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后理论作为理论之后发展起来的理论形态,其性质也是一种理论。它从理论中继承了批判精神,也继承了探究现实世界的意义与价值的人文传统。它与理论的不同是从理论的扩张状态回归到文学领域,这种回归不是倒退到前理论状态,而是以文学的方式进行理论的思考,推进理论的文学化,探索理论与文学从我-他关系到我-你关系的转换,以及理论思维与文学思维的融合,以文学与理论重叠的问题框架探究现实世界。后理论的文学化发展路径不仅是理论构想,它也是对文化理论的泡沫化与人文精神缺失的反省与纠正。在理论之后发展起来的当下论、跨界诗学、新唯美主义、历史形式论和认知诗学等后理论中,文学的回归已经成为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2.
过俊荣 《文教资料》2008,(36):72-73
本文主要从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谈起,认为"后理论时代"已经来临,并分析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原因.然后论述了理论之后的思潮走向,主要是回归文学研究本身和更多的政治批评.最后简要地论述了中国学界对此的回应.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宫体诗理论强调文学的情感性和文学的独立性,形成了以"审美的观点看文学"的诗歌理论传统。表现在,注重情感的有无,而不注重情感的真实性;注重"绮■纷披"的文采,而不注重自然坦率的表达,在理论上呈现出一种"浪漫"的特质。  相似文献   

4.
《邢台学院学报》2016,(3):126-129
市场化的文学,显示了文学由"雅"走向"俗",雅俗齐放;文学的市场化,也彰显了文学演进并直接导致了创作主体、文本载体、创作客体的传统意义上的移位,并由此出现审美意识的改变。为此,人们从不同的视角,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探索文学市场化后出现的新的现象,取得了许多可观的成果。文章试图对文学市场化后理论面貌的变异作一番梳理和辨析,并企图探讨一种合乎市场规律而又不失自身美学品格的文学理想。  相似文献   

5.
从"上帝已死""作者已死""哲学的终结""历史的终结"到最近的"理论已死",在当前的"理论末路"的气氛中,理论是否"已死"?理论又将何去何从?本文以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的相关论述为考察中心,通过他对目前理论现状的分析来探讨理论自身的缺陷及其重塑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艺术学理论与文艺学原归属于文学的二级学科,在艺术学升格为独立学科门类之后,还需明晰艺术学理论与文艺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把握艺术的内涵和范围,理解艺术学理论与美学、文学和文艺作品之间的关系,以实现艺术学理论与文艺作品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学接受理论反对以作家、作品为研究中心,将受众的接受作为研究中心,从而开创了文学理论的新天地,而文学理论中的这个受众因素也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受众"因素,因此接受理论的基本原则同样适用于阐释包括大学英语在内的外语教学过程。本文认同近年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领域对于接受理论的接纳和运用,指出在教与学活动中,应当允许两个中心存在,但这两个中心的相互关系是一种动态的、而非一成不变的静态关系。处理好了这些关系之后,再找出特定教学阶段所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或矛盾,并采用正确策略予以解决,这样才能最终达到教与学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就其第四版而论,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尤以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存在问题较多且比较严重,这主要是概念解说和使用不规范、知识内容之间关系和内涵揭示不准确及相关知识内容缺少跟进等。不规范的理论不可能带来理论的规范,作为高校文学专业基础理论课教材,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学生的理论规范培养与教育是无益的。  相似文献   

