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实验数据为依据,对单杠团身后空翻一周半越杠再握动作主要技术环节进行分析,针对运动员空翻前杠下的振浪、撒手瞬间、抓杠瞬间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2.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了冯喆完成的单杠直体后空翻转体360°越杠再握动作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为我国运动员改进和发展此类型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了我国优秀运动员完成的单杠团身后空翻一周半越杠再握动作的运动学规律与技术特点,对于进一步发展此类动作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冯喆单杠直体后空翻转体360°越杠再握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了冯拮完成的单杠直体后空翻转体360°越杠再握动作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为我国运动员改进和发展此类型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单杠向后大摆振浪越杠再握动作稳定性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亦光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1)
从近几年来大型体操比赛中国内外优秀运动员完成大摆振浪越杠动作的技术情况,及我国优秀选手此类动作的失败原因,指出此类动作的基础在于振浪技术正确与否及稳定性,经计算分析得出腾跃类动作的振浪应当在躯干摆向9:30~10 点部位时快速振臂,振臂方向指向11~11∶30 部位,身体总重心抛射角在80°~85°。在越杠空翻类动作的振臂应在躯干指向10∶30~10∶00 点部位时快速振臂,振臂方向指向10 点部位较为合适,空翻转动角速度在1444~1295 rad/s之间,而直体腾越时身体翻转的角速度在 481~432 rad/s,振浪后重心腾起速度在382~411m /s,振臂速度在235~252 m /s 之间为宜;最后提出增加振浪技术稳定性的训练意见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消防官兵引体向上练习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研究运用遥测肌电和录像同步解析法,对单杠引体向上正手宽握、正手中握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单杠引体向上动作主要锻炼的肌肉是:前臂的屈肌、背阔肌、胸大肌和肱二头肌。前臂屈肌群的力量,对于完成单杠引体向上动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手宽握动作对胸大肌和背阔肌的锻炼效果好于正手中握动作,正手中握动作对桡侧腕屈肌的锻炼效果好于正手宽握动作。 相似文献
7.
单杠团身后空翻一周半转体180度越杠再握动作技术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实验数据为依据,通过定量分析,认为导致动作质量不理想的原因是实验对象在撒手瞬间获得的翻转能量不足。建议运动员在完成晚振浪时应特别注重提高振浪强度,采用双手同时放杠的撒手技术,适当提前撒手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揭示了日本优秀运动员富田洋之完成的单杠团身后空翻转体360°越杠再握动作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为我国运动发展此类动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研究结果显示,整个身体及肩关节超过杠前水平位置后两手同时撒手;团身后空翻越杠向左转体后右手先抓杠,然后左手抓杠时整个身体处于杠水平以上较高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在完成行步腾空飞脚的整个过程中,可看作由助跑、踏跳、腾空、落地等几个动作组成,其中踏跳和腾空动作具有最重要的地位。这里只就踏跳和空中动作所涉及到的一些问题来谈谈.踏跳:踏跳的好坏是决定跳得高与不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从运动力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来看牛顿第三定律清楚地描述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揭示了运动的基本原理F=-F。这一原理告诉我们:踏跳者踏跳时给予地面作用力,而地面就给予踏跳者以反作 相似文献
10.
李佐惠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7):999-1001
高低杠前空翻一周半越杠再握类动作是我国运动员首创.第一次较完整地提供了该类动作各技术阶段的运动学参数和分析.研究显示:该类动作技术具有"晚顶伸"、"晚鞭打"、"早撒手"等特点,同时指出,跟肩翻转的速度不够快,导致再握杠时肩角、髋角过小,身体重心离杠轴太近,是影响该类动作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研究和比较我国优秀运动员尤雅男和罗马尼亚运动员蒂卡完成的“单杠直体前空翻转体360°再抓杠”的高难度E组动作,分析他们共同的技术特点和差异点.研究结果表明:该动作在杠水平部位两手同时撒手,直体前空翻转体360°后两手几乎同时抓杠,抓杠时身体位置也在杠水平部位,重心抛物线轨迹几乎垂直向上向下运动.为我国运动员发展和改进此动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蒋勇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1调查对象和方法1.l调查对象我校中专2年级5个班的学生。1.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和座谈。2结果与分析2.I女生单七动作考评概况对中专2年级5个班的女生进行了单杠技术动作“单脚蹬地翻身上成支撑”的测评。考评标准是:能独立完成动作可评为80分以上;借助外力完成该动作可评为6O分以上。参加测评女生总人数135人,结果如下:60分以上者56入,占总人数的利.5%;80分以上者仅门人,占总人数的8.9%。1985后用同一标准对本校普高2年级4个班的女生进行测评的结果是:总人数83~60分者68人,占总人数的sl.9%;其中80分以匕者28人,占总人数… 相似文献
13.
