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寅 《山东教育》2008,(7):73-74
设计思路 再过几个月大班的孩子就要上小学了,许多孩子每天吃饭、起床时还是拖拖拉拉,上课时往往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间观念差。《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让孩子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排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本活动拟通过观察、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有规律排序的物品,运用自主探索法、自创规律排序法和游戏法,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序列的规律美,并尝试按照物体的特征自创规律进行排序、装饰木偶服饰,体验创作装饰木偶服饰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情况分析大班第二学期已基本完成了数学教学的任务,设计本活动目的在于检验幼儿对部分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找到接下来复习活动的重点,并为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育提供依据。内容和要求1、在自制的钟面上表示整点和半点,了解幼儿对时钟的掌握情况。2、通过“按得数将算式归类”、“卡片接龙”、“投骰子列算式并运算”等活动,了解幼儿对10以内加减运算的熟练程度。3、幼儿将几何图形归类,并将长方形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四等分,了解其对几何图形和等分的认识情  相似文献   

4.
<正>一、设计意图数学内容虽然抽象,但是在现实生活却很容易找到原型,如果把幼儿周围的事物引入数学教学课堂中,使之成为幼儿学习的内容,就会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倍感亲切,产生对数学的情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区域活动时数学区的孩子为了"会不会数楼房而争论不休"。孩子们纷纷发表意见,有的会数,有的不会数,会的洋洋得意,不会的疑惑不解,为了满足全体幼儿数数方面的知识需求,于是我设计了数学游戏《数积木》活动。活动目标:1.在数积木的过程中,学习有序地观察和统计数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设计意图让数学回归生活,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面对生活中产生的问题并尝试去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提高幼儿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前数学教育的价值所在。笔者在一日生活中发现,幼儿特别喜欢数数,但也常常因为数的结果不同或者对整包的东西数不清楚而找老师帮忙。为了帮助幼儿提高这方面的能力,笔者结合大班幼儿数学学习的特点设计了坐地铁这一活动,通过让幼儿找一找、数一数的方式,重在引导幼儿观察图  相似文献   

6.
<正>设计思路幼儿园数学活动内容,既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又要贴近幼儿生活,还要能促进幼儿数学乃至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最近,班级组织幼儿到运动场看比赛,孩子们对于找座位很有探究的兴趣。对号入座在生活中很常见,如:看电影、坐火车、乘飞机等都涉及座位号的对应,因此将其作为大班幼儿的学习内容,既符合了大班幼儿数学探究的需求,也符合幼儿在生活中的现实需要,有助于他们学会用简单的数学方法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设计意图 空间概念是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关系在人脑中引起的综合性反应.由于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他们对空间感知开始是模糊不清的.  相似文献   

8.
活动目的:1.在角色游戏中学习运用8的组成。2.结合游戏情景,培养礼貌行为、交往能力和学习的兴趣。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份礼券(如图)。 2.准备三类实物:①食物:②日常用品;③玩具。上贴幼儿书写的数字1~7中的任一个,并将它们一一布置在“小商场”里。3.1~7的数字头饰若干套。4.小篮子若干只。活动过程:活动一乘汽车——练习8的  相似文献   

9.
帽子商店———大班数学活动文/焦桂瑾活动设计与评析活动目标1.在复习多角度分类的基础上学习简单的数量统计方法。2.学习填画图表的记录方法。3.培养幼儿分工合作的能力。活动准备1.统计表:两张示范用大表,幼儿每人一张小表。2.扣子20个,帽子20顶。3...  相似文献   

10.
设计意图 5岁-6岁的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能分析、理解事物间的相应关系,懂得初步的推理、假设:同时他们渴望成功.对抽奖类充满神秘感的游戏极感兴趣。我园旁边有家超市不时以各种抽奖游戏开展宣传活动,我班大多数孩子都玩过。曾经经历过这种游戏,却一直未能得奖或者总是不能拿到大奖的孩子。  相似文献   

11.
<正>设计意图生活中存在着诸多有趣的排列组合现象。大班幼儿对排列组合已有了初步的感知和体验,如电话号码中数字间的排列组合、排队中不同序列的组合、两两合作中不同人员搭配的组合等。为了引导幼儿将这些简单、零散的经验进行整理,使幼儿对物体排列组合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通过让幼儿参与观察、猜测、操作等环节,启发幼儿尝试找出生活中简单事物的排  相似文献   

12.
<正>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会自发提出一些关于数量关系、统计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试图寻找答案。为了延续和拓展幼儿对统计的探究兴趣,教师选择了秋冬的水果作为活动材料,在引导幼儿了解应季水果的同时,帮助幼儿获得对统计的初步了解;通过在数学活动中支持幼儿操作实物和卡片,探究解决问题方式,初步感知并学会条形统计图的基本使用方法,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并发展思维能力。活动目标1.运用统计方式呈现水果的个数与颜色,选择与水果颜色一致的水彩笔在  相似文献   

13.
顾柯 《学前教育》2009,(12):34-35
1.通过活动,掌握逆向性路线关系和多项关系对应。 2.学习用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示路线关系。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相似文献   

14.
宗颖 《教育导刊》2007,(3):45-46
一、活动背景统计在幼儿园传统的数学教育内容中是很少涉及到的,但随着探索性主题活动的开展,我们看到了更多蕴涵初步统计思想的活动踪迹,如幼儿的生日统计、出勤统计、商品价格统计等。统计方法的运用一方面能使幼儿从数据的处理中更直观、清晰、深刻地理解和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实现数学与主题活动的整合。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15.
【设计意图】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发现,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分不清左右,对自己身体的左右也不是很清楚。为了让幼儿分辨左右,理解明确左右的作用,我们设计了巧妙的游戏活动,充分发挥幼儿自身的作用,通过有效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让幼儿通过游戏理解左右,增强活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许晓歆 《家教世界》2014,(Z2):26-27
<正>活动目标:1.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2.体验猜测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各种颜色的乒乓球(红、黄、蓝、白)、布袋若干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来玩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  相似文献   

17.
吴罕瑾 《中国教师》2009,(Z1):443-443
<正>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探索用多种自然物进行测量,并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2)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测得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测得的次数越多。(3)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并能相互合作,大胆的交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和要求 1.认识秤及其用途,学会自制简易秤。 2.用秤比较物品的轻重,并用图形做好记录。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相似文献   

19.
设计意图 大班下学期幼儿基本上掌握了10以内数的组成,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是困难,需要在应用上下功夫。 活动目标 学习运用10以内数的组成,灵活进行加减运算;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 活动准备 活动室后面作为超市。陈列各式夹子,数量是幼儿人数的5倍,每一个夹子上都用10以内数字为标价。  相似文献   

20.
设计意图 圆柱体是一种常见的几何体.然而,幼儿对圆柱体的基本认识不清.只会笼统地表述它是"圆圆的"、"长长的",并且很难将相关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