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①鱼,我所欲也,‖②熊掌,亦我所欲也,③二者不可得兼,‖④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转折复句,第三分句以下跟它前面可以有个转折连词。第一部分是并列复句,第二部分是条件复句。上古文言一般接近口语,因此关联词语用得很少甚至常常不用,本句是凭借逻辑关系的连缀,只有一个关联词语“亦”。 (2)“我所欲”意思等于“我欲者”,是偏正词组。结构形式上“所”在动词前面,“者”在动词后面,“所”字的作用在于使有关的动词成为名词性的词组,或者在于化主谓词组(我欲)为偏正词组(我所欲)。又,“所”字结构译成现代汉语可以跟“的”字结构对应,参看后面的译文。“二者”译成现代汉语是“两样东西”,“者”字代替物,又,“所欲”等于“欲者”,这是就“所”、“者”跟动词结合来说的,如果把动词换成数词就不是这样了,“二者”决不能说成“所二”。“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是偏正词组作为一个名词谓语,“者”字代替事。 (3)“可”与“得”同义复用,修辞上起强调作用。但是,“可”与“得”用法又有区别:“可”表被动,如“孺子可教也”,是“孺子可  相似文献   

2.
转折复句 古代汉语的转折复句,前后两个分句或两组句子之间的关系是转折的,也就是说,前后的意思不是相承接,而是相背谬。由于转折的程度有轻有重,转折的情态有区别,因而,所使用的连词也有所不同,从而可以细分若干类型。 一、一般转折句式 一般转折复句类似联合复句的并列式,但是仔细品味,它同并列式的区别还是明显的。一般转折复句不仅前后分句的意思是屈折和背谬的,而且大都使用转折连词来连接。这类转折复句也有称之为“轻转”的。因为这一类句式中也有轻重的区别,所以我们没有使用这个术语。下面我们通过例句来分析这类句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汉语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多半靠复句。复句中的分句常有省略成分的现象,特别是主语承前省略。最常见的主语承前省略,是后一分句的主语承前一分句的主语而省略。如:“我万料不到她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表示承前省略主语) 《祝福》中复句的主语承前省略,除了如上面一例的一般方  相似文献   

4.
现在,研究语法的同志中有这么一种意见:“为了”兼属介词与连词。认为:如果“为了”后面跟的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时,它就是介词,这个句子便是单句;如果“为了”后面跟的是动宾词组或主谓词组,全句就成了复句,“为了”就是连词。例如:  相似文献   

5.
【首联】好 雨 知 时节 ,当 春 乃 发生。【复句】       因果       【分句】主谓句省主主谓句【词组】 主谓     状动     (一 )定名 动宾  介宾 状动   (二 )【词性】形 名 动  (名 )介 名 副  (动 )【复词】联合联合【解析】本句为前因后果复句 ,第一个分句由主语和谓语组成完整主谓句 ,第二个分句蒙后省略主语“物”。第一个分句的【词组】 ,第一层由主语“好雨”同谓语“知时节”组成主谓词组 ;第二层两个词组 ,由定语“好”同名词“雨”组成定名词组 ,动词谓语“知”同名词“时节”组成动…  相似文献   

6.
汉语句子的主语承前省略,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这种形式大都出现于复句的第二分句及其以后的分句中,除后一分句的主语承前一分句的主语省略是常例外,在不妨碍理解、不引起误会的前提下,只要前一分句的某些成分(如宾语、定语、兼语及主谓词组的主语等)与后边分句的主语同形,就可以在后一个或几个分句中构成主语承前省略。但是,单句或复句的第一分句中,是否也可以构成主语承前省略?过去没有人对此进行专门论述。前几年在语言工作者中发生的“贵宾们所到之处……”句有无语病之争,以及早些年关于“当梅兰芳到达兰州时,受到了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句是否病句的问题(分别见《中国语文》1978年第一、三期及《中国语文》杂志社1959年编《语文短评选辑》),就属这一性质,只是一般没有从这个角度提出问题罢了。其实,单句或复句的第一分句的主语,在本句中承前省略,也是一种屡见的语法现  相似文献   

7.
现行电大教材《现代汉语》(张斌主编)讲到:复句中的主语相同,主语一般在第一分句出现,后边的主语承前省略。但有时复句中后面分句承前省略主语时,不是承前一分句的主语而省略,而是承前一分句主语以外的其他成分而省略,省略后语意明确,不会使人产生误解,这也叫“暗中更换主语”,是承前省略主语的特殊形式。为使学生在学习时弄清这些形式,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主谓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叫做主谓谓语句。本文讨论主谓谓语句可以转换成其它句式的几种情况,及其转换的条件。例如:A 句“小王个子高”可以分别转换成 B 句“小王高个子”或 C 句“高个子小王”。本文在讨论时只谈 A 句式转换成 B、C 句式,而不考虑 B、C 句还原成 A 句式,所以称为单向转换。为行文方便,用 S 代表句子的主语,S_1、P_1分别代表谓语主谓词组中的主语和谓语.S+S_1P_1代表整个主谓谓语句。  相似文献   

9.
一、单就“秦,虎狼之国”看,是判断句.它属於“秦者,虎狼之国也”的句式.但后面再加上“不可信”,句子结构就起了变化,“秦,虎狼之国”变成了主谓词组作主语,“信”字是谓语动词,表被动,有“被信”的意思. 二、表被动用法的动词,在  相似文献   

