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列小美 《成才之路》2009,(34):78-79
常言道,教学方法无好坏之分,只有合理与否的准则。教学方法的运用,应遵循教学原则,服务于教学目标,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师不论运用什么方法,都应该善“导”善“做”。本文从职业技能课堂教学方法的角度,结合实际工作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育,既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需要在此基础上选拔、培育优秀人才.多年来,我们在实践叶圣陶"乐育英才"教育思想的过程中,一直坚持如下做法:  相似文献   

3.
ICT教育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科学性是其基本属性。但除此之外,作为教育的子集,ICT教育应当还与道德性和艺术性相关,才能体现出其“育人”的本质。这三种特征亦决定了人们对ICT教育中各种活动的把握方式。本文将从科学性、道德性和艺术性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其在ICT教育中的实践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学生"乐学"的源动力,是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竭尽全力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和感召力,这种"吸引和感召力"是教师的"善导"之基,是教师的整体素养的实际体现,学生只有被老师的整体素养所折服,其"乐学"的积极性才会健康、持久。  相似文献   

5.
陆勤仙 《现代语文》2006,(11):115-116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我国现在实行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根本核心也就是“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而培养学生的刨新精神的根本途径,就是让学生参与到创造活动中去。作为语教学过程中重中之重的写作,是运用语言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这种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就更需要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雅善鼓瑟”的“雅”应作何解?同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三部有影响的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解为“平素”,《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为“甚,很”,《新华字典》采用了《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笔同意《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艾青诗歌之"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诚实之"善"、奉献之"善"和正直之"善"。"善"是艾青孜孜以求的诗歌的理想境界。艾青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激情和斗志,也留给了世人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经典的艺术作品之所以经得住时间的淘洗,就在于它"一颗善心为人民"的永恒意义。在物质匮乏的时代,精神的富足让人不至于丧失希望;在物质丰富的年代,精神的力量让人永远满怀信心地创造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8.
“长耳善”     
李兵兵是班里出了名的"大善人",见不得别人有难。街上行乞的人,有许多是职业"丐帮"成员,连三四岁的小孩儿都知道,唯他不知道,总是见一个,施舍一个。  相似文献   

9.
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二年级的学生在走进本的同时,幼小的心更为丑小鸭缺少关爱、倍受欺凌而深受触动,油然而生怜悯之情,更为丑小鸭能历经磨难、终成美丽的天鹅而欣喜快乐。  相似文献   

10.
蒲云祥 《教育》2014,(29):40
“上善课堂”的由来及模式双江小学因汇聚两江(长江、澎溪)精华而得名,注定与水有着不解的因缘。因此,学校以“水”为载体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并提出打造“先学后教、形散神聚”的“上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先学后教”是“以学定教,以学论教,多学少教,先学后教,自学为主”。也就是要以学的方式定教的方式,以学的内容定教的内容;以学的进度定教的进度。增强教的针对性,提高教的效率。“形散神聚”。“形”指形式或方法;“神”指内涵或内容。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所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科学发展观,正是针对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迷失了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偏离了社会之"善"(不损害一人利益而反应和体现所有公民的更高层次的需求),而一味地追求"善的型"(生产力或者国民经济总量)这一问题。党和政府正是是站在历史的特殊发展阶段,对过去几十年的社会发展模式的一种总结和理论反思,为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之善"标明了最终的路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善"是一种价值判断,存在于人们的灵魂深处。"善"不同于简单的产品和服务,且在追求的过程中,追求得越多越接近美的标准。"善"可以分为理智的"善"、激情的"善"和欲望的"善"。"善"是客观存在的。"善"的边际效用是递增的,即人们对追求"善"的数量的增加,"善"的边际效用也会随着提升。  相似文献   

13.
吴文玲 《山东教育》2011,(11):10-10
读了李希贵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被深深感动,生出一些关于校长管理学校的感想来,总结为七个“善”。  相似文献   

14.
但丁构想和创作的《神曲》,源于对"善"与"爱"的理想境界的追求。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将时间打入空间,构造了《神曲》独特的艺术结构,既是艺术家心灵结构的一种体现,也为我们打造了一种人类灵魂存在的和谐秩序和走向复活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了凡四训》中如何看待在人生中的"善"与"过",教会人们怎么样去行"善",怎么样去改"过"。  相似文献   

16.
邓木辉 《同学少年》2011,(6):F0002-F0002
作文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没有错,因为文章是否感人,具不具有真情实感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读《背影》之所以深受感动。不正因为它表达了真情实感吗?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环节是阅读教学,整个高年级语文教学以阅读为主轴,赋识字,听说,读写训练,思想教育内容于其中,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如何改革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我认为要体现八个字——精讲,善导,激趣,引思。  相似文献   

18.
教学"切入点",即"突破口",是教学一篇课文的入手处。俄罗斯教育专家巴班斯基说过:"当代学校教学教育过程的最优化,就是指所选择的教学教育过程的方法,可使师生消耗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而收到最佳效果"。机智探寻教学最佳"切入点"来剖析文本,是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与活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苏轼“最善少游”探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是北宋中叶文坛领袖,他重视奖掖和提拔人才。在苏门作家中,秦观最得苏轼垂青,得到苏轼的帮助最多,他自与苏轼订交后,人生之路便与苏轼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俱荣俱损。何以苏轼于“苏门四学士”中“最善少游”,主要是因为秦观才学出众,二人脾气相投,因而心神交契。  相似文献   

20.
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国美学,构建了中国传统美学关于仁、礼、天的美学文化内涵,而中国传统的“士”阶层,则是体现儒家美学文化内涵的社会主体。但中国美学文化内涵的构建,不只有文人阶层为主的社会群体,还有以农民、平民为主的社会群体。傩戏作为扎根于普通民众的仪式戏剧,在体现中国美学文化当中的共性元素之外,也因与农民、平民的紧密关联,体现出与其生活实践紧密相关的“礼”“善”审美观。它也许没有那么诗意、那么崇高,但却质朴、真实地体现了中国社会普通群体的为人处世、待客接物的人生审美实践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