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纲要》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那么什么样的语言交往环境是自由宽松的呢?是游戏,角色游戏。游戏特别是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幼儿自己选择参与的游戏,自己在游戏区角中  相似文献   

2.
季红 《山东教育》2009,(6):60-61
游戏是贯穿幼儿一日活动的主导活动,也是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引导的有效手段。游戏离不开交往,角色游戏更是如此。如何借助角色游戏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呢?  相似文献   

3.
<正>角色游戏是指幼儿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艾里康宁认为,主题、角色、动作和规则是主题结构游戏的基本构成要素,“儿童在游戏中反映着周围人们的生活和活动中的一定动作、事件和相互关系”,但在小班角色游戏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幼儿扮演的角色过于固定、单一,幼儿之间缺乏联系事件和互动关系,游戏情节简单,扮演能力在原有水平上进展缓慢。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怎样去引导呢?  相似文献   

4.
角色游戏是以幼儿为主,是以幼儿自主、自愿为条件的,而不是按照教师的意愿去做。因此在游戏中,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为幼儿创设宽松的游戏环境,鼓励幼儿自己选择游戏内容,扮演游戏角色,丰富游戏的情节,也就是给予了幼儿一个自由交往、大胆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因此,角色游戏活动实施过程是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的极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教师要能够在角色游戏中激发出幼儿对语言表达的兴趣,能为幼儿创设出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也能够通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幼儿与幼儿之间互动的方式让幼儿在无形中有意地学习语言,在不断的实践与交流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6.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离不开的活动。虽然孩子有肤色之分、种族之分,但游戏是没有国界、没有隔阂的。幼儿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与同龄人的交往等,都主要通过游戏习得。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游戏时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同时把在生活中观察到的行为都表现了出来。教师通过观察孩子的表现,发现孩子的兴趣以及孩子在生活中不太注重的细节。这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有很大帮助,可以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听障幼儿虽然语言发展相对滞后,但他们也是孩子,也需要游戏。角色游戏能让他们将学习到的语言自主运用,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最终使听障幼儿融入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7.
“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这是《纲要》中,对如何指导幼儿语言发展所提出的内容要求之一。那么如何创设良好的幼儿语言学习、交流环境呢?  相似文献   

8.
<正>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要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语言交流和社会交往的发展就一定要提高幼儿的游戏质量,加快幼儿的游戏进程,这些都离不开教师提供的游戏环境和游戏材料的充分准备。中班孩子与小班相比在游戏中角色意识增强了,对于自己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已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教师应该怎样在角色游戏中提供孩子需要的、适宜的材料呢?以下是我对本学期前段游戏的观察和反思:上学期我班就开设了"小超市"区角游戏内容,创设游戏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们  相似文献   

9.
游戏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最为幼儿所喜爱,也最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而游戏中角色游戏最具有游戏的典型特征:主动性、趣味性、社会性、虚构性.它是孩子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对幼儿的语言、社会交往、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幼儿园都很注重对幼儿开展角色游戏.但角色游戏的开展、游戏主题的确立如果没有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就会影响角色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价值的实现.我在开展角色游戏时,对如何指导和挖掘游戏主题进行了尝试,找到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0.
幼儿之间的语言交流对幼儿语言的习得、认知的发展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改善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幼儿园的语言交往教育尚不能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幼儿交谈缺乏关注,对儿童的交流缺乏有效引导,没有为儿童提供充足的交流时间等.因此,幼儿教师应帮助幼儿树立语言交往的信心,以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欲望,并为幼儿提供充足的交流时间,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提高幼儿交流的技能,从而促进幼儿语言交流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于琪 《学周刊C版》2015,(4):62-63
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应突破游戏者身份的若干困境,建立教师作为游戏者指导身份的角色规范。从语言指导方式看:研究者认为教师运用语言指导方式时需要注意建议变指令、指令变独断、询问变质问、陈述变独白、鼓励变味和示范等问题,同时把握语言指导的层次性特点。本文主要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通过对自变量角色游戏的控制,检测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的变化,以期证明假设——角色游戏这种培养模式能提高幼儿的同伴交往策略,为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角色游戏的价值,指导幼儿同伴交往策略提供可依据的实证性资料。  相似文献   