10.
句子的主语是谓语所陈述的对象,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状语是谓语的修饰成分,方位词或词组(包括时间词)作状语是表明谓语动作行为的时间或处所的。这样,我们便可以作出论断:句首方位词或词组倘是谓语陈述的对象,则是主语;倘是谓语的修饰成分,则是状语。在主动句里,主语是施事者,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是主语所发出的,后面带有受事宾语,在这类句子里,谓语前面的方位词或词组自然是状语,如:  相似文献   

11.
指代性词语与单句复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句中有指代性词语的语言结构是单句还是复句,语法界有不同看法。本文认为,“这”、“那”代替的是前面单位(主谓短语、非主谓短语等)所含内容一部分的是复句,若是代替前面单位全部内容的,则应归为单句  相似文献   

12.
初中第五册语文《歌白尼》一文后面的练习题中,有这样一个句子: (1)哥白尼发表了地动学说,不但带来天文学上的革命,而且开辟了各门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要求学生填充是什么复句。“教参”中指出:这是递进复句。对此,教师持有不同看法。持不同看法者认为是二重复句,主语不是“哥白尼发表了地动学说”这个主谓短语。一说为“哥白尼”,后两个分句的主语承前者省略;一说为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哥白尼”,后两  相似文献   

13.
兼语词组和主谓词组作句子成分时,两者句式很相似,容易混淆,应仔细推敲,加以区别。例: 我们请马老师讲一个故事。我看到一个挑山工慢慢走过去。都是主谓句,每句都有两个作谓语的动词,即“请”和“讲”,“看到”和“走”;第一个动词的动作都是由主语发出的,第二个动词的动作都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第一个动词涉及的对象“马老师”和“挑山工”发出的。可是第一例是兼语词、组作谓语,第二例是主谓词组作宾语。在实际运用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区别这两种句式。一、兼语词组的第一个动词后面不能停顿,也  相似文献   

14.
在复句教学中,尤其对多重复句的分析,初学者甚感困惑不解,其突出情况有二:分句确定难,一重切分难。为使复句教学取得良好效果,这“二难”是我们必须认真解决的课题之一。一关于分句确定难一重复句和多重复句,其分句与分句的组合情形基本类同:或主谓式与主谓式的组合,或非主谓式与非主谓式的组合,或主谓式与非主谓式组合的三种情况。可是,多重复句的组合单位(分句)要比一重复句的组合单位多,多重复句分句间的组合层次和结构关系比一重复句分  相似文献   

15.
低年级教材出现的句型主要有主谓谓语句和存现句。主谓谓语句又分人物和事物充当主语两种形式。低年级学生用得最多的也是这两类三式。因此,低年级的句子训练主要应从它们着手。如一册“看图学词学句”第一课:“全国人民热爱共产党。”我们可以告诉学生:这是一句话,它同前面学过的“看图拼音识字”不同。从外部形态上看,它后面有一个句末符点——句号;从内容上看,它包含“什么人(谁)”和“怎么样”两个部分,而不只是一个字或一个词,并能说明一个完整的意思。第二课:“我爱北京。我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就可以一句一句地提问:“这一句写的  相似文献   

16.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这是转折复句的紧缩形式,“而”是转折连词。第一分句的“青”应当是主语,“取之于蓝”是偏正词组作谓语(“取之”是正,“于蓝”是偏)。“之”代替“青”使“青”复现,从而产生强调的作用。两个“于”用法不同:前一个要译成  相似文献   

17.
也谈一种特殊类型的句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歇后语里,有些歇后语上截譬语是个主谓结构,下截解语也是个主谓结构,如“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等,对这类句子如何进行分析?范晓先生《汉语学习》的《谈一种特殊类型的复句》认为:它们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复句,“它们既然不是联合式的复句,也不是偏正式的复句,而是一种主谓式的复句”.举的例子是:  相似文献   

18.
单句和复句一般是容易辨析的。我认为难于分辨的不外乎两种情况:其一,有的单句结构形式与复句十分类似,如单句里的某些成分可以由主谓词组充当,或单句本身带有很长的附加成分,在基本成分和附加成分之间有语音停顿等,造成了形式近似容易混淆;其二,由于语法界对于主语显隐、省略范围的大小、关联词语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等问题仍有不同理解,因而出现了划界的分歧。前者属于“形似”的问题,只要掌握析句规律是不难解决的。  相似文献   

19.
主谓短语作主语,难划的成分是主语和谓语不好确定.我们知道,主谓短语带上一定语调.语气,便成了主谓句,当它跟全句谓语结合时,这个句子就复杂化了,不但主语长,而且难以确定哪—个是主语,哪一个是谓语。例如“数字准确最关键”这个句子,主语是“数字”,还是“数字准确”呢?谓语是“准确最关键”,还是“最关键”呢?这对初学者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它们也有规律可循.首先,我们从主语上看,主谓短语作主语,在没有别的条件帮助下,主谓短语中的谓语一般都是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一类多重复句:前面是转折关系,后面是因果关系。对这一类复句的层次划分颇有争议。例89年高考中,就有一道关于这类句型的试题,该句是:“①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②但我们需要用基本事实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③因为不把学到的全部知识融会贯通,④共产主义就会变成空中楼阁,⑤就会成为一块空招牌,⑥共产主义者也只会是一些吹牛家。”大家都知道,这个复句①②之间该标明转折关系,②③之间该标明因果关系,问题是第一个层次该标在什么地方。从高考命题组所提供的参考答案看,该句的第一个层次应在②和③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