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凡语义相通(或相同),声音相近(或相通转)的字称为同源字。"言"、"告"、"舌"这三个字从音、形、义三个角度进行考证,可得出同源的结论:它们均来源于古代的"铎"形。  相似文献   

2.
从音、形、义等方面考证“冒”、“冥”、“冢”、“蒙”、“矇”、“濛”、“幪”、“朦”、“萝”、“瞢”、“霧”、“霾”等字的同源关系,来揭示汉字发展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3.
告子以“不得于言,勿求于心”的方式达成“不动心”境界,然孟子认为“知言”才是正道。其实二人所说的“言”均指他人思想言论,内涵一致,并非在言的内容或主体上存有分殊,根本不同在于他们对待言的方式,即告子是以外义判言,孟子是以心知言。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发了同源词的界说、种类,重点论述了考证同源词的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用同源词的充要条件考证同源词可以避免主观臆测等弊病。  相似文献   

5.
<正>汉字的发展是汉字与汉语、汉字形体结构的繁与简、美观与实用、标音与不标音等矛盾发展的结果。汉字的演变与分化,从汉字产生的时候起就已经开始,它标志着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汉语的推动下,汉字自身的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本文拟以“(隹隹)”字为主要线索,从音、形、义诸方面探寻其字体演变分化的轨迹,进而考证其与“雠、售、谁、唯”等字的同源关系,以揭示汉字发展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6.
同源字研究是文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渐渐已经从同源词中独立出来。本文就如下三个方面总结了同源字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一,关于同源字的定义与判定标准的历史争议;二、关于同源字与其他的几种有特殊关系的字之间有无交叉与重合的关系问题研究现状;三、同源字考释的方法、成果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巫”、“武”与“舞”同源试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的特点是形音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量研究已经证实,早期汉语中语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其意义上也多有联系,可能由同一语源滋生。文章从语音着手,结合字形分析和古代文献的用例情况,试着论证了“舞”、“巫”与“武”是一组语源上同源的同源词,同时这种联系也再次证明了词汇系统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记录义分同族词和音转同族词的文字间都存在同源通用的现象,它们从总体上反映出两种不同的语言实质,一是文字上的通假,一是所记录词语作为同义词间的互用,本文通过对这些现象和实质的揭示说明同源通用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文字混用现象,它客观上反映了汉语词汇和文字发展史中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9.
"三言二拍"中比较句式类型丰富,数量众多.文章采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书中的这些句式进行全面的考察,力求为近代汉语比较句的类型考察提供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10.
薛蓓  钱莉 《文教资料》2013,(10):37-39
厉是汉语中的一个常用字,而汉语中还有一批和"厉"字形相似、读音相近的字,如砺、励、濿、疠、粝,这些字和厉之间都属于王力先生所说的同源字的关系。厉的本义是磨刀石,从这一义项出发,引申出许多义项。由于厉的义项众多,使厉的字形发生分化,产生了四组古今字:在磨刀石、磨治义上,厉是古字,砺是今字;在勉励义上,厉是古字,励是今字;在穿着衣服渡水义上,厉是古字,濿是今字;在疾病义上,厉是古字,疠是今字。因为古今字是同源字的一种,所以这四组字都属于同源字。厉专指质地粗糙的石头,粝专指质地粗糙的粮食,两个字有一个共同的义项:质地粗糙的物体,上古音同属月部,读音相似,因此,厉、粝二字属于同源字。  相似文献   

11.
歙县北乡话方言本字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歙北方言隶属于徽语区,对其本字考证对于徽语其它方言点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为了解决方言调查中,特别是整理方言同音字表时出现的有音无字的这一问题,通过参考有关工具书,主要是《广韵》、《集韵》以及其它方言的本字考证释例,并对已经考证的本字进行分析,可以找到古今语音的对应变化规律。还可以佐证文字发展的总体趋势——简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