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悼李何同志     
亲爱的老战友李何同志,正当壮年有为,能够为党为人民做更多的工作的时候,忽然与世长辞了。党失掉了一位忠实的儿子,新闻界失掉了一位优秀的战士,我们失掉了一位亲密的战友,怎能不命人万分悲慟呢?我们在新疆同监牢的几个同志,怀着悲慟的心情,回忆了老战友李何同志的生平,觉得在他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现在我把比较突出的几点记在下面。  相似文献   

2.
最近听一位学者讲了这样一件事情: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马采先生与他人合著一部《世界哲学史年表》,交给一家出版社出版。由于有关人员不懂“年表”体例,擅自修改原稿,在未征求著者意见的情况下贸然付印,以致在年号问题上造成了一系列无可挽回的差错;该书原稿中还有色诺芬尼(古希腊哲学家)和色诺芬(古希腊历史学家)两个人名,被误改为色诺芬尼一人,也造成了常识性的错误。为此,老教授寝食不安,亲自撰写了一篇勘误性质的文字,打算发表。  相似文献   

3.
一、磁盘化原稿的含义   在我们的工作中,作者交给出版社的原稿有三种情况: (1)手写稿; (2)打印稿; (3)磁盘。   磁盘化原稿首先将手写稿排出在外;打印稿,可能原来是铅印稿粘贴的,可能是机械打字稿,也可能是计算机打印稿。   为了下面叙述方便,我们把计算机打印稿也划入磁盘化原稿,这样磁盘化原稿包括三种:有磁盘、无打印稿,有磁盘、有打印稿,无磁盘的计算机打印稿。   有时手写稿、非计算机打印稿,作者也提供磁盘,但除非作者特殊说明外,编辑加工应在原稿上进行,磁盘只作为排版时参考。   非计算机打印稿和计算…  相似文献   

4.
作者的最大轻松,莫过于把一大叠书稿交给了责任编辑;作者的最大喜悦,莫过于手写原稿变成了铅字,编印成书;然而, 国防科技大学副教授陈福接在书稿即将出版时,却匆匆赶往出版社,抽回书稿,谢绝出版.这是什么原因呢?据《解放军报》载:陈福接是一位电子计算机专家,他访问日本时计划参观磁芯厂,吸取先进生产经验,以便回国后再充实一下自己即将出版的《电子数字计算机磁芯存贮器》一书.他跑  相似文献   

5.
未经著作权人允许,他人是否可以在大众传媒上公开发表其作品,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明确地予以禁止。但是,实际情况是复杂的,尚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还存在需要根据实际予以进一步完善之处。本文将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之不足,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一、具体实例作者甲撰写了一本关于报刊编辑工作实务的专著。在该专著中,作者甲从有关出版方(设定为“乙方”)找来若干有关作者自投稿的原稿(含未刊稿和已刊稿之原稿,以下统称为“稿戊”)及刊发稿,全文完整地引用这些稿件…  相似文献   

6.
1994年春节前夕,中国老摄影记者联谊会在北京举行了“不忘战友情”迎春座谈会。会议议题一是如何加强已经离退休的老摄影记者和将要进入老摄影记者行列的同志们的团结合作;二是缅怀那些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献出生命或疾劳成疾、过早去世的新闻摄影战线的战友;三是促进老摄影记者在改革开放的伟业中发挥余热,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新贡献。 应邀到会的主要是新闻摄影战线在京的老同志、老战友,还有已故的战友的亲人等近300人,欢聚一堂,共庆新春,互相拜年。  相似文献   

7.
罗原 《编辑学刊》2001,(5):40-41
校对在出版工艺流程中,处于编辑和排版的结合部.于是,校对者就有了左邻右舍.编辑者在校对者的左边,排版者在校对者的右边.编辑者把齐、清、定的原稿发到排版者那里(有的在承印厂,有的就在本单位),排版者照原稿录人、排版,打出毛样后连同原稿交给校对者.校对者与排版者的关系是双向的、互动的.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在出版现场,编辑从作者处接到软盘形式的原稿,然后再利用文字处理机和个人电脑(PC)进入原稿编辑制作的做法正与日俱增。校对工作亦从校样与书写原稿忠实校阅的做法改为通读硬拷贝(hardcopy)来校对和整理文字记载。    相似文献   

9.
据台湾媒体报道近,来,有关蒋介石日记的出版以及保管权的争议在,岛内引发热议。一九七五年蒋介石去世,日记由儿子蒋经国保管,一九八八年蒋经国病逝前,将蒋介石日记连同自己的日记一并交给其三子蒋孝勇。一九九六年蒋,孝勇故去,日记转由其妻蒋方智怡保存二。〇〇四年底"两,蒋日记被"送往美国交,由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暂存。  相似文献   

10.
文章发表之后原稿的归属问题,长期以来并不为人们所看重。因为对于一般作者来讲,文章已经发表,要不要原稿已经没有多大意义;而对于刊物编辑部来说,文章在刊物上发表了,原稿理所当然归编辑部所有。于是就出现了对待原稿的各种做法:一是刊物出版后将原稿随意处置,或...  相似文献   

11.
某作者将自己创作的一部小说投寄到甲出版社(以下简称甲社)。甲社经过编辑加工,出版了该作品,并按国家规定向作者支付了稿酬,但从始至终未与作者签订合同。小说出版后不久,甲社发现乙出版社(以下简称乙社)也出版了这位作者的同一作品。甲社认为,作者是在将书稿投给自己后,又将同一作品投给乙社的,而  相似文献   