试论单杠飞行动作的发展及其与比赛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近三届体操世锦赛单杠决赛中飞行动作的发展状况及其与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飞行动作数量和难度均有一定发展,后空翻两周越杠类动作成为主流动作,各种形式的特卡切夫直接连接被广泛采用,前空翻类型动作日趋减少,马尔凯洛夫的使用甚少.单杠比赛成绩与飞行动作的数量和难度无直接联系,而与整套动作的质量和下法稳定性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以参加北京奥运会、第41届、第42届体操世锦赛单杠决赛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当前单杠连接加分动作组合的特点和趋势做了全面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保证获得较高动作难度分和完成质量分的前提下,各国运动员正在大力发展连接加分动作组合;"扭臂握和后悬垂动作及背对杠完成的动作+飞行动作"占连接加分动作组合的71.43%;越杠非空翻类动作成主流飞行连接动作。 相似文献
15.
刘成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5,(4)
通过分析单杠运动的起源、发展及相关分类理论,提出现阶段竞技单杠动作分类设想:用转动特征和基本技术特征两个标准及难度因素将竞技单杠动作分成回环、大摆和屈伸三类。 相似文献
16.
单信海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20(1):86-88
运用小角度平面定点扫描拍摄技术,对武术套路运动员的5次腾空飞脚分解动作进行了现场拍摄,并用国产爱捷录像分析系统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助跑阶段的频变化不大,而步长呈减小趋势;腾空阶段第二次击响处在上升阶段接近但还未到达最高点,这就为身体处在最高空时作好优美造型腾出了时间;落地时重心偏低,下落的时间较短,造成了缓冲的范围较小。 相似文献
17.
男子跳马前手翻空翻类高难动作的第一腾空及推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志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5,(3)
跳马前手翻空翻类高难动作是跳马的一个发展方向和重点,有重要的地位。为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这类技术进行更深入、系统的研究探讨,了解其内在结构和一般规律,笔者以在11届亚运会上成功完成的动作为研究样本,对其第一腾空和推手技术作了较全面、深入的探讨,并较详细地分析了影响技术完成的主要参数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一批运动学参数,对于深入研究和发展完善该类动作技术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潘小非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25(2):18-21
归纳总质心在不同的运动轨迹下其运动学指标存在的内在联系,分析其对完成动作的影响,提出飞行动作腾空阶段身体总质心最佳运动轨迹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9.
雷咏时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5,(3)
体操教学的实践证明,教材中的有些动作是相互联系的,特别是技术类型相同和结构相似的动作,互有相迁移和转移的作用。只要教师在教学中能注意剖析动作的技术环节,合理地利用某一动作的关键技术为学习另一动作服务,学习和掌握新的动作技术就容易得多。低单杠“经直角悬重摆动骑上”动作,是体育院校教学大纲中的一个主要教材。由于它的动作技术性较强,一般普修课的学生总是有一部分人难于掌握。原因何在呢?当然学生不能完成动作因素较多,素质差、练习时间不多、对体操的技术概念体会少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04年苏州全国体操锦标赛上肖钦、滕海滨完成的单杠特卡切夫腾越动作技术的比较分析,找出了两名运动员在振浪、越杠、再握技术环节的优势与不足,为二人以及其他高水平体操运动员对此技术的掌握与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