9.
罗旭 《教师》2010,(19)
法兰克福学派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重要流派,其社会哲学的核心内客是"批判理论",而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既是"批判理论"这一总体理论模式与思维模式的合理延伸,也是"批判理论"进入操作阶段之后一种更具体的实践形式.本文借助于否定的美学采批判大众的文化,主要论述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并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的美国,在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后,相关文学教学理论相继涌现,出现了新的文学教学研究和实践范式。在文学理论、教育理论的相互影响与映射之下,美国文学教学理论经历了从以文本为中心到以读者体验为中心,再到以社会文化构建为中心的理论变迁过程。这种变迁为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现状·生长·期待——关于文学理论摆脱危机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文学理论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其实,文学理论的生长点不在文学之内,而在文学之外;不在理论之内,而在批评之中;文学理论应该是"复数",而不应该是"单数";应该是"变数",而不应该是"常数";摆脱黑格尔主义的陷阱,去除其幻觉,乃当务之急;应该把"理论"功能与"教学"功能分离开来。  相似文献   

12.
不论是历史主义文论、形式主义文论还是带有后现代色彩的现象学、解释学文论,"文学何以成文学"的探询始终是百年西方文论演进的主题.在这种演进过程中,"文学"与"历史"之间内在张力一直存在.西方文本理论演进的背后,是西方哲学观点与思潮的深刻变革.从文本理由演进的轨迹中,我们清楚地看到由柏拉图主义到现象学和存在主义转向的哲学演进之路.  相似文献   

13.
关联理论将语用学的重点转到了认识论之上,是原先语用交际"符号模型"加上"推理模型"的组合理论.对于我们了解话语意义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文学文本作为一种特殊的书面话语,它的阅读与意义的理解和阐释也应受到关联理论的制约.本文试图用关联理论解释文学文本多义性的产生和读者对其意义的参与建构.  相似文献   

14.
崔婷 《考试周刊》2014,(36):178-178
"掌握学习"理论是一种有关教与学的乐观主义理论,"掌握学习"理论的核心是反馈与矫正,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贯彻"掌握学习"理论,并贯穿于各个环节之中,运用之后要适时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他们应掌握的重点内容,这样才能正确发挥"掌握学习"理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语用学的发展,语用学派生出众多的衍生学科,语用翻译理论也是其中之一。本文就语用翻译理论与文学翻译中广泛运用的功能翻译理论开展比较研究,从而寻找文学翻译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研究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中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其时正处于令肯尼迪政府"难以安宁"之时,为争取"边缘地带"新兴国家在意识形态的归附,现代化理论开始产生。现代化理论产生之后迅速发展,形成众多流派。但早期现代化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并未产生预先设想的成果,其最终也被其它理论所取代。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政治学中,明显存在着合法性的经验理论与规范理论二元化张力.经验主义合法性理论对传统规范主义合法性理论的终极价值之维进行了"祛魅",并导致了传统规范主义合法性理论的衰落.但是,由于经验主义合法性理论的极端"工具性"偏向,它又使得经过经验主义改造之后的合法性理论被纳入到了"政治话语操控体系",并成为一种"知识奴役"工具.反思经验主义合法性理论,寻求新规范主义合法性理论的重建已经成为现代性反思与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黄开红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访学期间,先后两次采访了该院博士生导师聂珍钊教授,内容主要涉及到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游戏理论的学理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聂教授认为:游戏理论对文学研究是否适用还值得商榷;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学理是建立在伦理选择基础之上的一种方法论,它之所以能得到国内外文学批评界的极大关注,主要是由于它契合了当前文学批评的实际需要,将文学批评从一个只注重理论演绎而忽视文本分析的死胡同中带了出来。聂教授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一些最新核心术语进行了解释,对文学的教诲功能与审美的关系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19.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文学翻译的文化语境顺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语境因素是翻译活动的基础,其重要性体现在对翻译过程中其他因素的制约作用.文章以"多元系统理论"为出发点,分析文学翻译中文化语境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学翻译的文化语境顺应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在材料力学的应力理论与强度理论的教学中,深入对"横截面上点的应力与点的应力状态"、"由四个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与基本变形的强度条件"、"低碳钢、铸铁拉伸破坏及扭转破坏与材料的断裂破坏、屈服破坏"三个问题的教学讨论,促进了学生对应力理论与强度理论的学习,提高了应力理论在材料力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加深理解了强度理论的实践意义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