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我们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应用语言的能力。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阅读理解能力题占60%,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进行阅读训练,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使精读与泛读紧密结合,强调独立阅读课文,旨在形成能力。每教一篇新课文时,先让学生用10—20分钟进行快速阅读,同时做课文的理解题,然后,再按精读要求,给学生指定段落,让他们自己研究主要语言点,鼓励他们提问和讨论,以求弄懂。精读也全是由学生自己去研读。改变了那种课堂中从泛读到精读,全由教师包讲到底的局面,使学生  相似文献   

2.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进行阅读训练教师要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使精读与泛读紧密结合,强调独立阅读课文,旨在形成能力。每教一篇新课文时,先让学生用5~10分钟进行快速阅读,同时做课文的理解题;然后,再按精读要求,给学生指定段落,让他们自己研究主要语言点,鼓励他们提问和讨论,以求弄懂。精读也要由学生自己去研读,改变那种课堂中从泛读到精读全由教师包讲到底的局面,使学生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进行阅读训 练教师要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使精读与泛读紧密结合,强调独立阅读课文,旨在形成能力。每教一篇新课文时,先让学生用5~10分钟进行快速阅读,同时做课文的理解题;然后,再按精读要求,给学生指定段落,让他们自己研究主要语言点,鼓励他们提问和讨论,以求弄懂。精读也要由学生自己去研读,改变那种课堂中从泛读到精渎全由教师包讲到底的局面,使学生自学能力得到提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进行阅读训练。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使精读与泛读紧密结合,强调独立阅读课文,旨在形成能力。每教一篇新课文时,先让学生用10—20分钟进行快速阅读,同时做课文的理解题,然后,再按精读要求,给学生指定段落,让他们自己研究主要语言点,鼓励他们提问和讨论,以求弄懂。精读也全是由学生自己去研读,改变了那种课堂中从泛读到精读,  相似文献   

5.
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四会"能力的一种,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而且在高考英语答卷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有所侧重。要想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坚持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结合课文的精读教学,有计划、有安排地向学生布置大量的、各种体裁和题材的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6.
郭根福 《江西教育》2010,(10):18-19
精读课文相当于老教材中的讲读课文或称为重点课文,它是阅读教学的主体。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精读课文就是教方法、教规律的课文,相当于数学教材中的“例题”。小学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就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这些能力和方法主要靠从精读课文的学习中获得。要提高精读课文教学的实效,其核心环节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针对人教新目标版阅读教学,我是这样做的:既重视课堂精读训练,又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同时给予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方面的指导,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一、重视课堂精读训练英语课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材料和载体,课文教学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为了强化课内教学,在课堂精读训练中,我主要抓好了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具体做法如下:1.阅读前  相似文献   

8.
精读课文相当于老教材中的讲读课文或称为重点课文,它是阅读教学的主体.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精读课文就是教方法、教规律的课文,相当于数学教材中的"例题".小学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就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这些能力和方法主要靠从精读课文的学习中获得.要提高精读课文教学的实效,其核心环节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阅读首先是一种体验,阅读能力的提高有赖于阅读体验的积累,阅读教学必须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过程。然而,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以教材、课文为中心的观念依然在主导着阅读教学,不少教师往往不顾学生的能力水平,把理解、读懂一篇篇课文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急于把关于课文的现成结论交给学生,而不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过程。坚持先学后教在教学中,我们坚持“先学后教”的原则。每节课都要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开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认记生字,去朗读课文,去感悟语…  相似文献   

10.
英语阅读分为精读和泛读.课文阅读即精读,整个过程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归纳能力;课外阅读即泛读.要帮助同学们迅速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将课文精读和课外泛读相互结合,优化英语阅读的技能.  相似文献   

11.
高中英语教学应当既重知识又重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英语教材是英语语言输入的首要途径,因此,阅读课既不能上成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讲授课,也不能不教语法,而应坚持以旧带新、先泛读后精读、由浅入深的原则,采用知识讲授与能力训练穿插进行的方法来组织。同时,还要以课文为依托进行英语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12.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进行阅读训练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使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每教一篇新课文时,先让学生用10-20分钟进行快速阅读,同时做课文的理解题;然后,再按精读要求,给学生指定段落,让他们自己研究主要语言点,鼓励他们提问和讨论,以求弄懂。改变那种课堂中从泛读到精读,全由教师包讲到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童话故事有反复叙事的特点,紧紧抓住童话故事的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学习"预测"这一阅读策略,进而解开预测阅读策略密码。本文以精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例教学预测方法,再以略读课文进行对应阅读练习,先扶后放,先学再练,长此进行这样的阅读学习,学生将逐渐养成阅读习惯,并形成预测的能力,最终学会自主进行阅读。  相似文献   

14.
略读课文教学一直以来处在两难的境地:教浅了,担心略读变成自读,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教深了,课时吃紧,与精读课文混为一谈,给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培养造成一定的困扰。因此,一定要对略读课文进行全新的认识,积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本文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入手,依托课堂教学实践,科学有效的去实践,从而使略读课文达到预期的目的,促使精读与略读实现有机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英语精读教学的主要内容包含有英语词汇、语法、课文的精讲,英语阅读的深入理解,语句翻译精准等。英语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难点,将英语精读教学模式引入初中英语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增强学生的英语文本阅读、分析、语言组织能力。以下笔者将介绍自己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精读模式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6.
略读课文教学一直以来处在两难的境地:教浅了,担心略读变成自读,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教深了,课时吃紧,与精读课文混为一谈,给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培养造成一定的困扰.因此,一定要对略读课文进行全新的认识,积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本文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入手,依托课堂教学实践,科学有效的去实践,从而使略读课文达到预期的目的,促使精读与略读实现有机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新课标教学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法,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实施主体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要坚持先学后教,通过合理分组、合作阅读,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思维激发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实践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略读课文教学“略”“精”不分的现状 1.面面俱到,不敢“略”。 有的教师不清楚略读课文的课程价值.不清楚精读课型和略读课型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形态方面的不同,不知道略读课文在阅读内容上应“不求甚解”.在阅读技能培养上更强调运用.教师的教要“略”.学生的学不能“略”等教学特点.所以不知略读课文教学要“略”教。这些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担心略读课文略教了.自己的学生会在统考时栽跟斗.所以不敢“略”。把一课时的教学时间变成两课时、三课时.结果造成课时不够.匆匆忙忙赶进度.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是 2 1世纪学校教育的方向。素质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作为新时代的语文老师必须变学生适应性发展为创造性发展 ,不仅仅要学生学会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会学”?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 ,也即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是最基本的能力。因为能力直接影响实践活动的效率。1、阅读能力读能促进写。教学中要通过课文的范式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从形式到内容 ,从字词到篇章结构 ,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1 )“精读”课文 :这类课文可通过课…  相似文献   

20.
新编高中英语教材的阅读课文具有话题广泛,信息密度大、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实践,使其掌握阅读技能和技巧,提高口语、笔语能力。不少教师对于把阅读课文作为精读来教还是作为泛读来教这一问题感到困惑。笔者认为,阅读课中要同时体现泛读和精读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精读和泛读都要受到重视。首先,要把课文作为泛读教材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