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教师应从历史的、辩证的观点看待我国古诗文中的隐逸文化对学生理解、品读古诗文的独特意义,并在教学中进行相应引导,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2.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枚璀璨的明珠,这一种文学形式从战国时期初步形成,到唐宋时期达到顶峰,一直保留到今天。古诗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在字里行间,流淌着中华文明的血液,古诗鉴证了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变化发展。它以幽美的意境,工整的韵脚,给人一种独特的享受。如《诗经·邶风·击鼓》中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表达与另一半厮守到老的愿望。又如《庄子·内篇·大宗师》中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表达出了对于生活和爱情之间抉择的徘徊和无奈。  相似文献   

3.
"四书、五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瑰宝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古诗文,其中一个目标就是要实现背诵;对于执教者来说,要帮助学生轻松地实现这个目标,并非易事。许多人为此提出不同的观点,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呈"百花齐放"之态。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我归纳总结出实现目标的"三步曲":一是再现情景,让人身临其境二是创设情景,与作者产生共鸣;三是试比高低,采取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4.
吴文冰 《教学随笔》2016,(9):162-162
“四书、五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瑰宝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古诗文,其中一个目标就是要实现背诵;对于执教者来说,要帮助学生轻松地实现这个目标,并非易事。许多人为此提出不同的观点,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呈“百花齐放”之态。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我归纳总结出实现目标的“三步曲”:一是再现情景,让人身临其境二是创设情景,与作者产生共鸣;三是试比高低,采取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对高中汉语古诗文教学作了如下要求:评价学生阅读浅显古诗文,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大概理解诗文内容,古诗文不作为考试内容。因为不作为考试内容,所以几乎没有学校愿意做这种"费力不讨  相似文献   

6.
日前,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主办,《当代学生》杂志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举行决赛。经过初赛、复赛的角逐,共有2000余名中学生进入本次决赛。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届,旨在激发学生热爱  相似文献   

7.
古诗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现今的古诗文的教学中,教师大都偏重对字、词和句的讲解,使学生觉得古诗文枯燥、乏味。如果教师把“读”作为教学古诗文的重要方法,在课堂上留足时间让学生朗读,在学生阅读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笔者据经验总结出以下古诗文教学“四读”法。  相似文献   

8.
2013年1月19日,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主办,《当代学生》杂志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团体决赛暨个人、团体颁奖大会在上海图书馆举行。本届大赛有近20万中学生参与初赛,2万余人进入复赛,最后晋级决赛的"古诗文高手"共计2200余名。有900余人获得等第奖,并有18所学校获得团体奖。大赛极大激发了中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热情,目前已经成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形式,受到了教师、学  相似文献   

9.
目前初中阶段古诗文教学的现状是效率不高,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兴趣缺少。提倡"素读",可夯实学生的基础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和审美情趣。通过分析目前教师在古诗文教学及学生在该方面面临的困境,重温"素读"这一经典读书法,解决学生背诵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吴凯 《语文天地》2012,(3):34-35
《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对民族地区高中汉语古诗文教学做了如下要求:评价学生阅读浅显古诗文,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大概理解诗文内容,古诗文不作为考试内容。因为不作为考试内容,所以几乎没有学校愿意做这费力不讨好的事。据笔者对拉萨市区高中的调  相似文献   

11.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人类就一直在寻求一种让文化得以沿袭下去的方式,于是“书”就在传播和沿袭文化的要求下产生了。这也就是我们后为所说的书籍。今天我们再说到“书”这个字时,也大多是指书本、书籍、书刊,即供我们阅读的文字作品。而在古诗文中,“书”却有好几种用法,现对这些用法列举如下,以供同学们在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美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既可以是阴性,也可以是阳性。可以如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可以似燕颔虎须,光射寒星。无论是阴柔还是阳刚,都可以称其为美人。值得注意的是,单纯的阴柔与阳刚往往是不够的,在审美标准与接受心理上,阴阳必须是融合的。中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美人形象的作品,可以以《诗经》为代表。《诗经》对淑女的描写常以"水"为背景。《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  相似文献   

13.
在检查学生默写古诗文时,发现有些学生总是记错“度”和“渡”,据调查能写对的学生也是死记硬背的。这说明学生没有从根本上弄清这两个字的用法,以至于不能正确识记。  相似文献   

14.
梳理语文教材所选古诗文,会发现“月意象”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月亮作为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一种常见的自然景物,为什么会备受文人雅士青睐呢?“月意象”的介入参与会起到一种什么样的效果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仔细阅读了教材中的诗文以及其他相关典籍资料,微有收获。  相似文献   

15.
“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对意象情感指向的正确把握有利于准确把握诗歌的主旨。文章以“水”这一古诗文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意向为例,解读不同诗人在“水”意象中所承载的情感,以帮助学生理清“水”这一意象的不同内涵。  相似文献   

16.
许瑞恩 《考试周刊》2024,(17):33-36
针对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高耗能,低效率”现状,笔者采取“文字溯源”的方式辅助教学。通过溯源文字,了解文字的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发展变化,分析文字构件,探究文字构字创意,从而直观而深刻地理解文字的本义与引申义。此实践途径使文字由抽象符号变得直观可视,增强了古诗文字词教学的科学性、直观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古诗文主旨的理解更为深入。利用“文字溯源”辅导教学,避免教师教学形式单一而枯燥乏味;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而失去学习兴趣;为提升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古诗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其行文简单却内涵丰富,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意义重大。但现阶段的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包括教学模式陈旧、学生主体位置不突出、师生互动匮乏等,以至于教学成效不甚理想。“少教多学”是新课程改革下提出的一种全新教学理念,旨在通过个性化、针对性教学来促使学生开展自主、高效的学习。文章全面分析了“少教多学”的内涵与特征,并契合当前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现状深入探讨了其应用策略,旨在提出参考性教学建议,促进初中语文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江城子·密州出猎》为例谈了如何引领学生披文入情。  相似文献   

19.
古诗文是我国的经典传统文化之一,是华夏五千年文明为人类留下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随着智能手机和网络的普及,“互联网+”已渗透到各行各业。无疑。移动互联网给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机遇,如何让古诗文焕发生机与活力,让古老的文化鲜活起来,笔者认为“互联网+”将是有效、可行和必行的新途径,它必将让古诗“不古”。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其语言浅显,其意境优美,其感情深邃,是重要的教学素材。教师从吟诵角度展开教学设计和组织,运用示范诵读、媒体展示、活动助学、延伸读写等方法,引领学生完成吟诵学习内化,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灵历练,使学生在感受美、体验美、内化美中完成认知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