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新)》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从人文性的要求来看,作文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个性生长服务;作文的过程也应该是学生贴近时代生活,接受人文熏陶的过程。卢梭说:“教育要回归自然”,为此,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命轨迹,让学生抒写心灵,展示生命,表现原生态的自我;要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自然、深入生活、爱护生命的赤诚爱心;引导学生通过作文追求做人的真谛,把作文…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作文要想做到兴趣浓厚,做到表达学生内心想说的话,真正做到真情实感,仅凭课本中的几次作文练习和每周一节作文课上的写作技巧的指导,是很难达到新课标对作文的这一要求的。要想学生乐于作文,并在学习写作中学会生活和做人,我以为教师应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材料,根据学生发现的具体写作材料来进行写作指导。一、观察,材料在生活的感受中寻学生不喜欢作文,最大的原因是他们觉得没有材料可写。在书上看到别人写什么,自己也就跟着写什么。没有自己的材料,写起作文来就只能是人家怎么写自己也就跟着怎么编。作文缺乏真实的情感,语言…  相似文献   

3.
作文要做到有真情实感,就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而从作文本质上来说,夯实作文基础才是小学阶段作文教学要完成的任务。学生写作时的表达欲望是建立在素材的积累、生活的体验上的。丰富学生作文素材的策略有三个方面:深入生活、重视阅读、丰富活动。  相似文献   

4.
作文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作文的目的是将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对话题作文的看法以及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充分融入,是对学生感情、生活感悟的一种收集、浓缩、升华的过程。同时良好的作文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挖掘学生内心知识的一种重现过程。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探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计划刻不容缓,也是每位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前新课改要求作文训练要深入生活感悟,激活创作灵感,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激发写作灵感,为其写作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童学存 《青海教育》2008,(12):28-28
1.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 大千世界,丰富多彩,有着不尽的人、事。然而,学生作文往往无从下笔,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没有观察,而是不会去观察,没有掌握观察的正确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深入生活,指导学生观察、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实践、去思考,提取有意义的素材,从而从生活的素材中获得平凡而有意义的美丽火花。  相似文献   

6.
陈建秀 《新教师》2022,(3):32-3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作文给予修改评价.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不能充分认识到作文评价对学生所起的积极作用,在批改作文时,都是一些含糊其辞的评语,没有针对性.因此,学生对教师批改后的作文常常只是扫一眼就将作文收起来.这样的结果,导致教师的作文批改起不...  相似文献   

7.
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小学生作文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同样也是小学作文写作的切入点。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感受生活,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索生活;引导学生通过素材的累积和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源于生活的好作文。只有贴近生活,学生的写作灵感才不会枯竭,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描绘,才能让作文创作充满灵动的表述力。一、注重细节入手,搜集写作素材当前小学作文的难点不在写作技巧方面,学生感觉难  相似文献   

8.
初中作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使得教学效率效果受到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指导不到位,沿用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写作思维受到束缚,使学生自身的创造性难以充分发挥。因此,解决这些问题,提升教师的作文指导水平成了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一、大量读写,积累写作素材部分初中学生畏惧作文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就是感到"无话可说"。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通过大量的读写积累写作素材。例如,在  相似文献   

9.
林小钦 《新教师》2019,(6):28-29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只有让作文走进生活,才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在生活中捕捉素材,将作文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习作才有源头,语言才有活力。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让他们喜欢上写作文呢?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可以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统一发展。但很多学生视作文为畏途。究其原因 ,大多是课堂教学与生活脱节 ,学生写作文时没有材料可写 ,总觉得要写的内容自己在生活中没有见识过 ,没有经历过 ,或经历过的事情不“典型”不“突出” ,不值得写。因此 ,让生活走进课堂 ,让学生充分地深入生活、观察生活、理解生活、总结生活是改善目前作文教学难的一条有效的途径。一、以感知生活为先导搜集素材是作文的第一步。材料从哪里来 ?“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每当宣布上作文课时,学生便唏嘘一片,叫苦不迭;一开始作文,学生便茫然无措,无从下笔。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害怕作文,对作文没有兴趣,写出的文章,缺少激情,从而导致学生的整体作文较差,写作水平较低。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笔者结合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带领学生深入生活,帮助学生寻找快乐作文的源泉,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作文课充满了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3.
李爱平 《考试周刊》2013,(46):54-54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将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发现新内容、新思路,把丰富的生活引进作文课堂,向生活要素材,让作文走进生活,让作文回归生活,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多姿多彩的生活,注意积累。选材是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解决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题材陈旧的问题,让学生爱上作文。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难,作文教学更难.长期以来,很多学生在日复一日的单调作文训练中,形成了一个"没兴趣--不想写--写不好"的怪圈.广大语文教师面对作文教学中的问题也一筹莫展.久而久之,形成了学生被逼写作文,教师被动完成任务的恶性循环,作文教学的"少、慢、差、费"也就不足为怪.要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必须做好作文以外的事.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学生学习、生活及走向社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怎样搞好作文教学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学生要多深入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多深入生活,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多学习民间的方  相似文献   

16.
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着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高低,在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要培养学生深入生活,从观察入手,扩大学生阅读面,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曾经语重心长地指出:“作文教学偏于形式……是一种弊病。偏于形式,自然把作文看成一种特殊的事,跟实际生活并不怎么切合,于是学生自然要叹无内容之苦。”因此,只有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才能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可是,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大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每天与父母至少相处十小时的孩子,  相似文献   

18.
怎样的作文指导课才是成功的,作文指导课应追求什么?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认识:1.追求和谐轻松的交流氛围。作文是一种交际的需要,没有交流就没有作文,所以在作文指导课上,我们首先要追求和谐轻松的交流氛围。有些学生在平时能说会道,但一进课堂就金口难开,这成了作文指导的一大障碍。原因主要是因为课堂对学生的纪律约束多,老师对学生的说话要求高。学生感到拘谨、畏惧。要创设一种轻松  相似文献   

19.
郑振慧 《广西教育》2008,(35):23-24
作文教学效率不高是长期以来困扰作文教学改革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作文教学效率不高的症结何在?究其原因在于此两点:其一,教师的作文教学理念没有转变,仍然固守陈规;其二,学生的写作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应顺应时代的要求,教师要依据作文写作的规律和青少年的特点去寻找培育其创新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万学花 《教学随笔》2022,(3):125-127
写出真情实感是优秀作文的重要衡量标准.指导学生写"真情作文"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习作提升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真情作文"的特点,积极开展教学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在习作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提升学生习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