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当初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今,我国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贫富差距却不断拉大,社会突出矛盾和问题密集出现,党和国家面临严峻考验。对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内涵进行解读,就我国当前面临的贫富差距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共同富裕的推进内嵌于数字经济的发展过程之中,数字创新创业活动的蓬勃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了新动能,也为面向共同富裕的数字创新创业研究的兴起提供了强大的经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本文在对共同富裕内涵系统解读的基础上,聚焦共同富裕在效率、公平与精神文化富裕三个层面的发展需要,运用编码方法梳理发现,面向共同富裕的数字创新创业研究视角包括:基于发展效率的金字塔底层与数字化转型赋能视角、关注公平的机会公平与价值共创视角、丰富精神文化的创新精神与文化场域视角。最后从发掘内涵测度、深化理论视角、剖析内在机理、关注负面效应与深耕本土价值等5个方面提出未来研究展望。文章对厘清面向共同富裕的数字创新创业研究进程、提供领域研究未来方向有重要的理论贡献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江宗超 《科教文汇》2008,(13):140-141
邓小平的公平分配观是他对马克思中国化贡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公平分配观的基础上,在打破平均主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在坚持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基础上,打破平均主义确立按劳分配原则,走部分先富的路径;在坚持大多数人民利益价值取向的原则下强调共同富裕是公平分配观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贯穿并体现于整个公平分配观之中。  相似文献   

4.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于邓小平经济理论中的条红线,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区别的根本标志,是实现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重要条件。邓小平从不同视角系统地阐述了共同富裕的思想,形成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深入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不断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为完成这一目的而努力。  相似文献   

5.
张威  刘兵 《科教文汇》2008,(32):211-211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的基础上对人民的内涵、人民的作用、人民的根本利益及其实现等又形成了许多新的认识,从而形成了其富有特色的人民群众观。  相似文献   

6.
李萍 《情报探索》2000,(1):1-2,7
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开启了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先河,并形成了科学的信息观,为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本文就邓小平的信息观的丰富内涵及其战略布署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在九二年"南巡讲话"中完整阐述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与中国软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邓小平同志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他领导中国人民富裕起来、走向民族复兴之路所建树的丰功伟绩 ,中国人民世世代代不会忘怀。今天 ,我们仅就回忆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科技事业的高度关怀、支持和发表的一系列精辟论述 ,就使我们倍感亲切 ,倍受教育 ,终生受益。邓小平科技思想将永远指引着中国科技事业勇往直前。邓小平同志对我国科技工作的指导 ,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学习、领会和实践。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对我国软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视、关怀和指导 ,尤其需要我们软科学研究工作者全面了解、加深理解…  相似文献   

9.
按照邓小平同志的不同地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构想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实质是加快西部地区人民求富发展的大开发,通过对土地、荒山、矿物等资源的开发利用,使西部地区人民尽快地增收求富,与东部、中部地区人民共同富裕起来。要顺利进行西部大开发和实现其目的,必须从西部地区的实情出发,要处理好开发求富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求富道路。  相似文献   

10.
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本世纪末中国将达到小康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从此,小康,这个中华民族世世代代追求的理想,经过全国人民的辛勤奋斗,正由理想、设计逐步变为现实。人类的生活发展大体上经历了饥寒、温饱、小康、富裕四个阶段。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阶段。在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是指  相似文献   

11.
作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方式和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的学生观,是大学制度的伴生者,而且伴随大学制度时代性的演进变迁,学生观又会呈现与大学制度同步发展、契合前行的特征和规律。不同社会时代和不同大学制度下的学生观必然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本文在阐述大学制度与学生观的内涵及其契合发展基础上,分析了中外不同大学制度对学生观的影响,着重探讨了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学生观问题。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人才思想非常丰富,充满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底蕴,分别表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才标准观、唯物辩证法的人才培养观、全面联系的人才价值观。它们是培养现代化人才、开展全面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主要有二个方面的深层内涵:一个是法制的外围部分,其主要对应于邓小平关于加强法制的思想;另一个是法制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对应于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这种关于法制外围部分与核心部分的划分,构成了中国现实法制问题的基本框架。把这两层内涵统一、结合起来思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才能有效地构建中国法制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涵入手,继而阐述了建构主义的科学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并从科学教育的目标、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教育评价三个方面论述了建构主义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精髓,是对当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基本特征包括:鲜明的时代特色、立足现实的实践性、显著的创新性、坚持自力更生的自主性和为民、利民的人本性等.  相似文献   

16.
信息素养内涵工具观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永生 《现代情报》2006,26(6):17-19
本文归纳并阐述了信息素养内涵各流派的观点及代表人物,剖析了信息素养工具观的内涵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信息素养内涵的实质应是信息素养能力观。  相似文献   

17.
高少林 《今日科苑》2007,(22):23-23
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又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中国的农民富裕之路应该怎样走,是一个现实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华西村的发展历史可以回答这个问题,那就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一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8.
科学的学生发展观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现,更好地体验生活实现自我.科学的发展观能够看到学生自身的内在动力,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是一种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对科学的学生发展观内涵进行阐释,分别是完整的学生生命观、主体性的学生地位观、差异性的学生发展观和多样性的学生评价观,基于对内涵的探索,希望能够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对邓小平的人力资源开发理论进行了总结,深刻分析了邓小平关于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内涵,进而对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进行了总结,全面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行“稳定、培养、引进并重”的人才培养与开发举措采取多元化、系统化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20.
情报观问题是情报领域研究的基础。王崇德教授指出:"社会成员对情报的看法即为情报观,历来情报观都极富时代感"。可以看出情报观是不断发展的。文章介绍了战略情报观和我国传统情报观等的内涵与发展,重点比较了战略情报观和我国传统情报观的异同点,以及传统的情报观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厘清这些问题,对我们认识情报世界、改进我们现有的情报工作极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