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战的结束不期而至,美国的对手变得难以确定,其国家利益也难以界定。伴随冷战的结束是苏联的消失,也使美国的实力相对衰弱。在后冷战初期,美国在中东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积极介入巴以冲突。无论是巴以和平进程取得进展,还是出现倒退与反复,我们都会发现这一切都是由美国在中东的利益所决定的,都是其国家利益的彰显。  相似文献   

2.
利益是大学学术自治与治理的基础和前提,利益相关度与学术自治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利益相关程度决定着学术共同体的紧密程度,也决定着学术组织治理水平的高低。扩大学术治理基础,建立健全学术委员会制度,重塑学术文化,彰显学术权力,增强利益相关程度,才会有效提高学术治理成效。  相似文献   

3.
一、南亚与南亚次大陆 南亚是指喜马拉雅山南侧至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南亚包括其大陆上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锡金六个国家及印度洋上的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两个(群)岛国。所谓次大陆,是指面积较小(小于亚欧大陆、澳大利亚大陆等),但在地理上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大陆。南亚南、东、西三面分别濒临印度洋、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尤其是北部以高大的喜马拉  相似文献   

4.
论现代大学校长的社会角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大学校长角色的期待是不同的。在现代社会,人们期待大学校长能够扮演四种基本的社会角色:一是作为学术利益的代言人,二是作为国家政策的执行者,三是作为学术组织的领导人,四是作为社会利益的主动反映者。而现实中大学校长的角色经常是缺位的,其根源与数字化、任期制的误区不无关系。现阶段大学校长角色的建构方向是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教授治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教材建设的国家立场"就是要从国家利益和国家层面出发,去建构教材内容、取舍知识属性、实施教材治理。新时代教材内容的国家立场主要表现在如何处理"中国知识"与"中国不同地区知识""中国知识"与"世界知识"之间的价值排序;新时代教材治理的国家立场主要表现为用治理思维重新审视我国教材管理的改革历程,在明确从管理走向治理的范式转换下突出国家的"元治理",彰显国家在教材治理中的中轴角色和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经济中,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并进而影响着国家的总体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做强主导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集群等路径选择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7.
利益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起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围绕着人民群众一定的需要和利益而生成并不断发展.依据利益与价值的关系、利益与价值观的关系两层逻辑推衍,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可以得到证明的是:利益是人民群众价值活动的逻辑起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仅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旨,而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中国特色"的动因.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角色都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变化,中国选择怎样的战略实现民族复兴,以怎样的方式实现自己国家利益,和谐世界理念应运而生.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和谐世界理念有其内在机理和必然面临的挑战.而和谐世界理念的真正价值则在于促进世界和平并为中国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打破中国威胁论,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提高中国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风起云涌,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创新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在增强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方面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彰显。教育,在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创新精神与实践的源  相似文献   

10.
印度洋在美国早期对外扩张中占据一席之地。自1783年美国独立到19世纪中叶,美国巧妙利用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制定对外扩张战略,在不改变印度洋已有秩序的前提下,通过缔结双边条约、武力威慑等方式,成功地获得了"最惠国待遇"和商业特权,在印度洋沿岸建立起商业网络。从方式上看,美国基本未使用武力征服手段,就在印度洋地区获得了同欧洲列强相同的利益。美国在印度洋的早期经略有利于其维护海上交通线路畅通、拓展贸易市场、控制战略要冲,为日后建立印度洋海权乃至全球性海权奠定了基础。本质上看,美国经略印度洋与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并无区别。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正处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历史进程日益加速但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尚未建构起来,中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威望逐步提升但又须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还不够充分发达和中国的世界"话语权"亟待提升这样的环境之中。维护与发展当代中国国家利益必须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肩负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感,奉行睦邻友好的地区合作观等为其基本路径,才能更好地抢抓当下面临的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努力使当代中国国家利益的发展同维护与发展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两者形成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增强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是桂林经济整体提升的“发动机”,是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增强桂林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要增强桂林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必须有一个整体的战略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桂林中心城市发展战略构想及增强综合实力的战略选择,以达到实现带动桂东北地区经济整体发展的目标,从而为广西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是经济实力超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间联合体,俄罗斯是正在重新崛起的欧亚大国。美欧俄三边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和最复杂的三边关系之一。冷战结束后,美欧俄三边关系呈现出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性质特征的非对抗性和结构特征的不平衡。美欧俄关系未来的发展取决于三方实力和实力对比的发展变化。总体而言,三方既合作又斗争,美国依旧是三方关系调整中的核心角色,欧盟是三方中最具建设性和复杂性的角色,而俄罗斯的影响是否进一步增强主要取决于其实力恢复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
高青松 《考试周刊》2013,(16):179-180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国家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中小学教育技术老师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机遇。在我国,中小学教育技术老师一直以来都保持着"技术支持者"的角色,实现从"技术支持者"到"教学促进者"的角色转变成为新时期中小学教育技术老师彰显其价值的关键。"教学促进"是其运用教育技术的本质要求,针对从"技术支持者"到"教学促进者"的角色转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之父”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WilliamSchultz)指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人力资源开发滞后,将成为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人力资源的数量是构成人力资源总量的一个基础部分,反映着人力资源的特征。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口主要包括现实的人力资源,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所拥有的实际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潜在的人力资源,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未来的人力资源,即那些还未达到劳动年龄的人口。人力资源的数量及其变动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或潜在的经济实力。人力资源开发既…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视角下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起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社会公正、维持社会稳定、增强公共政策合理性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存在着利益的群体性与表达的个体化、利益范围的广泛性与表达渠道的狭窄性等几对明显的矛盾。因此,我国应当为该机制提供相应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文化支撑;建立农民工维权组织,使其承担起农民工利益表达的主要角色;同时还要拓宽农民工利益表达渠道,保证农民工向政府的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东亚政策是遏制并孤立中国,扶持日本,并与远东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军事同盟,所有国家的利益都要服从于美国的政策和利益。英国为维护大英帝国的根本利益及继续充当一流国家,在东亚与美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抗争,英美分歧主要集中在对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朝鲜问题上。  相似文献   

18.
许丽 《海外英语》2013,(1):148-149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悠久历史的缩影,而博物馆文本的翻译在文化宣传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文本译文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目前,在国内,对博物馆文本翻译的研究很少,但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因此,该文对国内博物馆文本的翻译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希望对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论地区合作中领导应具有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推进地区合作中,成功的领导国家需要协调好与世界大国、地区内追随国家、地区内竞争性国家之间的关系。成功的领导国家应该是有实力、有意愿,而且能够为世界大国以及地区内国家所能接受的国家。在一个国家单独难以承担领导责任时,大国联合提供领导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学术文化是现代大学文化固有的特质,直接通过科学研究得以体现,同时发挥着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及引领文化的功能,彰显着大学文化的独特地位。学术文化具有自由的氛围、独立的人格、探索的精神、创新的品格、严谨的作风等特点。唯有遵循学术文化的内在机制,自觉培育学术文化的土壤,才能深化大学文化建设,提升大学文化层次,增强大学办学实力,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