12.
走过入园中期,在模仿和体验的过程中,托班孩子初步学会了与同伴交往,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积极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在教师鼓励下尝试合作游戏。第三阶段托班末期,我们从鼓励托班幼儿主动选择游戏入手,让主动活动成为孩子成长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3.
于琪 《学周刊C版》2015,(4):62-63
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应突破游戏者身份的若干困境,建立教师作为游戏者指导身份的角色规范。从语言指导方式看:研究者认为教师运用语言指导方式时需要注意建议变指令、指令变独断、询问变质问、陈述变独白、鼓励变味和示范等问题,同时把握语言指导的层次性特点。本文主要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通过对自变量角色游戏的控制,检测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的变化,以期证明假设——角色游戏这种培养模式能提高幼儿的同伴交往策略,为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角色游戏的价值,指导幼儿同伴交往策略提供可依据的实证性资料。  相似文献   

14.
廖日明 《教师》2012,(26):78-7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和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快乐。作为幼儿园的一种专门语言活动——谈话活动在幼儿语言学习过程中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教育活动,能让孩子体验语言交往、积累、发展的快乐。一、谈话活动的意义1.激发幼儿与他人交谈的兴趣在幼儿语言发展过程中,幼儿学习语言的态度是否积极主动,  相似文献   

15.
林莉  肖楠 《学前教育》2022,(1):54-57
<正>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愿望,运用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因此,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幼儿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印象是角色游戏的源泉,在游戏中玩什么,怎么玩,均由幼儿决定。但在支持幼儿角色游戏时教师常常产生困惑。比如,创设了一个角色游戏区,孩子玩一段时间后就被别的游戏吸引了,游戏区被冷落,怎么办?辛苦搜集来的各种材料孩子不感兴趣或不会使用,怎么办?计划扮演某个角色的孩子,换上角色服装后只是简单摆弄一下道具后就开始四处转悠,游戏专注时间短怎么办?需要人际互动的购物、看病等游戏总是没有客户上门,只能惨淡经营,怎么办?孩子反复玩一个角色游戏,对其他游戏不感兴趣,又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6.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是指幼儿在交往过程中感受、适应、协调和处理同伴关系的能力的总和.表演游戏中的角色、语言、情节和规则都含有较多的同伴交往成分,是幼儿喜爱的游戏类型.本研究运用自行设计的表演游戏在实验班进行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实验,结果表明表演游戏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幼儿园里有意识地培养并发展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将积累的各种生活经验再现出来,并通过操作及与他人的对话接触加深关于这些生活经验的印象,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交往合作能力的一种游戏形式。因此,教师应在角色游戏中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一定的指导,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8.
角色游戏是幼儿在模仿想象中,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因为在游戏中幼儿的社会地位变了,能像成人一样无拘无束地展示自己的想象和活动。所以,角色游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深受幼儿的欢迎,并能给幼儿带来极大满足和乐趣。那么,教师在角色游戏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1.游戏前唱“主角”①时间安排的“策划者”。角色游戏的开展不是随意的盲目的、无计划的。这就要求教师应以主角的身份,从整体的观念出发,确定角色游戏在一日生活中的地位,科学地安排它的时间、地点、内容。因为,角色游戏时间较长,所以;…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58):189-190
在当前幼儿园开展自主性游戏的背景下,教师试图为幼儿创设最初的游戏环境及提供可操作性材料,让幼儿的游戏完全自主,如从游戏主题的选择到游戏材料的使用,甚至富想象力的游戏情境等。其中表演性游戏很受幼儿欢迎,在表演游戏中大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表演基础,他们能自主选择主题、分配扮演角色,会根据角色的特点使用恰当的语言、动作来表现,对表演过程中的情节乐于创编,但多数孩子的表演还是以模仿为主,表演中的创造性仍处于初级阶段。如何在表演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的创造性,我们从给幼儿自主选择游戏主题,自主设计制作游戏材料,游戏中放手让孩子自主表演等几方面入手,尝试培养大班幼儿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幼儿的同伴关系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多水平的网络结构,其中主要包含同伴群体和友谊关系。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而角色游戏是促进幼儿实现社会化的最佳途径之一。角色游戏越深入,幼儿交往频率越高,交往越积极主动,就越能促进交往技能的发展。在游戏中,幼儿必须学会妥协与让步;学会通过协商、轮流、分享、谦让和交换等交往技巧,以使自己的愿望在游戏的顺利进行中达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