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郭智玲 《考试周刊》2012,(87):194-195
学龄前儿童的不良行为,指学龄前儿童违反正确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学前儿童的游戏、学习和生活中普遍存在。据观察,没有一个学龄前儿童在一天里不出现任何不良行为。怎样理解和对待这种现象呢?我认为,儿童的这种不良行为正是学龄前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而且他们正是在不良行为中逐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慢慢形成好的习惯、性格和道德品质的。当然,如果对他们的不良行为不及时矫正,他们也会从种种不良行为的重复中,  相似文献   

2.
《教育文汇》2014,(5):17-20
正确认识儿童是实施儿童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人们惯用的分析方法并不能达到对儿童本质的认识,在对“分析”方式的反思与批判中,哲学解释学中“理解”的方式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关注,认知儿童的方式开始由“分析”向“理解”转换。本文致力于分析认识儿童的方式由“分析”向“理解”转换的必要性,以期引起人们对这种转换的认识与关注,运用“理解”的方式,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儿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相似文献   

3.
探究儿童,理解儿童,是一种对科学探究和科学教学本真的回归,也是科学教育的起点和终点。在科学课教学中,要支持儿童更优质的探究,不易;要支持儿童更深刻的理解,更难。“表征”是通过符号化的思维过程和成果,支持着儿童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如果说“元认知”是让儿童对自己的思维进行监控和认知的话,那么“表征”就是让儿童对自己的理解进行表现和交流。  相似文献   

4.
对小学儿童关于“仁慈”概念和行为的理解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大部分小学儿童习得“仁慈”概念的时间是在二、三年级。小学儿童对“仁慈”概念的掌握表现出了阶段特征,随年级升高,他们对“仁慈”概念的理解逐步深刻化,但其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小学儿童对“仁慈”概念理解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但女生的表达优于男生。低年级小学儿童在理解仁慈行为时主要依赖情境故事,自我中心严重;中、高年级小学儿童逐渐摆脱自我中心。部分高年级小学儿童能理解仁慈行为的发生不受义务驱动,而低、中年级小学儿童则较难判断。在仁慈行为判断上,小学儿童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和年级差异。根据研究结果,就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仁慈之心提出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5.
“解读”一词,在《辞海》中有三种释义:一是阅读解释;二是分析研究;三是理解体会。我们对于“解读”的行动往往是这样:在阅读解释(教材与儿童)之后,(对教材和儿童)进行分析研究,形成自己的理解,并把这种理解通过课堂教学转化成教学方法,融合在教学过程里里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6.
理解儿童     
理解儿童要基于儿童特点。从“思维能力”、“双重生命”、“心理预置”、“幼态持续”、“儿童的原始特质”及“儿童世界的丰富性”等几方面采理解儿童。就是为了更好地去对儿童进行教育。理解儿童的教育,要相信“人可以教育”;要尊重自然,引导自由;要关注成长“关键期”;要重视游戏的价值。理解儿童就要走进儿童的世界。鉴于此,要尊重儿童本能;要坚持儿童立场;要关注儿童成长的完整性;要构建“润泽课堂”;要重视教师的人格引领以及文化熏陶对儿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条件反射的角度来说,任何一种不良行为都是一种因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当一个两岁的孩子第一次用调侃的口吻称呼“臭爸爸”时,作为父母除了惊讶、嘻笑之外,一般不会去纠正他,这无疑就为孩子的行为提供了一种强化氛围,一次两次地,孩子喊“臭爸爸”就渐渐成了习惯。当父母终于发现这是一个不良行为时,矫正已是不容易的事了。实在不行,就以“打”来解决,这对孩子来说,往往是无效的,因为他们实在难以搞清不久前受鼓励的行为怎么很快成了受惩罚的行为。对年幼儿童不良行为更多的注意(包括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探索性地运用“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差异模式”诊断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并在中文文字系统内对该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证效力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阅读成份理论适用于中文文字系统;“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差异诊断模式”能够有效确定不同阅读障碍儿童的主要缺陷:解码、理解以及混合成分,这利于之后的教育矫治。  相似文献   

9.
研究儿童哲学主要围绕“什么是儿童哲学”,“儿童如何学习哲学”等问题进行。国内对儿童哲学的研究倾向于将儿童哲学融入其他学科中,缺乏独立的理论基础,其实践层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献综述从儿童哲学的理解和定位、对儿童哲学发展的梳理与剖析、对儿童哲学研究的反思三个维度展开论述,进而找出国内儿童哲学发展的不足,以期对儿童哲学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孙爱琴  周圆 《福建教育》2023,(16):20-23
从儿童视角来看,游戏故事是儿童进行自主反思、自我叙述的内在经验活动,具有儿童叙事的显著特征。在游戏故事中,儿童叙事是儿童自己对日常生活的解构和重构过程,是儿童结构化个人感觉和想象的过程,是儿童实现自我可理解性的过程。儿童通过“玩游戏”“画游戏”“说游戏”的行动,在游戏故事中实现了游戏叙事、绘画叙事和语言叙事。游戏故事不仅是儿童表达内在经验的载体,而且是教师倾听儿童声音,理解儿童的现实抓手。  相似文献   

