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统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单元围绕“儿童生活”这个主题编排了《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项链》3篇课文,题材丰富,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有远足郊游,有成长点滴,有海边玩耍,不仅展现了多彩的儿童生活场景,也展现了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不同情感体验。明确单元目标,实现语文要素在课堂上的软着陆,迈出阅读能力培养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2.
<正>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以"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专题,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既有描写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在学习本单元课文的时候,我们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本单元学习之前,我就和学生一起研究了这个单元的主题,围绕主题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以及活动准备。学生围绕"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3.
正备课时我们不仅要清楚单元的核心知识,知晓每一篇课文对教学核心知识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而且要明白核心知识在上下学段的衔接关系,这样才能够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为实现有效教学提供保障。结合课程目标、学段目标、文体特征及学生视角,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核心知识是进一步"学习观察"。一、萃取:当下单元的内容与要求语文五年级上册二单元的主题为"自然奥秘",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第二学段(3-4年级)的学习要求中指出:"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这是对学生课外阅读"量"的保底要求,那么课外阅读的内容与质量,又要如何把握?语文教师又能做些什么呢?下面,我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课文为例,说说如何"单元导读,随文课外阅读指导"。一、根据单元主题选择课外阅读文本,增强学生情感体验人教版每一单元的课文,都是按主题来编写的。我们可以根据单元主题来选择课外阅读内容,如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课外阅读我选择了《挑战自我》《我做了一件好事》《高尚的行为》《不寻常的百分》四篇课外阅读文本指导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5.
课后练习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材编委会根据学段目标、单元主题以及课文特点精心设计的。它包含一篇课文的知识要点、能力训练点、教学重难点,是学生学习的助手,也是教师解读教材的有力抓手。本文以二年级课后练习为例,探讨如何紧扣课后练习,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通过第一、二学段学习后,初步掌握了学习的技能技巧,到了五、六年级时,应该强化他们语文自学能力,其中,课前预习十分必要,通过预习,体现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通过对一篇课文、一单元课文预习,乃至浏览一册书,让学生在自学和预习中逐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将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  相似文献   

7.
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学生通过第一、二学段学习后,初步掌握了学习的技能技巧,到了五、六年级时,应该强化他们语文自学能力,其中,课前预习十分必要,通过预习,体现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通过对一篇课文、一单元课文预习,乃至浏览一册书,让学生在自学和预习中逐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将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  相似文献   

8.
王琳 《湖南教育》2023,(8):69-7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的安排要注重整体规划,根据学段特征,突出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体现连贯性和适应性。”新课标的这一变化体现了从以单篇课文为主的教学转变为站在单元整体高度进行的教学,从而建构促进学生完整学习的有效方式。为进一步落实新课标要求,在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对大单元、大概念、学习任务群、学习情境等进行梳理,尝试开展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9.
<正>一、整体思路1.确定学习主题。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蓝本,参照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学习内容,设计了“改变带来成长”这一学习主题。首先,从生活经验看,本单元五篇课文都是由“改变”而产生的童话故事,符合二年级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心理感受,能够让学生在故事阅读中了解改变会带来麻烦,也能带来美好,进而引起自我是否需要改变和改变带来什么的思考,不断走向成长。其次,从学科角度来看,契合了单元主题的教学要求。这一单元要求学生能“借助提示讲故事”,不同文本提供了不同的提示:  相似文献   

10.
【学情预估】《〈梦溪笔谈〉二则》是苏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第五单元的课文,是两则很短的文言文,第一则只有70字,第二则也只有130字。篇幅虽然不长,但刚跨进初中大门的七年级学生读起来也还是有困难的。第一,学生没有文言阅读量的积累,缺乏文言文的语感。在学这篇课文之前,他们只读过《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幼时记趣》、《三峡》4篇文言短文,总共也只有484个字。第二,文中所记述的又是七年级学生不熟悉的内容和事物。第三,在1~4单元中,学生大多学习的是诗歌和散文,以说明为主的内容在第5单元中才开始接触。不过,学生阅读这两篇…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通过第一、二学段学习后,初步掌握了学习的技能技巧,到了五、六年级时,应该强化他们语文自学能力,其中,课前预习十分必要,通过预习,体现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通过对一篇课文、一单元课文预习,乃至浏览一册书,让学生在自学和预习中逐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将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  相似文献   

12.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教科书附有配套的语文读本。两的编排体例大体相同,围绕生活某个专题组成单元,各编选了一文章供学生学习。教材和读本,如望远镜或显微镜中左右两个头,互相补充,互为呼应。这就给生观察生活、探究生活,提供了富的材料,给学生主动学习语文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学校语文组通过学习和讨论,决定把语文读本引进课堂,并以此为平台,指导学生广泛地进行语文探究性学习。这个实验,我们分三个步骤进行。首先,要求每个老师在教学中都要将语文读本相应的内容引进课堂。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学生在学《春》这一课时,读到“春风图…  相似文献   

13.
小学第二学段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分水岭,是由第一学段向第三学段过渡的桥梁,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课标”精神和对第二学段的阶段目标要求,新世纪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教材以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为核心,采用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主题或情境,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出发  相似文献   

14.
周文琴 《小学语文》2010,(7):118-119
《我们的课余生活》这一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中安排的内容。这是学生初次接触综合性学习,他们对这一活动形式还不太了解,掌握的方法还比较少。鉴于此,编者对单元综合性学习做了精心的安排,不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且提供了范例,如:在《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课文后,  相似文献   

15.
<正>统编本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都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三至六年级的《古诗三首》或《古诗词三首》在内容安排和构架上的关联性和序列性,符合语文教学的整体规划,也体现了课标的要求和古诗学习的规律。一、编排特点1.承载单元主题教材中的《古诗三首》与单元主题密切相关,有的作为本单元的开篇课文,起到铺垫、引领的作用,有着提纲挈领的地位。有的放在本单元其他课文之后,起到过渡、承接的作用,使整个单元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如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是第七单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题单元的开篇之作,  相似文献   

16.
李高 《语文天地》2013,(8):70-71
学生自主性发展,要求教育要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土壤和空间,然而,传统的作业模式,大多抑制了这种要求。教师应该从布置作业入手,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一、加强作业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中学生富有好奇心,在设计作业时,应该注意提起学生的兴趣,让作业吊起学生的胃口,让学生把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七年级语文写景散文单元时,由于《春》、《济南的冬天》等课文都是描写四季风光的,因此,在学习《春》之前,我布置有关"春"的作业。首先,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描绘"春"的诗文  相似文献   

17.
【设计理念】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成长的故事》。在这一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别人的成长故事,给学生以启迪。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留下成长的足迹。  相似文献   

18.
陈丽 《中学文科》2009,(13):61-61
学校是对学生开展环保教育的主要阵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进行环保教育。如教学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松树金龟子》时,我是这样给学生渗透环保意识的: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教师可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本文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冰心诗三首》为例,探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案。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是教师展开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前,应充分分析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旋律。《冰心诗三首》是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亲近文学",都是诗歌体裁的文章,容易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20.
纵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在每个年段都有体现,呈现方式也是灵活多样。有的安排在课文之后,有的则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出现。不同年段有不同的学习目标。第一学段是起步阶段,教师应在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兴趣、观察力以及参加活动上多下工夫,为以后的综合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学段在范围、方法与能力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的范围拓展到社会领域。第三学段与前两个学段相比,要求明显提高,教师要教会学生查找资料和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教会学生写研究报告、活动计划、活动总结,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策划活动、组织活动的能力。下面,就以第三学段为例,谈一谈我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及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