除了玉米和大豆,没有任何添加剂。"大姐向我保证。"一闻就是‘刚鼓头’的煎饼,我最爱吃甜头的煎饼。""吆,妹子,看你是个文化人,怎么这么内行呢?还知道‘刚鼓头’的煎  相似文献   

12.
我爱你,爸爸     
我从床上起来,闻到一阵清香。我走到客厅,看见桌子上放着一杯菊花茶,而爸爸杯子里却是一杯白开水。爸爸说:"子墨,把菊花茶拿着,—会儿去跳舞时喝!"我感到很奇怪:"爸爸,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喝菊花茶?""这是个秘密,等你晚上回来时我再跟你说。"整个下午,我一直在思考。终于到了晚上,爸爸跟我说:"上星期,你不是说外婆家的菊花茶好喝吗?"我歪着脑袋想了好一会儿:"好像说过……"爸爸一边摸着我的头,一边笑着说:"多喝菊花茶好  相似文献   

13.
正中学时听数学课,是"为什么一碗米饭加一份炒鸡蛋,就变成了小笼包"的感觉。等上了大学听高数,就完全是"老师说,只要将魑魅魍魉和耄耋进行饕餮,再籴粜謦欬氍毹,即可得到趑趄葳蕤和呶呶"的节奏了。都下早读了,煎饼馃子还没出摊,我就给老板打了两个电话催他。老板说,这些年他摆摊卖煎饼馃子,自由自在,自从遇见我,让他有了上班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快乐阅读》2014,(7):64-64
<正>中学时听数学课,是"为什么一碗米饭加一份炒鸡蛋,就变成了小笼包"的感觉。等上了大学听高数,就完全是"老师说,只要将魑魅魍魉和耄耋进行饕餮,再籴粜謦欬氍毹,即可得到趑趄葳蕤和呶呶"的节奏了。都下早读了,煎饼馃子还没出摊,我就给老板打了两个电话催他。老板说,这些年他摆摊卖煎饼馃子,自由自在,自从遇见我,让他有了上班的感觉。  相似文献   

15.
一位老师正有条不紊地讲解着<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一位男生突然站起来插嘴:"邱少云离敌人只有60米远,敌人讲话的声音都听得见,连战士咳嗽一声或蜷一下腿都有可能被发现,为什么邱少云身上的棉衣烧着了,战士们都闻到了棉布的焦味,而敌人没有闻到呢?"面对学生思维的跳跃、灵感的泉涌,这位老师竟反而板起面孔一声怒吼:"闭嘴,上课要专心听讲".  相似文献   

16.
一天,读贺敬之先生的《回延安》,当读到“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时,忽然感到浑身荡漾起一股温馨亲切的暖流,于是,想起了母亲烙的黄灿灿的玉米煎饼。  相似文献   

17.
在贵州省活动课教材及其它书本上都介绍了无土栽培实验。然而我以取材方便,节约经费,制作简单着手,对灯芯式及循环式无土栽培进行新设计,经我与学生的试用,效果较好: 一、灯芯式无土栽培 方法一 工具与材料:可乐瓶或洗发素瓶1个、泡沫板、剪刀、煤渣或米糠、废铝片、棉布。 制作方法:1、将可乐瓶从瓶肩处剪断,距底三分之二的侧壁上打一个1厘米口径的小孔。2、用铝片将泡沫做成厚2厘米,直径等于可乐瓶口径,中央有一个1厘米的小孔圆板。把棉布从小孔中穿出,做成灯芯。3、使用时将瓶中盛上营养液,把有灯芯的泡沫板塞到瓶侧孔的上缘处,植上植物,填入煤渣即可。补充营养液从侧孔加入。制作方法见图1。 方法二 工具与材料。麦乳精瓶1个、泡沫板、棉  相似文献   

18.
一位青年教师开了一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的公开课: 当课有条不紊地进行到二十多分钟时,突然一名男生站起来插嘴道:"邱少云离敌人只有60米远,敌人讲话的声音都听得见,就连战士咳嗽一声或蜷一下腿都有可能被发现,为什么邱少云身上的棉衣烧着了,战士们都闻到了棉布焦味,而敌人没有闻到呢?"面对学生的"突然袭击",这位教师显然有些手忙脚乱.最后为了给自己找台阶,板着面孔说:"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要随便插嘴!"此后,大家都正襟危坐,洗耳恭听,以致后来,这位教师在板书时将"挪动"写成了"挪云",全班五十多人竟无一人再敢站起来"插嘴"指错.  相似文献   

19.
<正>经过半个月的准备,爸爸妈妈的"老家味煎饼店"终于开张了。煎饼店开在小镇的菜市场对面,在学生们上学、放学必经的路上,绝对的"黄金地段"。每天凌晨三四点钟的时候,爸爸妈妈便起床了,妈妈制作馅料,爸爸揉面、切面、擀面、包馅。随后,妈妈先在托盘上刷油,把包好馅的煎饼贴上去,再在上面刷一层油;接着将馅饼放入烤炉,打开开关,开始烤饼。几炉热乎乎的煎饼出炉后,爸爸妈妈又开始做薄  相似文献   

20.
我们学校的门口有一个煎饼摊,每天放学,那里都会排起长长的队伍。同学们说那里的煎饼馃子是全城最好吃的。然而,我从不曾光顾那里。不仅仅是因为我口袋里根本没有支付一个煎饼馃子的两块钱,还因为那是我早已经熟悉了千百次的味道。是的,那个每天在门口辛苦卷煎饼的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