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浊世剩儒真"——岭南大儒简朝亮笃实沉潜、经明行修、著述等身,是清末民初著名的经学家、教育家。对其人、其著、其术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深入探讨传统学术在中西、新旧彼此交织的中国近代文化递嬗中所面临的尴尬局面和艰难处境。张纹华的《简朝亮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又提出了自己新的见解与研究角度。作为首本系统探讨简氏生平与学术思想的专著,它对学界深入研究简朝亮、朱次琦、"九江学术"甚至清末民初的岭南学术都有重要的启引作用。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该书中存在很多失误,对其发挥更大的学术价值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简朝亮是岭南著名经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他与康有为同为“九江学派”核心人物,然百年来简氏之名终为康所掩。2008年10月,“简朝亮学术研讨会”在广东顺德召开,使简氏著述与版本、生平与思想、文学创作等研究取得较大突破。然对简氏研究还须在著述整理出版、深化细化研究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从诗歌分析简朝亮的思想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书堂集》中“诗”有六卷,大部分是简朝亮自青年游学时期至八十岁晚年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的记录.是研究简朝亮思想性格的最真实、全面、直接的素材。作为恪从儒道的传统文人。其诗歌鲜明体现出孔子所提出的“兴观群怨”的创作目的和价值,可视作了解近代岭南风貌的一扇窗子。本文通过评析其诗歌,爬疏出诗人主要的思想性格,并试图从中窥探近代岭南乡村风貌之一斑。  相似文献   

4.
1887年,简朝亮前往香港。翌年,简朝亮作出绝意科举的决定,成为一生的转折点。同时,不少简朝亮门人先后移居香港,从事教育事业,传承简朝亮学说。至今,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图书馆保存了简朝亮相当完整的学术编著。  相似文献   

5.
一方面,敏锐的时序感使简朝亮在诗文作品中比较清晰地体现其“读书——科举”、拜师问道、开馆授徒、闭门著述的学者一生。另一方面,张子沂等门人注意以时间为序编纂《读书堂集》。因此,简朝亮的诗作有一清晰的分期。  相似文献   

6.
《读书堂集》是近代广东名儒简朝亮的诗文集。以文人之文为例,简朝亮的文章创作广涉书、表、传记、祭文、碑铭文等诸种文体,构成以文叙事、以文怀人两部分内容,反映简朝亮的人生经历与比较独特的文人世界。喜欢引经据典与喜用“也”字,是简朝亮文章创作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7.
处于草创时期的简朝亮研究,其生平事迹在以下两方面存在不少必须明辨分析的地方:一是生年和出生地、竹林苦读与"竹居先生"、前往澳门和香港、数度开馆授徒等,二是与周祝龄、陈庆笙、梁鼎芬、樊恭煦、赵尔巽等人的交往。考辨其生平事迹,有利于将简朝亮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8.
《孝经集注述疏》是近代岭南著名经学家、教育家简朝亮晚年的一部重要的经学著作,其经义该恰、折衷汉宋古今文精华,疏解由浅入深,且在学术思想、疏解经文等方面都有其显著的特色。全书贯穿着简氏从辨伪存真、正本清源到品评旧说、推陈出新再到褒扬元典、务明经术的思想脉络,在当时及后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青葱年少、人至中年到步入知天命之年,近代广东名儒简朝亮以诗作记下每一段的所思所悟。独漉意象、江门意象、黄花意象、阳山意象等使简朝亮长达40年的诗歌生命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烙下简朝亮作为一位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印记。  相似文献   

10.
“国学”这一名称本指国家的一种高级教育机构.今人所用之“国学”概念,起于清末民初,乃对西学而言,其所指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统称。民初学者提出“国学”和“国故学”,虽包含抗衡西学之意,但其所采之研究模式和方法,却反倒是奉西学为圭臬。当时学者对“国学”和“国故学”这一概念的含混和模糊性颇感不满。  相似文献   