11.
“互动说故事”(mutual storytelling)是一种特别的设计,用来诱发儿童说出自己创作的或白发性的故事,并且利用儿童心理分析响应其故事,以进行治疗。本文以案例的形式说明互动说故事技术在改变儿童不良行为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在教师对儿童的理解中,最怕的是教师自以为理解儿童,其实却误解了儿童。由于掌握信息有限或只能主观推测,教师既有可能误解儿童的行为表现,也有可能误解儿童行为背后的动机,还有可能这两种误解情形同时存在。教师对自己理解儿童的心理过程没有察觉,笃定自己对儿童的理解就是正确理解,倾向于认为儿童是有意或故意为之,是导致教师误解儿童的主要症结。教师不仅要抓住自己因儿童表现而不高兴的刹那消极感受,悬置对儿童的任何评价,实现从“无意识地笃定”到“有意识地质疑”的转变,而且要抓住重新定义儿童行为性质的关键节点,坚定“儿童绝无恶意”的信念,实现从把儿童表现视之为“不当行为”到将之定性为“受挫行为”的转变。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可能真正开启理解儿童的意志努力,并沿着遵循儿童本意理解儿童的正确方向理解儿童,从而在尽力防止误解儿童情形发生的意义上消除对儿童的误解。  相似文献   

13.
冯永刚 《教育导刊》2009,(10):55-57
造成儿童不良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的措施也是多样的。文章从家庭教育的视角出发,提出了消解儿童不良行为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家长们卓有成效地教育子女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认识理解儿童是教育儿童的前提.为合理地认识儿童、实现对儿童的深层理解和把握,儿童生活叙事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选择.文章通过对胡塞尔、海德格尔以及伽达默尔等人的相关理论进行理路梳理,力图融合“成人的视角”与“儿童的视角”,探索一种特殊的成人视角——“儿童视角”.并以一则儿童生活叙事为例,分别运用三种视角进行叙事解构与重构,探索并探讨了运用儿童视角、在视域融合中进行儿童生活叙事的方法选择和实践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尤其对留守儿童来说更是如此。他们自制能力较差,又缺乏父母的引导、督促,一些良好行为习惯容易产生也很易消退。当留守儿童不良行为出现反复时,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和恒心,认真分析、查找根源,然后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6.
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首先要接触到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儿童的道德认识及其发展? 儿童的道德认识最初或许只是“好”与“坏”的表面的、零星的判断,但它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逐步形成一个越来越复杂的规则体系。什么样的概念可以把儿童的道德认识加以全面涵盖?我尝试提出一个概念,那就是“儿童的伦理学”。一、儿童有其自己的伦理学怎样理解伦理学这一概念?伦理学可以表示一门学科,即对道德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也可以表示某个伦理学家、某种伦理学流派对道德的一整套的道德认识,也可以表示某一文化对道德规则的一整套规定。“儿童的伦理学”这一概念,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儿童所具有的一整套道德认识,也可以把它理解为研究儿童道德的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17.
研究采用情景对话、重复、强化等方法,对一名自闭症儿童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代词使用训练,以培养其对代词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发展其口语表达能力。研究结果发现:经过针对性的训练,自闭症儿童能够获得代词运用能力;自闭症儿童对“我”、“你”等需要转换成“你”、“我”等来回答的代词及对“怎么样”、“谁”等需要判断才能回答的代词掌握起来相对缓慢,对“他”、“这”、“那”等不需转换可直接使用的代词则掌握较快;自闭症儿童对人称代词、疑问代词及指示代词的掌握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   

18.
“工读学校”是什么呢?有一部法叫作《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本是一部重要的教育法律,可叹的是在当下的学校里几乎不提了。该法第四章“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第三十六条规定:“工读学校除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上与普通学校相同外,应当加强法制教育的内容,针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开展矫治工作。”揭示了“工读学校”的地位与性质,它对应于而又有别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普通中小学校,它是由法律所规定了的、政府举办的、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小学生和初中生,进行矫治、教育的专门学校。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生活中,成年人时常跨越儿童认知阶段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去评价儿童思想和行为,将儿童的思维、行为成人化、道德化、人格化,无限夸大了儿童行为本身的社会道德意义。造成了对儿童行为的误判。对成人认为的不良行为采取“强力”和“高控制”的方式惩罚,这些都给儿童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隐患,有的还造成了无法挽救的人间悲剧。对此,只有转变教育观念,运用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实施素质教育。才是纠正成人思维对儿童行为误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攻击性行为是儿童身上较为常见的不良行为,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很多,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主要有生物学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国内外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有关研究,对塑造儿童良好行为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