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亚杰发展理论作为指导幼儿园教育的几大基础理论之一,经过实践,已不断转化为世界各地幼教工作者的实际经验,构成关于幼儿发展、教育的常识性观念。这些观念主要有: 1.幼儿认知发展呈阶段性。幼儿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他在研究中还发现,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与其认知的发展有相互平行对应的关系,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①无律阶段(0~5岁),这一时期儿童的行为只是一种感官动作的反应,而无道德意识可言;②他律阶段(5~7、8岁),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以“道德现  相似文献   

2.
F.德瓦尔的道德演化论观点主要有:道德是涉他行为的利害性与公平性及应然准则。许多非人动物也有道德,道德并非人类所独有。道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利他与求公平是基于同情与互报演化出来的,第二层次的社群关怀是基于社会压力演化出来的,第三层次的平等对待众生的普遍性道德是发达的理性追求道德普适性与公正性的结果。道德及其心理和社会基础在动物界是连续渐变的,前两个层次的道德具有圈内偏向性。人类道德的前两个层次与非人动物的道德是同质异量的关系,但其第三个层次具有普遍公正性之新质。德瓦尔的道德观和道德连续论是相当合理的,但以普遍公正性为人类道德的独特性只有有限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往往存在这样的误解:到了职业退出阶段,教师个体不再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道德。在笔者看来,职业退出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阶段,优雅地退出是需要建立在成熟的专业行为和稳定的专业道德基础上才能完成的。  相似文献   

4.
论品德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人的品德形成于他的长期的伦理行为;他的伦理行为形成于他的道德意志;他的道德意志形成于他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感情;他的道德感情形成于他的道德认识:个人道德认识是伦理行为的心理指导、必要条件,是品德的指导因素、首要环节;个人道德情感是伦理行为的心理动因、必要条件,是品德的动力因素、决定性因素,是品德的基本环节;个人道德意志是伦理行为的心理过程、充分且必要条件,是品德的过程因素、最终环节。  相似文献   

5.
道德进步是一个从一种外在要求变成人的内在需要的过程。源于自然威慑的道德、源于社会契约的道德和源于人的内在需要的道德标志着人类道德从外在要求变成人的内在需要这一过程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行为是否遵从既定的道德规范,取决于在他们的价值观天平上,作为道德观念根据的价值与行为本身所带来的价值的比值。社会的道德建设是一个在道德行为方面谋求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统一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通过教化引导人的需要和人性的发展以及通过操作完善规章制度两个基本层面。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是指中学生由错误道德意识支配、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不守纪律,对老师不礼貌,阳奉阴违;对待同学行为粗野,骂人打架,拉帮结派;对家长自私任性,缺乏感情。1.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原因(1)内部因素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个体由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其心理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突出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独立意识增强,但仍不成熟;思维有了新特点,但容易走向片面;个人意志较为薄弱,不能坚持正确的道德信念,克服不合理需要,失去自控,明知故犯,形成不良行为习惯,不能自拔。(2)家庭因素家庭…  相似文献   

7.
儿童的道德认知是按照一定阶段,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对早期儿童进行理性知识的传授和培养,其理性原则是不能被理解的。儿童的道德教育应该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把握儿童道德成长规律,以实现道德习惯与道德理性的相伴成长。  相似文献   

8.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是在批判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一个人做出道德判断的实质就是在满足自己的愿望、需要与满足他人的愿望、需要之间做出选择。在此基础上,她提出了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发展的五阶段理论,并启示我们在以后的道德教育过程中,要采用与学生实际紧密联系的道德教育内容;采用情境教学,针对不同情境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生攻击型问题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攻击型问题行为的性质我们将问题行为区分为过失型、品德不良型、攻击型、压抑型等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又可概括为品德性和情绪性两大类。攻击型和压抑型,都是属于情绪性问题行为。品德不良型是由不正当的需要(可以从道德评价的角度加以分析)所引起。为了满足某种不正当的需要,品德不良行为者可能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一种是隐蔽的方式(如行骗、偷窃),一种是公开的方式(如打人、骂人、殴斗、强抢),但实质是相同的:侵  相似文献   

