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每年有逾百万大学生毕业不能及时找到工作,已经成为社会的沉重负担。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校设置的专业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因此要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高校需要大力度改革专业设置,满足社会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2.
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影响高校就业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既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关,也与高校就业服务工作、毕业生个人、学校专业设置、学校声誉密切相关.文章从毕业生个人及学校两个角度,对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五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关系到学校声誉、专业发展乃至社会稳定。受毕业生规模、教育质量、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2003以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波动频繁,且整体水平不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师生比与就业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表征产业结构的第三产业比重则对就业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合理控制毕业生规模、优化高校专业设置、科学分配教育经费等资源以及加快经济增长均有利于提高就业率。  相似文献   

4.
文章就高校自身的专业设置和人才规格定位中存在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指出,必须抓紧调整和改革部分综合性专业和人才培养规格专业口径过宽的问题,从而加强高校与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对接,提高高校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就业率.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对于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动能、完善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具有积极意义。在宏观经济压力持续加大、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以及就业率与招生专业设置应答机制缺失等压力之下,提出建立就业率对专业设置的反馈机制、推进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加强就业帮扶等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举措。  相似文献   

6.
正确对待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毕业生就业率的由来和定义1999年,教育部首次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进行统计和公布,提出“要将市场机制引入招生办学,公布就业率就是对各高校办学质量的督促”。2003年,教育部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高校发展要与毕业生就业情况挂钩。2004年国务院的有关文件也进一步强调了就业率的重要性,它是高职学校评估的“核心指标”。2004年年底,在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参加的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上,教育部周济部长公开表示,对连续两年就业率低于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毕业生就业率如此重…  相似文献   

7.
动态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培养实用人才的新路子河南省信阳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全院专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80%以上,其中许多是“订单式”培养的毕业生。近年来,随着信阳市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扩招,一方面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感到人才缺乏,现有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能够掌握行业标准技术的毕业生更少。因此,学院坚持市场取向,能力定位,以社会“急用”、能力“够用”、上岗“顶用”的理念为指导,发挥自身优势,突出短线专业,努力推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实现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零…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要以就业为导向,毕业生就业率是高校专业布局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专业设置由市场来定,社会需求成为高校开设专业的主要参考依据;IT行业已经从PC、网络步人了以存储为核心的时代,在未来的五年内,我国至少会有20万的网络存储人才缺口;高职院校则可以立足长远,提升人才培养规格,在计算机科学系增设“网络存储”专业。  相似文献   

9.
略论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部从1999年起已开始公布部属院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1]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今后国家将把就业率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并向社会公布。这种做法其积极的价值取向是多方面的,能帮助考生了解信息,选报专业志愿,并能促使高校更加重视就业工作,以就业率来考核、评价、推动和促进人才培养。这是政府宏观管理高等教育所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其积极的作用。一、评价作用──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毕业生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办学水平,体现了学校的学科与专业设置是否合理。毕业生就业率的评价作用体现在用人单…  相似文献   

10.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随着我国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就业率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评估体系与美国相比,不论在计算方法上,还是在机构设置、统计时间、统计对象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就业率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