12.
一篇稿件寄到报社,总是盼望着见报.那年,我的一篇短文在报上发表了,我自然喜出望外,但读着读着,发现与原稿相比,编辑已作了大量修改和删减,心生感动之余,也有许多启发与思考.从此,我喜欢读"见报稿".有时一篇"见报稿"要读上三、四遍.具体说来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摆正作者与编辑的关系.文稿能见诸报端,不要单纯认为是作者心血写就,那里面也融进了编辑的甘苦.从两稿对比中不难看出编辑动了不少脑筋,文字从原稿(连同标点)529字减至294字,短小精悍,使稿子增色不少,而署的仍然是作者的名字,应感谢编辑们的辛勤劳动.  相似文献   

13.
谈写好退修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稿件退修是编辑加工中的重要环节。本刊(中华护理杂志)刊出文稿中,99%均经过退给作者修改的过程。退修信是编辑向作者说明审稿意见及编辑加工中的问题的主要形式,一般与原稿同时退给作者。要争取稿件一次退修成功,就必须注重退修信的质量。如果退修信  相似文献   

14.
除一些无须修改的稿件外,其他所有稿件在决定选用后,编辑都面临着一个如何与作者谈意见,如何对文稿进行修改的问题。在对待原稿修改的问题上,现在的年轻编辑中,主要有两种值得注意的倾向:一是  相似文献   

15.
图书质量是出版永恒的课题. 图书质量指作者原稿的质量、编辑质量、印制质量和装帧设计质最.由于责任编辑(以下简称责编)参与了图书的选题策划、审读、加工、印制、装帧设计等全过程,是图书的第一责任人,所以图书质量管理应从责编抓起.  相似文献   

16.
某地法院曾受理这样一起版权纠纷:某出版社擅自将一位已故画家的一些油画收集起来出版了一本画册,出版后未支付报酬。不久,画家的儿子向法院起诉,提出出版社侵犯了他的版权,具体说就是侵犯了他的发表作品权和享受报酬权,要求法院处理。儿子之所以可以在父亲死后,对父亲所创作的作品提出版权要求,法院之所以会受理这样的版权纠纷,原因在于版权是一项可以继承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3条规定,公民可以继承的遗产包括著作权(即版权)中的财产权利。因此作者死后,子女、配偶或其他继承人可以在法定的期限内(版权保护期内)  相似文献   

17.
图书质量是出版永恒的课题。图书质量指作者原稿的质量、编辑质量、印制质量和装帧设计质量。由于责任编辑(以下简称责编)参与了图书的选题策划、审读、加工、印制、装帧设计等全过程,是图书的第一责任人,所以图书质量管理应从责编抓起。一、优化选题把关人图书的内在质量(图书内容的政治质量、学术质量和文字质量等)是图书质量的核心,它取决于作者的政治素质、学术水平、写作能力。不同作者,其政治水平、学术水平和写作水平差别很大,而责编充当了第一把关人的角色。不管是策划稿件还是自来稿,责编首先要对其进行审查,判断其思想性、政治性…  相似文献   

18.
从《心灵原稿》谈凡人日记的出版李保平【石家庄】承储瑞耕兄见爱,将他的厚厚的《心灵原稿》一书赠我一部。此书内容别开生面,是作者三十五年日记的选编。花山文艺出版社不久前推出的这本书,足以使出版工作者认真思索凡人日记可否出版,出版日记给谁看,人们究竟喜不喜...  相似文献   

19.
面对文稿,编辑具有三种身份:读者、编者、第二作者。在编辑过程的不同时段,由于编辑所处位置导致角色的变化,相应地也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呈现不同的编辑心态。业内人士常把编辑职能分为策划编辑和文稿编辑两类。这恰恰也反映出编辑过程中两个大的阶段:策划组织选题阶段和文稿加工阶段。正是在这两个阶段的运行、衔接和过渡中,编辑实施或者说完成了角色的换位,促使一部作品走完了从胚胎到出生的历史过程。美国学者麦卡锡(PaulMcCarthy)认为,策划编辑和作者撰写文稿是一种共生关系,因为“事实上,早在编辑在书稿上画下第一个修改符号之前,作者和编辑就已经展开了创造性的合作过程”。在编辑策划过程中,“作者和编者一起把某个概念或构想发展为很强的写作大纲或出版提案,然后把这份大纲或出版提案扩展为文稿”。即是说,策划编辑在文稿酝酿阶段的“提前介入”使传统的作者撰稿、编辑编稿的关系被彻底打破,编辑不仅是在创作之后从微观的角度提出修改意见,还在创作之前(初),从宏观的角度,对作品的主题、框架结构、层次等根本性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这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目前,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出版形势下,许多出版社、期刊社都把对市场的研发放到了首位;根据社会发...  相似文献   

20.
有一本书值得介绍一下。它是供出版工作者用的手册性质的工具书。厚达600页,定价39.95美元,Prentice Hall出版社出版。1974年初版,我看到的是新出版的增订第三版。书名Words into Type,按字直译,可以是“把字转换成铅字(或活字)”,或引申一下,译成“把原稿转换成书”,都不妥当——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全部工作就是“把原稿转换成书”。从内容看,主要是供出版社文字校订工作者和版面设计者用的参考书。对作者也有用,该书第一章就是写给作者看的,用了55页的篇幅,详细说明了出版社对原稿的要求,还提醒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