10.
李翰飞  江琦 《中国德育》2012,(16):32-36
考查924名中小学生的羞耻感与道德发展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除身体羞耻外,其他维度及羞耻总分在年级上均存在差异。(2)道德情感前三阶段五年级低于其他年级,后三阶段四年级小于其他年级,七年级达最高峰,八年级处于低谷。(3)道德情感第三、四阶段与羞耻感总体水平及行为羞耻、身体羞耻均显著相关;道德认知仅与能力羞耻相关。(...  相似文献   

11.
考察一个人的道德最重要的标志是看他的行为,正如中国古人讲的:听其言,而观其行。落脚点放在人的行为上,核心是看这种行为是否符合现实社会的道德标准。只有通过对人的行为的长期考察,才能较准确地评价其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一、对待学生需不需要道德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它是“人类为了满足个体与群体生存与繁衍的需要,协调相互关系、求得共同发展的需要,以及自我肯定、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需要,而确定的一种平衡机制和实现方式。”概括地说,协调个体与群体、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求得共同发展,以及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道德产生以及发展的深层次原因。道德之于教育有更为深切的必要性:首先,道德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内在需要。教育目的本身已经蕴含了教育伦理在内,教育应该是道德的。“大…  相似文献   

13.
正生活在城市里的独生子女,和他们的父辈不一样,他们生活无忧无虑,可是我们发现,很多孩子没有奋斗目标,缺乏责任意识,甚至没有斗志。对此,我们该怎么办?对于学生群体来说,积极地、发展性地引导比诊疗性的解决问题更重要。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中阐述了儿童道德发展的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他律阶段和自律阶段。据此,我校多年坚持注重培养学生由他律到自律的成长。将规范式管理和开放式教育理念融为一体,比如,从每学期开学都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9,(77):109-110
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学生道德的行为与意识养成具有重要的培养作用,而初中阶段又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最佳阶段,且此时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需要教师的引导。因此在初中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课前预习""合理导入""适时辩论""巧用多媒体""注重实际"五个方面展开,主要讨论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悄然而至,创新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崭新概念;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成为一个国家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向小学生进行基本的公民素质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思品课必须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为基点;以提高学生道德认识道德判断力为目标;以增强德育实效性为目的,对课堂教学进行变革创新。一、思品课教学创新的原则 1.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特点,鼓励学生主动获取道德认知。根据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认知理论,小学阶段是儿童的道德认识从“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转化的关键期。小学低年级的儿童通常认为规则是万能的,评定行为是非表现出极端性,判断行为的好坏往往是根据行为的后果而不是动机,  相似文献   

16.
儿童的道德认知是按照一定阶段,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对早期儿童进行理性知识的传授和培养,其理性原则是不能被理解的.儿童的道德教育应该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把握儿童道德成长规律,以实现道德习惯与道德理性的相伴成长.  相似文献   

17.
吴丽梅 《考试周刊》2009,(19):231-232
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理论阐述了儿童道德发展的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他律阶段及自律阶段,并揭示了由他律走向自律的并然性。这对幼儿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但在现行幼儿德育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试图在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的启示下,对培养儿童道德由他律走向自律的方法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18.
当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1927——1987)经过长期的道德实验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所谓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即:一、低常态水平。个体从自我的现实利益出发来处理道德问题。第一阶段,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第二阶段,以行为是否对自己(或别  相似文献   

19.
学校德育目标的确立,除应考虑社会需要的满足外,也应考虑学生个人需要的满足。学生之所以接受德育,首先是把道德实现美好愿望的工具来使用的,继而把道德视作愿望的组成部分,再把道德的追求视作愿望本身。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教师应充分发掘工具性受育目的及其指导下的道德行为的积极意义,在满足学生追求肯定性评价愿望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行为和美好愿望之间的高相关,从而把道德内化成美好愿望的构成而形成学生的品德。  相似文献   

20.
重赏不如重用点评:上世纪4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激励人的行为的“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认为:要激励人的行为,必须满足人的需要;而人的多种需要可归纳为金字塔形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大类;当前面一种需要得到满足时,人就会追求后面一种需要,并直至最终满足自我实现需要。尽管该理论存在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成为当时最为流传的激励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