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英语情境教学是一个激励学生个体积极参与和学生群体共同达到一定教学目标的活动过程。要使学生个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必须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借助情境教学的吸引力和教师情感的推动力,激发学生的自动力。切实做到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并保证学习行为持之以恒,最后实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
教师管理的实质在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实现“为工作而激励,用工作激励”的构想.以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要善于抓住教师的现实需要,实行需要激励;善于为教师队伍树立恰当的目标,实行目标激励;善于把握教师期望心理。增加教师期望值,实行期望激励;善于合理评价教师的行为结果,实行评价激励。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从学生“敢说”到“愿说”再到“会说”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要使学生敢说,教师必须正确鼓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畏惧表达的心理,树立口语交际的自信心,鼓励他们敢说话。  相似文献   

4.
用需要层次理论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要围绕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培养教师的责任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管理水平,乃至提高整个学校的水平。如何提高教师积极性,可采用的方法很多,但不同的方法,激励的效果不同;同一方法对不同的教师、同一教师在不同时期激励效果也不相同。按照行为科学理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因此,要使教师的行为和学校管理目标相统一,必须从研究教师的需要出发,通过满足教师的需要来激活内在动力。需要是有层次的,是一个“宝塔”型结构,…  相似文献   

5.
人的情感对人具有能动作用,关术教育的效果与学生的情感投入有很大关系。美术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情商培养是贯彻教育“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行动。实践证明,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和帮助学生不断实现自己的每一个目标的“成功教育”是提高学生情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教师要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既要使学生“知其然”,更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既要传授书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更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必须注重讲课的语言艺术,为此,我认为应达到“六性”:(一)思想性。这是对教师语言最根本的要求。亚里斯多德说“:语言是表达思想的,能够使我们把握新的思想的语言,是最为我们所喜欢的语言。”教师担负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任务,为此,讲课语言应做到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励学生的奋发向上精神,决不允许教师信口开河,让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话带…  相似文献   

7.
运用个性化教学 提升小班化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把握好个性化备课,为个性化教学打下基础 以往一个学校中的备课目标(尤其是集体备课的目标)就是整齐划一,用统一的思想,统一的方法,统一的手段达到学生的统一的“齐步走”。其实这种备课的价值目标是达不到的。新课程观认为,对人的教育首先要尊重人,要以人为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和特点,因此无法实现“齐步走”或同步发展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具体实际来设计教学方案,对文本知识加以增删调整:必须引导学生设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发展目标,必须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形成有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倡导多样化、个性化的备课。  相似文献   

8.
吕京京 《教师》2011,(13):26-26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祖国下一代的重任,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较强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在其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的沟通,用教师的言行引导学生实现教师所要求达到的效果、目的。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并相互作用,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进行必要的角色调整以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教师要努力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氛围等教学方式的改变;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使之适应形势的需求;实现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和管理者向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转变;实现学生从“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0.
教师要具有对待学生的民主平等意识,师生关系突出“爱”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秘诀。教师要将自己定位在是学生尊敬的长者,而且是学生合作的伙伴、学习探讨的对手、交心谈心的挚友。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理解学生,信任爱护学生,在平等对话中,发掘学生的优点,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感心者莫先乎情”。正是在平等和谐生动形象的教育情境中,“润物细无声”,德育的效度才有保证。教师要具有德育课特有的目标意识,教学目标突出“全”根据《德育课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不仅要注重知识目标,而且要注重能力目标,特别是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德育、情感目标。德育课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就是切实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中不仅体现为知识、能力、觉悟三位一体,懂、信、用三者的统一,而且要呈现为明确具体的阶梯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相应的要求;分阶段(课时)进行的教学内容渗透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整体目标。教师要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致用”意识,教学信息突出“实”德育课教学必须坚持“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不仅理论阐述准确、全面、系统,...  相似文献   

11.
【活动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不断发展的可能,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2.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我激励和自我暗示的方法,树立自信心,培养自己的“一流”心态。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教学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真正实现教改的目标,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必须符合教材、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文言文教学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真正实现教改的目标,教学内容确定后教学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教无定法”,但任何方法的选择都必须牢i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必须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必须符合教材、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的教法才是有效的.对文言文的教学方法的选择,我的做法集中体现在三个字上——“读”“译”“悟”.  相似文献   

13.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引导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努力提高素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积极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为根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李金珍 《广西教育》2014,(29):108-108
正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以学生的自学为基础,引导学生在阅读、思考、练习方面下功夫,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明确目标,激励动机激发学习动机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学习是学生的主动行为,需要在内部动机的推动下进行,而  相似文献   

15.
要想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课堂教学。并能学有所得。教师就必须帮助学生树立只要想学就能学会、也能学好的观念和信心。同时,教师还应该认真备课,在讲课过程中注意使用激励语言,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树立和落实教育“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整个教育活动的宗旨和目标定位在“以人为本”上。因此班主任不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因素。实践证明。班主任善于利用“心理学效应”能够更好地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提供一种有效的激励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的任务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那么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其内在潜力 ,为实现管理目标而努力呢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 ,笔者以为“激励”的方法颇为有效。一、行为激励古人云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因此 ,班主任必须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言语习惯、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乃至举止风度等方面“以身立教” ,成为学生的楷模。优秀班主任的行为能激励学生的信心和力量 ,使所在班级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二、目标激励班主任要善于把学校的整体目标与学生个人目标相结合 ,把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 ,从而形成目标激励 ,使学生…  相似文献   

18.
“无目标状态”是新生入学后的一时不适应,这与高考制度、新生入学后的自我失落有关。教师应用目标激励、行为激励、关怀激励来指导学生走出“无目标状态”。  相似文献   

19.
王伟 《辅导员》2012,(Z2):92-94
多元化教学模式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反映在对学生施教体系上的多元化,反映在课堂教学的内容、过程、方法、手段及评价等环节的多样性。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详细讲述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策略。一、巧妙运用心理活动规律,帮助学生优化学习态度。态度决定一切。作为教师要想有好的课堂教学,就必须灵活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态度。动机是激励一个人去活动的心理原因,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积  相似文献   

20.
表扬的智慧     
哲人詹姆士曾经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教师的表扬,既是对学生肯定的具体行为,也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有效手段。当然,表扬并非多多益善,一定要恰如其分;表扬不能一成不变,一定要形式多样。一句话,表扬要有效、有道、有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