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今天的西北回族话中,夹杂着大量的宋元明白话词,这些词语进入西北回族话中,已经赋予了浓郁的伊斯兰宗教文化色彩,表现出特殊的民族宗教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仙游话、福州话和厦门话词语进行全面考察。提出仙游话有别于福州话和厦门话的三类特色词概况:一、反映仙游特有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的词语;二、仙游话与福州话、厦门话“形同义异”的特色词:三、仙游话与福州话、厦门话“义同形异”的特色词。并就其产生的原因作初步探讨。认为古闽越语词语的遗留是未能考本字和来源特色词存在的可能原因,宋代以来自成一体的政治经济生活是多数特色词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回族文化本身固有的兼容性,使回族话中保留了大量的借词,除了常见的阿拉伯语借词、波斯语借词外,还有维吾尔语借词、突厥语借词和蒙古语借词等。和汉语中的其它借词相比,这些借词产生于特殊的民族历史文化背景下,出于特殊的民族语用心理文化的需求,有着十分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一是来源于回族先民语言的沉淀,二是来源于民族宗教需求,三是来源于民族心理文化。回族话中借词的特殊来源及其基本特征,使这些借词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与现代汉语中其它借词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中亚回族所操母语源于我国汉语西北方言中原官话.内部区划主要有陕西话和甘肃话.陕西话属中原官话关中片,甘肃话属中原官话陇中片.在130年的历史发展中,二者虽然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互相交融,形成了共同使用的书面语和文学语言,但在各自乡庄的日常口语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语言特色,呈现出了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回族话是以回族社会和回族文化为语言基础,在回族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许多富有民族特征的语言词汇,这些民族语言词汇,就是回族社会文化的反映。回族先民的语言的确丰富多样,表现出了多元的特征,但这些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即以伊斯兰文化为基础。回族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以伊斯兰文化为核心,也不断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成份。如在回族常用语言中,也有不少儒家思想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6.
李灵曦 《大学时代》2006,(5):31-31,41
所谓异形词,就是同音同义但不同形的词,或者说是音同义同但字形“两可”“或多可”的词,我们判别的根据是《现代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7.
文章是由词和句构成的,只有把每句话都写得清楚明白,整篇文章才会清楚明白。在鼓励学生放开写的同时,不能放松基本的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要让学生在完整的写话内容中树立词、句、篇的整体意识,提高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整体把握能力,同时不忘引导学生平时的积累,教师的评价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立话是广西钦州市的一种重要方言,其词汇饶有个性。单音节词丰富,保留不少古语词特点;部分词与普通话写法同,词义有差别;同义词丰富;拥有大量与桂南平话相同或与粤语、桂南平话共有的常用词。  相似文献   

9.
人体类词语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词汇,其使用频率高,词义和构词都颇具特点.潮阳话常用的人体类词口语色彩浓厚,不少词的词义丰富,构词形式多样.这些人体类词语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价值,其中以詈骂文化最为突出.通过这些詈骂词的分析,能够更好地展示潮阳话口语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倒序词”也叫“倒转词”或“逆序词”,指的是与普通话词义相当,词素(或“音节”)相同,但词素排列次序相反的一类方言词。例如福州话的“花菜”与普通话“菜花”同义、同词素,而词素排列的次序却是倒转的。  相似文献   

11.
广西北流白话属于粤方言(勾漏片)。在北流白话中,存在用人体或动物身体部位的"头、肚、背、脚"来构成方位词缀。本文主要是把这些词在普通话中的语义和在北流白话中的语义进行比较描写。  相似文献   

12.
临潭话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本文列举出几个常用的副词,并就这些词在临潭话中的实际应用略加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甘肃甘谷话属于西北方言中原官话中的陇中片.本文对甘谷话的单字调进行了声学分析,系统地描述了甘谷话单字调系统.甘谷话共有4个单字调,分别是阴平(312)、阳平(12)、上声(51)和去声(443).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听到一些学校领导的抱怨:"我们不能改变学校的等级制度,因为这是我们学校文化的一个部分.""政府反馈的信息在学校没有任何作用,因为学校的文化不承认他们的反馈.""家长不明白变革学校的文化是无法通过一个法案而达到的."细想这些话,每一句都包含了一个词--文化.但是文化这个词的意义却涉及了从政策、习俗到深植于个人信念系统中的喜好等等这些领域.  相似文献   

15.
陈建伟 《衡水学院学报》2011,13(6):57-59,70
苏州是一个地处沿海的少数民族散居城市。回族是苏州市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其语言情况值得关注。对苏州回族居民语言使用情况、语言掌握程度、语言态度的调查表明,在苏州回族居民的语言生活中,普通话、苏州话、其他汉语方言的社会分工明显。苏州回族居民普通话、苏州话掌握得较好,回族别同用语掌握得较差。在感情和理智上,他们更认可普通话和苏州话。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英语会话中的话轮转换 1.话轮 英语日常会话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话轮(turn)。话轮可以由不同的语言单位构成,词、短语、从句、句子组合等都可以充当话轮。会话中的沉默或另一方的谈话通常标志着一个话轮的终止。话轮有长有短。短话轮有时短至只有一、两个词或一句话。如:  相似文献   

17.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文章分析广西平南大成话中的名词词缀及名词在组合功能上的特点。大成话中的名词词缀在形式上与广州话大同小异,但在用法上仍有不少特色。  相似文献   

18.
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宋元时期与世界各地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在泉州遗留了许多见证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发展的历史遗存。本文拟在对泉州回族社区"海丝"文化资源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保护与开发泉州回族社区"海丝"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9.
《尔雅》在编纂过程中,■罗了古代文献中大量的成训,这些成训搀入了古书中具体文意的训释,出现了许多非同义关系的训释,即训释词与被训释词不是同义词。非同义训释中有共同义素现象,笔者撰文论述,刊于《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3期上,对于无共同义素现象经细致分析认为此种语言现象中的训释词与被训释词之间存在两种联系,一为词与词之间有词义外部的联系.二为词与词之间没有必然的语义联系,前者可具体分为二类:一类语义与语法上词与词有必然的联系,一类训释词重在揭示被训释词在社会历史文化中的内涵。后者多指词与词之间的辗转相通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资阳话中的"蛮是"一词进行了考察,认为其形成与南方方言中常用的程度副词"蛮"以及"是"的词内虚化有关,通过对比与"蛮是"的组成成分相似的"很是"的形成,认为"很是"的语法化程度高于"蛮是"。"蛮是"在资阳话中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绝对程度副词,在句法上只能作附接语,通过对比普通话中的"很"与资阳话中的"很",发现资阳话中的"蛮是"程度义高于资阳话中的"很",而资阳话里的"蛮是"与"很"都与普通话中的"很"的用法既有差异又有相似,因此判断资阳话的程度副词系统不同于普通话的程度副词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