11.
《诗比兴笺》作者问题是近代学术研究领域的一桩著名公案,近代著名学者已有此书为魏源所作的说法;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经多位学者考证,此书实系魏源所作,这一结论在魏源研究领域基本被认可,却没有引起古代诗学研究者的关注。其实,此书作者乃魏源还可做四个方面的充分补证。《诗比兴笺》与现存陈沆的著作缺少关联,同时,《诗比兴笺》与魏源大量著作形式以及思想内容存在明显的一致性.包括笺注体例、词句、文意和思想观念的相同与近似。魏源将此书“著作权”转让给陈沆的行为.实与古代“托名”现象的文化传统有关。明确此书为魏源所作对于推进清代诗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赵宧光是明末著名学者,其《说文长笺》为明代文字学之巨著。自清以来,此书备受指责,而遭学者冷眼。从传统语言学发展史来看,它的学术价值应该予以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3.
在台湾和香港,张謇的著作被先后出版和重印。在台港学术界,对张謇的思想及其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的活动,所从事的工商业等,不断地续有研究。这些研究常常展示了不同于大陆学术界的探索重心和别样视野;而早年迁居台港的张謇的一些亲朋乡党、门生故旧或其同时代人留下的对张謇及其事业的记述和有关文物,也可补大陆史料的阙如。  相似文献   

14.
清道光年阃,唐鉴编撰<清学案小识>,总结了自清初至道光中期200余年的学术盛衰.是书旨在排斥非理学学派,巩固程朱理学正学地位,因而它自刊行以至于今,饱受世人的争议.<学案>一书固有诸多"不可",深陷门户,但是它也自有价值所在.它不仅为后人研究清代理学留下了大量的资料,同时,它确立起清代理学的道统,直接推动了晚清理学的"复兴".  相似文献   

15.
平台五隐诗社是清初商丘较有影响的文学社团之一,其成员田作泽一生雅好诗文,素擅才子,居官廉能,交游亦颇为广泛,对家乡及宦地的文化教育发展均产生过显著影响.但由于史料的缺乏,学术界长期以来关注寥寥.文章拟通过对一些原始文献的梳理,勾勒了田作泽一生行迹,并对其作品加以钩沉、评析,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平台五隐诗社做好文献上的铺垫.  相似文献   

16.
朱小蔓教授是我国优秀的教育学者、教育家。她长期致力于教育哲学、道德教育、情感教育、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代表性著作《情感教育论纲》中,她结合哲学架构与科学意识,用现代科学知识综合考察教育问题,彰显教育中的“情感”维度,开拓了情感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地。她对学术的敏感与兴趣既有来自理论的启发,也受到工作、家庭和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她把研究与个人生活和人生信仰联系在一起,在研究中体悟生活,在生活中理解学术。她对人的生命发育与精神成长充满兴趣,无论个人人格还是学术研究,都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生于社会动荡新旧交错的清末民初,青年时期由于受到叔本华的悲观哲学影响,加之自己的忧郁天性,缔结而成的悲情意识便自然地在他的诗词中有所流露.在《人间词》中表现了他对“人间”与“梦”的纠结,并表达出一种浓郁的悲情意识.王国维是悲观诗人,他执着于现实,欲有所解脱却终不能解脱,这种无法解决的矛盾和错综复杂的悲情意识便集中体现在他的《人间词》中.  相似文献   

18.
清末状元张謇在家乡南通"办实业、兴教育、举公益",成就卓越,惠泽时人与后代。张謇本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深受中国传统教育弊端之累,因此他的教育价值观更多从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中得到启发,"人文以化成天下"为其核心主张。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先驱,张謇开风气之先,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他将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教育与实业迭相为用,打破了中国传统人文教育的一统性,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新纪元。张謇的教育价值观,结合现代教育观念和传统文化精神于一体,不仅在他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且对于解决当今中国教育领域的一些问题,也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清官修《明史.仁宗诚孝张皇后传》称杨士奇奏请张太后,为建文帝修《实录》、弛方孝孺诸臣文禁等三事,并称建文帝为建庶人。本文对该一史事的史源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指出所谓的杨士奇"举三事"并不存在,明成祖朱棣亦未废建文帝为庶人,建庶人乃指建文帝少子文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